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有了錢後搞藝術,有人窮時追求藝術,你的看法是什麼?

嘗態偉明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覺得這種現象很正常,只要有心為藝術,不分先後。

有錢以後搞藝術,這種現象在當代太普遍,我認為原因有二。


一是年輕時學過藝術,對藝術有深深割捨不了的熱愛,這種愛是自發的、潛意識地存在。年輕時因為生活所迫,經濟壓力大,把改善生活暫時擺在第一位,先解決生活,再解決藝術。隨著生活的改善,各種物質條件具備,重新上路搞藝術,以圖實現青春時的夢想。


二是當代社會藝術家是最掙錢的職業,掙錢就有誘惑,誰不想又輕鬆又掙錢。

話轉回來,人窮的時候追求藝術,這是我最欽佩的人格魅力。窮,飯都沒得吃了,還要藝術,已經和所有的世俗脫離關係,這是最純粹,最乾淨的藝術從業者。這一類人非常少,但人格非常高,值得社會的尊敬。


陳會衡山水畫家


有人富賈而玩墨,窮極亦翰墨,實際於窮富無關係,只能是一種現象。

從古至今,富餘心則暢然而購得藝術養眼,四壁皆雅字或名畫,彌補物外之趣,或自置書房,雅櫥滿書,字畫充裕於齋,文房四寶及珍器盡在案桌。有時也揮一筆聊發心中得意,逢庸者附雅也。

再言其窮士,四室徒壁,致力於心志而購筆一枝,寫一寫聊慰內心之窮煩,那麼因書法能夠明志且意味深厚,於是銘志而以從之,心望及有朝一日,字值連城,一改窮窘境,人不可不夢想,或許志向了。


兩者心境別迥,而志皆有必得,一則因閒賦而喜墨,一則因窮困而思變而攻墨。

世間,因喜墨不分窮富,書法藝術屬性,讓人神偷其妙,以飧樂趣之餐。


讀書,胸中有山水,書法,內心有暢和。一生窮極學問,不枉然一生。且有明心一世,不是窮富所能制約的,僅有秉性承載一生心境。

由命題而想及如此嘆感。


狂喜淡墨a


有錢了搞藝術是很棒的選擇,經濟自由之後搞藝術不受物質所困,能夠更加的自由自在,生活和藝術兩不誤,這是很多人都羨慕的生活狀態。

窮的時候搞藝術,這很讓人敬佩,但同時也讓人心酸。因為生活很艱難,但為了藝術在支撐和堅持,固然值得讚揚,但藝術家不再為金錢所困就更棒了。

也就是第一種,第一種是最棒的選擇,讓人想到歐洲的貴族,喜歡藝術並且舉辦各種藝術沙龍活動。

藝術家不需要有很多錢,至少在解決溫飽問題之後,然後自己不受物質金錢所困,自己更加穩定下來搞藝術,這可能是很多窮人追求藝術但也渴望的生活。

錢不在多,夠用就行了,然後做自己喜歡的事。


語見文化


題主這個問題,與其說是藝術的問題,不如說是關於人生和自我修煉的問題。

富人搞藝術,目的有多種多樣,有些是土豪積累了財富想往“貴族化”過度的,有些是做藝術投資的,有些是因為財富積累多了,有“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追求內心寧靜,增加生命重量的,有些是想以滿足小時候沒能完成心願的,或者為孩子學藝術做出言傳身教表率的,甚至有些是以搞藝術為名來“洗錢”的……各種各樣,在這個花花世界裡,不一而足。

窮人搞藝術,不管是琴棋書畫的傳統門類,還是西方藝術形式,卻有著一些共通的心理特徵。一種是典型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窮困時,為了自我進化,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而有意識進行的,通過藝術的自我對話,這種人還有雄心壯志,只是現實機遇不到,又不想與外人道徒增笑柄,在一個藝術類裡,自我修煉,很多事都是相通的,心性提高了,當機遇來臨時,可以一鳴驚人。此為一類。

第二類是年事已高,或者壯志未酬而心勁兒退卻,寄情山水詩書畫,人平淡的人生增添一抹亮色,追求寧靜祥和,樂在其中。既然外部世界不能改變,那就改變自己,做到“心中有山水,何處不風光”。

第三類是純粹的喜歡某種藝術形式,不求名利,就是沒事時就想做那件事,在那個藝術形式裡有極大的興趣和樂趣,讓身心得到極大滿足,可以說是“痴迷”,可能外部世界看起來他窮困潦倒,但哪知他就是樂在其中。無人催促也能全心投入,這種人如果再也天賦支撐,長久以往,很可能在那個藝術形式的細分類型上,取得學術上的成就,但很可能在很久以後才會被人發現(甚至死後多年),這種人既是世俗眼裡的失敗者,又是他自己的英雄。

藝術,作為美的一種形式,為人類所共賞。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人人都可以為之付出行動。無論富人,亦或窮人,追求美,都可以一定程度獲得心靈收益,更有某些人獲得名利,但開始就想想通過美去或者名利,往往不可得,反而淡泊名利,追求真美的人,會被世人欣賞,在某個特定時刻,或許能帶來人生轉機。但即使沒有轉機,不是已經從那個藝術形式裡獲得心裡滿足了嗎?這也許就已經夠了……


臨海聽濤林濤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說法是不對的。追求藝術,與富貴貧窮沒有直接關係。

而且,藝術需要必要的物質支持。一張紙都沒有,怎麼寫字畫畫?


更重要的是,藝術需要大量的時間投入,這是無論窮人富人都負擔不起的一種代價。

藝術既不是富貴的專利,也不是窮人的本錢。

當然,追求藝術有不同的最求方法。


學習藝術,是一種追求方法,收藏藝術,也是一種追求藝術的方法。

不要把追求藝術與貧窮富貴對立起來。

學習藝術是一種藝術生產,沒有藝術生產,你拿什麼體現藝術的存在?

所以,要成為一個藝術家,就需要把自己的生命和時間投入到藝術學習中去,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這樣,藝術家別無所治,只有藝術作品,他就沒有收入,只有出賣了藝術作品,才會有經濟收入。


如果不學習藝術,自己的大量時間,肯定會投入到賺取財富的事情中去。

等他有富餘的資金了,也會投資藝術品,欣賞藝術的。

這是從社會分工的方面來說的。

如果從個人來說,有了錢,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夢想。

比如,以前想學習藝術,但是條件不允許,自己富餘了,可以收藏藝術,也可以學習藝術了,這也是對藝術的追求。


還有的人,對其他不感興趣,只喜歡學習藝術,那麼,無論貧窮富貴,他都會學習藝術的,因為自己喜歡。

中國歷史上的大藝術家,大部分還是不貧窮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比較貧窮。

例如,書法家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都不是貧窮的人。當然也有貧窮的,例如懷素、徐渭等等。


千千千里馬


這個說真的,不能單純的從藝術角度來講,如果不覺得枯燥,可以聽我專業的給你分析一下:

最基本的馬斯洛定理,這是關於心理學的內容,講的是人的基本需求,大家可以看一下高級需求中的創造力,說真的,飯都吃不飽的人或為生活忙碌的人,沒有時間追求藝術,

那麼有錢人有錢了之後追求藝術,是為了滿足精神需求,因為物質需求已經得到滿足,

而窮人追求藝術,是真正的喜歡熱愛藝術

對於追求藝術的有錢人來說是生活這場飯局中的一道大菜硬菜,是鮑魚魚翅(不能說藝術對於有錢人不重要)

對於追求藝術的窮人來說藝術就是是一碗麵或湯(窮人追求藝術,藝術就是窮人的全部)

有錢人沒了藝術還有許多,窮人沒藝術就沒了全部(這裡說的是追求藝術的窮人和有錢人)

我不是有錢人,但我熱愛畫畫,畫牡丹,如果不讓我畫畫我生活就缺失了全部

其實藝術對人是平等的,

貝多芬的音樂大家都喜歡,無所謂你是在音樂廳還是街邊的喇叭

梵高的畫大家都認識,無所謂你是在博物館還是5塊一本的雜誌上

大衛的雕像大家都見過,無所謂是在藝術館還是在某個畫室的桌子上

藝術家們在創作時從未考慮過貧富,所以窮人和有錢人追求藝術的心是一樣的,只不過藝術對於二者的生活佔比不同



丹青紙墨軒畫室


生活需要美,需要藝術。美,藝術,是精神追求。要美,是人的天性。藝術源於美,創造美。美與物質生活狀況有關。有些美,有些藝術,需要有錢才能達成,創造。有些美,有些藝術,不需要很多錢也可以從事。一架鋼琴很昂貴,一把二胡相對便宜,他們都可以彈出,拉出美妙的樂曲。所以無論是有錢沒錢,都可以從事藝術活動,喜歡藝術的人,根據自己的財力,量力而行就可以了。齊白石由一個木匠轉變成大師,當初也曾窮困潦倒。身為一國之君的乾隆皇帝,書法造詣那麼高深。這就說明,無論是貪窮還是富貴,都可以從事藝術。

無論是窮還是富,都可以在藝術上走的很遠。


四端書法


個人以為喜歡藝術不分有錢沒錢,

有些人有錢照樣不喜歡藝術!

有些人沒錢,也嗜藝術如命!

愛不愛藝術,只跟接觸藝術的時間早晚有關。相對而言,有錢人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接觸到藝術,從而喜歡上藝術。

而窮人,更多的是要為生活而拼搏,哪來的閒暇時間去欣賞藝術啊!

所以,就顯得人一有錢就喜歡藝術啦😂


天外天設計旗艦店


藝術是一種精神才富,是不分貴賤的,至於說為什麼有些人在錢袋子鼓起來之後,忽然想做藝術來了呢?個人認為有兩種人。

(一)這種人從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藝術,總是夢想著長大後做一個畫家,書法家,歌唱家,因種種原因,沒有遂願而已,在拼搏了大半生之後,到了老年又想起一技之長,返老還童,陶冶情操操而已。

(二)這種人大多是性格開放有作為的,企業家,工廠老闆,商業大亨,錢也賺夠了,覺得自己思想太空虛了,於是,不惜一擲千金,拜師訪友,所學藝術就是為了,修身養性,體驗生活而已,都是一些發揮正能量的人。

再有就是在沒發達之前,一些依靠藝術專業的人,這些人最能吃苦,有抱負,也懂得珍惜,一旦入門前途不可限量。


亮劍2370


我的看法是,有的人有了錢以後搞藝術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有了錢以後,他是做藝術品方面的投資,往往並非熱愛追求藝術。

第二種是他本身熱愛藝術,但卻沒有錢,沒有錢的時候就導致了她為了生活要奔波,他的時間受到了限制,然而後來他有了錢,然後他反過來時間就充裕一點,可以有時間去追求他的藝術夢想。

問題中所指的窮時追求藝術的人,我認為他是真正的熱愛藝術。因此在生活很貧窮的時候,她也不會放棄自己的夢想,這才是追求藝術的真正的人。

對於藝術的追求本質上不分貧富,但現實生活中,窮和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們的追求和發展。有的富人他不愛好這方面,他也是不可能在這上面花時間的。有的窮人他卻非常的熱愛藝術,但是為了現實生活,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追求。

我感覺追求藝術本身沒有貧富區別,這也許一個人的愛好有關,有的人天生就喜歡文藝生活。從小就有藝術的夢想。比如在那些戰亂的年代出生的一些偉大的藝術家,就是這樣的情況。在那個流離失所的年代,他們也不忘記自己的夢想和追求,這才是我們真正要學習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