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只是用來保暖的?它的這些功能只知道嗎?

服飾文化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服飾的各種功能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完善、不斷髮展起來的。總的來說,服飾的功能大體可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實用功能。實用功能是服飾自身的基本特徵所形成的習慣,它在消費生活中產生於服裝的原料、做工等方面。

衣服只是用來保暖的?它的這些功能只知道嗎?

觀賞功能。服飾的觀賞功能受到人類消費生活水平的嚴格制約。當人們處在貧困或戰亂年代時,服飾的觀賞的習慣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甚至在社會交往中,觀賞的習慣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這些影響力無疑地對社會各階層在穿著打扮上形成巨大的習俗壓力。布料、毛料的差別,素雅與豔麗的對比,長短與肥瘦的比例,色調與花紋的配合,鞋帽與衣褲的協調等等,往往不是出於實用的要求,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從自覺的美感和社會交往的觀賞方面形成的一系列習慣。這些習慣正是服飾習俗的重要內容。

衣服只是用來保暖的?它的這些功能只知道嗎?

禮儀功能。出於社會禮俗的需要,並不一定去考慮服裝的實用性或某些觀賞性要求。即使有的與觀賞結合起來,也仍然以禮儀為重,比如結婚禮服,固然有觀賞的因素,但是,主要的還是婚禮儀式的需要,從古以來,婚禮服飾幾乎只用於當時儀禮,過後不會再穿用。在我國古代,儀禮服制的代表便是流行兩千餘年的喪服制,它是為封建家族、親族制度服務的嚴格制度化的服飾習俗。

衣服只是用來保暖的?它的這些功能只知道嗎?

信仰功能。信仰功能與上述種種概不相同。它是實際生活中的服飾習俗轉移到信仰習俗中的某些習慣。比如,人死後所穿的壽衣,完全沒有實用和觀賞的意義,甚至禮儀上的意義也不佔主要地位,它只是作為亡靈消費生活的延續,純屬信仰的需要。服飾在信仰中的習慣,隨著物質生活的現代化發展、人們覺悟的提高、科學文化知識的增長,日漸消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