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畢業還有2個月,幼兒園大班孩子只剩一半,家長:我們也沒辦法

<head>/<head><body>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

。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近略略幼兒園的園長可愁壞了,為啥呢?今年畢業3個大班,畢業班班主任瞭解到每個班都有好多個孩子準備六一兒童節一過就退學,去外面上幼小銜接班不上幼兒園了。

我們幼兒園一學期要上五個月,意味著孩子們提前兩個月就畢業。一個班走十個孩子,再加上六七月要出去避暑的(重慶六月就很熱了),班上孩子就只剩一半了。少了這麼多孩子,這對民辦園影響是很大的。

後來聽園長一講,要愁的可不光她一個人,附近幾所民辦園都是這個情況,更嚴重的還是一所公辦園。一家歡喜一家愁,附近的教育機構可樂開了花。

園長讓老師盡力去做家長工作,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特點跟家長講述提前學習小學知識的危害,可家長說:我們也沒辦法啊!

離畢業還有2個月,幼兒園大班孩子只剩一半,家長:我們也沒辦法

家長聲音

萌萌媽媽:我家孩子上公立園大班了連基本的數字都寫不好,更何況是算數呢!幼兒園說教育局不讓孩子提前學,但是上小學還偷偷考試要分班,你說這不矛盾嗎?我們也想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但是上了一年級不就傻眼了嗎?

韜韜媽媽:班上其他小孩都去報了幼小銜接班,我們還都是一個小區的,上小學也是劃片讀一個小學。不跟著報,孩子不就落後了嗎?難道哪個家長還能按耐得住?不怕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別跟我講什麼快樂學習,那都是講給富人家的孩子聽得,我們普通家庭沒辦法。

豆豆媽媽:什麼“三年級效應”,你孩子不提前學點,一年級都跟不上,別說三年級了。大班學點,到小學更好接收,第二遍就當複習鞏固,在班上會更有優勢。你不學在小學跟不上的話,挫敗感就很大。現在流行的鼓勵式教育造成的就是挫折承受力低,很容易造成孩子逆反,破罐破摔的心理。

琪琪爸爸:以前我也反對幼兒園小學化的,可現在我改變觀念了。以前我們學拼音,在學校老師是要教很久的,作為孩子認字查字典的基礎。可現在的小學語文教材大家可以瞭解一下,一年級是先學寫字,閱讀,再學拼音,而且只教一個月左右,學習能學紮實嗎?而且老師基本默認孩子是學過一遍的。不會拼音不會讀字,寫有什麼意義?更別說閱讀了。

離畢業還有2個月,幼兒園大班孩子只剩一半,家長:我們也沒辦法

聽了這麼多家長的聲音,略略想了想自己小時候,只上了一年中班一年學前班。記憶中老師也並沒有教拼音,家長們也不會太焦慮孩子一年級的情況。

一年級拼音我倒是記得學了很久,沒有一學期也有半學期吧。這麼一對比,現在幼兒園家長們的煩惱也能讓人理解了。

幼小銜接不光是幼兒園的事

幼小銜接,指的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可為什麼現在幾乎所有人把幼小銜接的重擔和責任都推到了幼兒園老師的身上?

幼兒園老師都是學前教育專業,持的是幼兒園教師資格證,主要研究和學習的對象是3~6歲的兒童。而小學教師都是自己各自專業畢業,中小學教師資格證。

公辦園老師不能教還好,民辦園老師被家長們逼得偷偷教!教認字、教拼音、教算術、教英語,這真是厲害了。咱一個小小的幼師,承擔起了幾個老師的授課。

幼兒園老師教這些能教的好?教的不好,或者教錯,不如不教。

小學老師去哪了?小學老師也要叫苦了,沒辦法啊上面教學任務重進度緊,一個班四五十個孩子,肯定是按照正常教學速度走,照顧不了接收能力較差的孩子。

幼小銜接這麼一看,幼兒園和小學老師都挺為難。這樣家長最後一年大班要送出去校外機構也想得通了,正好滿足她們的需求。

離畢業還有2個月,幼兒園大班孩子只剩一半,家長:我們也沒辦法

幼小銜接幼兒園應該教什麼

1、培養專注力

其實專注力這是略略認為幼小銜接最重要的,小學大家都知道一節課是45分鐘。那麼幼兒園呢?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活動時間一般也才20~25分鐘。期間老師還會時不時得停下來招呼紀律,組織隊伍,孩子真正的學習專注時間有多久?因人而異。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專注度培養不以為然,以為上了小學自然就好了。可真的到了小學才知道,專注力越差的孩子越容易跟不上。

所以在大班的最後一年,家長和孩子達成共識。培養孩子的專注度,鼓勵孩子專心做好每一件事。畫一張畫,看一本繪本,講一個故事。當孩子投入其中時,家長和老師都不要打擾,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到了大班,家長最好給孩子打造一個專屬孩子學習地方,買一張書桌,一個鬧鐘。

離畢業還有2個月,幼兒園大班孩子只剩一半,家長:我們也沒辦法

2、培養自理能力

上了小學,不再是兩教一保,不再是隻有二三十個同學。再也沒有老師提醒你熱了要脫衣,渴了要喝水,不舒服要給老師說。

沒有了生活老師,一切在學校的生活得靠自己。略略見過不少家長,孩子到了大班,還像小班剛入園一樣。每天送入園的時候,“老師,記得給孩子多喝水”、“老師,孩子熱了給她換下衣服”、“老師,叫他多吃一碗飯”。

我的天哪!馬上就要上小學了,這些還需要幼兒園老師每天提醒的話,上了小學家長還能怎麼做?“老師,麻煩你幫我給孩子換下衣服”“自己重新去讀個幼兒園吧!”

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自己收拾東西,學會整理書包,提前一晚檢查放好。

小學書包可裝滿了書本和文具,幼兒園只是一件衣服、一個隔汗巾、一個水杯。家長放手讓孩子自己頭一晚學會整理收拾自己的小書包,養成一種好習慣,第二天忘了也不要急急忙忙送到幼兒園。幼兒園你可以送,到了小學呢?你送,孩子可能就會被其他孩子嘲笑得更厲害了。

離畢業還有2個月,幼兒園大班孩子只剩一半,家長:我們也沒辦法

3、培養時間觀念

這裡不得不說一個老生常談帶的事了,上幼兒園遲到真得很不好。略略挺佩服不少幼兒園,過了上課時間沒有請假的話,家長和孩子就不能入園的規定。雖然看似有點不近人情,但略略真的要點贊!

孩子上幼兒園遲到,會怪孩子嗎?只能怪咱們家長。

“孩子,昨睡晚了起不來,今早多睡了會兒。”

“早上雨太大了,等雨小了再送來。”

“我們在家吃早飯,慢慢去幼兒園不著急。”

幼兒園家長和孩子這樣做,幼兒園老師和領導也許拿你沒辦法,但也請你送來的時候別影響其他孩子上課。

可當你孩子到了小學,遲到?站著聽課吧。經常遲到?寫檢討吧。還是遲到?把你家長叫來。

你可能會說,上了小學我們就不會這樣了。這想法也太天真了吧!不規律愛遲到的習慣已養成,沒有良好的時間觀念。孩子上了小學只會做事更拖拉,變得磨磨蹭蹭。

做任何事請跟孩子講時間觀念,學會節約時間做更多的事。

“你還可以玩兩分鐘,就上床睡覺。”

“你規定時間做好了,我們就可以多看一會動畫片。”

“你有20分鐘自由時間可以安排,20分鐘後我們就要回家了。”

離畢業還有2個月,幼兒園大班孩子只剩一半,家長:我們也沒辦法

讓家長真正認識幼小銜接很難,不光幼兒園和小學需要付出努力,更需要教育部門制定更合乎孩子成長的教學計劃和方案。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可起跑線在哪呢?

在沒有大的一年級教學改革和變動前,略略建議所有家長根據自己孩子情況和對孩子的教育期望選擇是否要提前學習一年級知識。

提前學習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合不合適。就像“毛坦廠”“衡水”等學校,你不是他們,你的家庭跟他們不一樣,就不能否認他們的價值存在。

教育主要是為社會服務的,培養輸送有用之才。


今日話題:

寶媽們你會大班最後一年送孩子去上校外幼小銜接班嗎?

歡迎評論下方分享討論或吐槽。

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師,致力於幫助更多的寶媽們!

離畢業還有2個月,幼兒園大班孩子只剩一半,家長:我們也沒辦法

大班最後一年你會孩子去校外上幼小銜接班嗎? (單選)
0人
0%
0人
0%
不會
0人
0%
糾結中
<button>投票/<button>
/<bod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