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成:一心扶貧情繫鄉親

記者 張順富

付玉成:一心扶贫情系乡亲

在新寨村繁忙的田間地頭,在晚歸休憩的農戶家中,人們總能看到一位戴著眼鏡的高個子熟悉而忙碌的身影。他風裡來,雨裡去,夏頂烈日,冬迎寒風,不辭辛勞;他風華正茂,意氣風發,堅守在脫貧攻堅戰場的第一線,揮灑熾熱的汗水,奉獻美好的青春。他就是巧家縣政府辦駐新店鎮新寨村駐村第一書記——付玉成。

付玉成:一心扶贫情系乡亲

初來乍到,迎難而上

2017年,付玉成受組織選派到新寨村開展駐村工作後,通過各種方式詳細瞭解了新寨村的自然環境、組織建設、經濟發展、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方面面的情況,並在此基礎上理清工作思路,有效實施結對幫扶計劃,幫助貧困戶脫貧。

由於初來乍到,對當地情況不甚瞭解。面對當地天氣寒冷、工作和生活條件艱苦等因素,付玉成卻說:“身為第一書記的我,必須肩扛駐村責任,把駐地當家鄉,認農民是親人,做好扶貧就是做好家事。”

付玉成克服嚴寒的考驗,起早貪黑,走村串戶,每天步行七八公里,深入農戶調查摸底、訪貧問計。他駐村以來,經過多次入戶走訪,發現轉變群眾脫貧觀念、找準扶貧政策與群眾實際結合點是扶貧工作的難點,更是突破點,於是會同村三委認真研究上級扶貧相關政策措施,紮實推動各項工作落實。

付玉成:一心扶贫情系乡亲

親人支持,靜心扶貧

“脫貧攻堅工作很苦很累,我不能埋怨他,一定要傾盡全力支持他。”付玉成的妻子趙女士說。

付玉成的愛人在外地工作,女兒不滿三歲,照顧親人及孩子的重擔就落在了他愛人的肩上。為了新寨村能脫貧,他舍“小家”為“大家”,毅然選擇“拋家棄子”。在2018年,由於工作任務重,長時間駐村無法回家,他愛人在放假期間帶著女兒到村上圓了一家人的“團圓夢”,可謂一人幹扶貧全家牽掛扶貧。

“小付(付玉成)很有愛心,看到那些特別貧困的家庭、幾近傾頹的危房、殘疾或年邁的無以為生的農戶、衣衫襤褸身形枯瘦的兒童,他內心為之動容,曾幾次自己掏錢慰問貧困戶,真的很感謝他。”新寨村黨委書記付崇梅感激地說。

“新寨村共有30個村民小組,1347戶農戶(含93戶貧困戶)。楊世富家是最為典型的貧困戶,他家共有8口人,其中有6人都是聾啞殘疾。”付玉成噙滿淚水哽咽地介紹。鑑於這樣的情景,付玉成多次和村三委人員一起研究解決辦法,爭取低保全覆蓋,民政救助等一些途徑幫楊世富一家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天氣寒冷的時候送去兩套禦寒的衣服,時常關心他家的生產生活狀況。

“既然來駐村,就應該為鄉親們做點什麼,為這片土地留下點什麼。”付玉成說。

付玉成:一心扶贫情系乡亲

情繫鄉親,助推脫貧

為幫助貧困戶樹立脫貧信心,付玉成在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學習,充分發揮宣傳員、調查員、服務員、領航員的作用,深入農戶家中、田間地頭開展“三講三評”活動。

近年來,為了讓新寨村“富味”變濃,“窮味”變淡,早日整村脫貧。付玉成與其他駐村工作隊員一道,在鎮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通過走訪常住戶、接待來訪戶,積極宣傳相關政策,瞭解村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針對反映的各類問題進行梳理,就個性問題和共性問題與村三委、村民進行研究和探討,積極尋找解決方案。與此同時,找準致貧原因,做好幫扶措施,幫助村裡培育主導產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拉近了與村民之間的距離,有效加快了工作進度,推進了工作落實。

據悉,付玉成所做工作受到當地老百姓的認可,領導好評。2018年年終考核為優秀;2019年被評為巧家縣青年幫扶先鋒。

(圖片由付玉成本人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