溫州老闆借8萬創業成功!20年來拼命捐錢!

“拼命賺錢、拼命省錢、拼命捐錢”,揚州聖達機電有限公司董事長塗新弟的朋友圈簡介只有這簡單的十二個字。他告訴記者,自己沒有業餘愛好,“除了家庭,就是螺絲”。

“不停地搶時間,學會苦中作樂。”塗新弟說,做企業要親自參與,做好每個細節,把成本降到最低,這關係到最後的成敗。

溫州老闆借8萬創業成功!20年來拼命捐錢!

塗新弟

籍貫:瑞安出生年份:1963年公司職務:揚州聖達機電有限公司董事長社會職務:浙江省和平慈善基金會會長

1

捨棄皮鞋燈具專做螺絲生意

一如多數溫州人的創業路,沒有艱苦卓絕的努力就無法變天塹為通途。

1992年,30歲的塗新弟借了8萬元,帶著妻子和只有5個月大的兒子,來到揚州,開啟了他長達20多年的創業路。

把自己家鄉的“特色產品”皮鞋、燈具、螺絲都搬到揚州,是塗新弟最初的想法。經營了三個月後,“中看不中用”的皮鞋和擺在樓上落滿灰塵的燈具,讓塗新弟焦頭爛額。

“3種產品才經營了3個月,就虧了2萬元。一共才借了8萬元,照這個趨勢,要眼睜睜地看著借來的錢虧完了。”塗新弟感覺像是受到當頭一棒。

他把賬仔細算一算,“原來這2萬元全虧在皮鞋和燈具上,螺絲是掙錢的。”一來二去,塗新弟捨棄了皮鞋和燈具,在揚州專門做螺絲的生意。

溫州老闆借8萬創業成功!20年來拼命捐錢!

2

賣螺絲,別人靠走他們踩平衡車

經營企業多年,塗新弟對如何做事有很深的感觸:“做企業的領導者一定要親力親為,如果自己不會,就不要對員工指手畫腳。等到自己學會了,再把自己總結的經驗傳授給員工。”

“以我們工廠的貨物吞吐量舉例,國內同行業的企業需要300人才能運轉起來,而我們只需要14個小夥子,6個姑娘。”在這座2014年剛建成的聖達機電倉儲園內,塗新弟對記者說,他們通過托盤、機械化叉車,省去了手工搬運。別人賣螺絲都是步行,他們是踩著小米平衡車賣螺絲。

而一開始,塗新弟的工廠並沒有實行機械化,搬貨、卸貨、賣貨,全是塗新弟自己幹,從1.5米高的貨車由上往下搬,相當吃力。“後來我們在地面做了一個臺階,貨車停下來後,貨物的高度正好在我們腰部的位置。”塗新弟利用這些小細節,即使在當時同樣徒手搬運,速度也比同行快幾倍。

從業多年的塗新弟身上仍然保留著當初的軍人氣息,“螺絲符合我的性格,因為螺絲重、髒、累、複雜,對從業人員的體能要求很高,一般人不會選擇這個行業。但是,我卻把它當作健身,鍛鍊體能。”

3

自行研發托盤省成本

走在面積1.2萬平方米的聖達機電倉儲園內,塗新弟說:“我們自行研發的托盤,雖然厚度只有14釐米,重20公斤,比市場上流通的托盤還要輕15公斤,但可以承重4噸貨物。現在托盤的狀態已達到極限。”

為什麼要自行研發托盤?他說,他將自行研發的托盤交給上游的生產廠家。對方可以將生產後的貨物,連同托盤一起放在倉儲園的立體式貨架上。整個流程都用自己研發的托盤,可以少一道手動的流程,極大地提高了聖達機電倉儲園的利用率和配貨效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都沒有自行研製托盤,300噸貨物需要手工裝卸幾天幾夜,而他的倉庫僅需14輛叉車,裝卸一次可運走28噸貨物,一小時就能入庫300噸。

“國內也有企業在這套流程上花費上億元的成本,打造全自動化的傳輸帶,但產出的效果和我僅花幾百萬元研發的‘小托盤’的產出效果相差無幾。”他說。

4

用海上運輸優勢擴訂單

“一般從上海出發運貨到東北三省,每個貨櫃需要3700元,但我們從揚州出發經過上海到東北三省卻能便宜1000元。”塗新弟說。原來,相對陸路運輸,海上運輸的費用便宜,而聖達機電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於位置毗鄰揚州港碼頭,這樣就可以極大縮減運輸成本。

“不管是運到哈爾濱、瀋陽、大連、長春等地,還是廣東的東莞、佛山,從我們這裡出發的運輸成本,都是相對比較便宜的。”塗新弟告訴記者。

運輸的低成本再加上標準件規格齊全,客戶可以在聖達機電一站式地採購,時間一長,各地的客戶就主動找到聖達機電尋求合作。目前,全國已有7個省份的客戶集中到聖達機電採購標準件。

而生產、運輸的量越大,平均到每噸貨物的成本就越低,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訂單是不用愁的,就怕來不及生產。”塗新弟說,聖達機電的銷售額也因此在近幾年內逐年遞增。

對話

記者:創業20多年,有什麼感悟與大家分享?

塗新弟:首先,我覺得人對自己的工作、事業一定要投入感情和樂趣。這麼多年以來,我在經營螺絲生意的同時,也把這項事業當作健身。螺絲的生意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報,我從一開始做到現在,從沒厭惡過。其次,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非常不容易了,我很早就放棄外面的交際,專心把自己的螺絲生意做精、做強、做大。

記者:對自己的家庭乃至社會有怎樣的感情?

塗新弟:我認為一個人一定是先有小家後有大家,所以我一直都以家庭為中心,只有自己過得好才能幫助別人。我的想法是,自己有了錢,也不會留給下一代,而是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傳給他們,讓他們有自力更生的能力。現在我的孩子也是每天早晨5點起床,和我一起做事,不允許他多睡一分鐘。我清楚地記得,我的兒媳婦當時挺著九個月的大肚子,在寒冬刺骨的下雪天,還早起在工廠裡叉車。我很愛家人,同時我也覺得,有了吃苦的經歷,以後的生活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幸福感。

記者:創辦浙江省和平慈善基金會的理念是什麼?

塗新弟:我一直倡導做慈善,每分錢,不管進來還是出去,都明明白白,做到透明化。而且,我們的目標是要把慈善做成一個榜樣,並不是把它做大做強,去追求名和利,這樣沒有任何意義。在全國4000多家基金會中,浙江省和平慈善基金會的透明指數排名並列第一,我們的行政管理費用在全國也是最少的。

溫州商報記者 劉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