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天然大中華區總裁朱曉靜:不斷創新是恆天然的“護城河”

本報記者 夏芳

曾經為全球原料供應商的恆天然,伴隨著安佳品牌的高曝光率,恆天然在餐飲服務和快消渠道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5月7日,《證券日報》記者在中國國際烘焙展覽會上了解到,恆天然目前已推出了多款新品,餐飲服務部已經成為恆天然利潤增長最快的業務。

恆天然大中華區總裁朱曉靜表示,餐飲業務是恆天然第二大收入來源,僅次於原料奶,也是近年增速最快的業務之一。目前,恆天然旗下安佳品牌芝士已經在國內比薩市場佔比超過50%,烘焙用奶油、黃油市場佔比接近50%,奶油在飲料市場佔比約90%。恆天然餐飲業務在中國已覆蓋超過300個城市、數萬個餐飲客戶的幾十萬家終端門店,客戶主要是全國各大烘焙、餐廳和茶飲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國際烘焙展覽期間,恆天然安佳還發布了當年度的“好蛋糕”榜單。“自2015年起,“中國好蛋糕”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四屆,累計吸引了超過400個烘焙品牌的22000餘家門店參與,覆蓋300多個城市。”朱曉靜如此表示。

據記者瞭解,為期兩週的“中國好蛋糕”評選活動掀起了銷售熱潮,共有128個烘焙品牌的7000多家商戶上架芝士蛋糕單品,獲6萬筆線上訂單,達成近1000萬直接銷量,共售出22萬個蛋糕,實現了品效合一。這是將“中國好蛋糕”IP賦能單品,助力蓬勃中國烘焙市場的一次成功而意義深遠的嘗試,也印證了“中國好蛋糕”的品牌號召力。

根據安佳與美團點評發佈的《烘焙及現制飲品行業趨勢洞察報告》顯示,中國烘焙行業市場增長強勁,未來有望保持高增長。中國烘焙行業2013年-2017年複合增長13%,預計至2022年,市場規模可達3625億元。其中,新一線城市展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消費價格的提升最快。

此外,在經歷了新品牌的湧入和連鎖品牌的規模化擴張後,2018年現製茶飲行業經歷了全面爆發。在消費人群方面,創新、便利和健康是90後主力消費人群的核心訴求。此外,網紅文化及社交媒體分享對現制飲品的塑造頗有影響,也因為“曬”的需求,環境成為消費者心中的“剛需”。

據《證券日報》記者瞭解,3月20日,恆天然發佈了2019財年中期財報,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收入97億美元,稅後淨利潤為8000萬美元,且已恢復盈利狀態。恆天然大中華區消費品牌部在上半財年銷量增長29%,幾大品類均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餐飲業務成恆天然利潤貢獻最大業務。

朱曉靜表示,安佳中國的“三駕馬車”策略就是銷售、廚師應用創新和市場營銷,這三駕馬車是不會變的。我們會不斷的打造、擴展、延伸這其中的內涵。“我們從最早在中國只是兩三家經銷商現在已經成為68家經銷商,我們自身團隊和經銷商隊伍的建設一定是齊頭並進的。今後我們的目標是要進一步穩固在一、二線城市,可以進入三線、四線、五線城市,通過我們和各個區域的頭部企業大力合作,把安佳整個網絡建深、建廣、建透。”

同時,朱曉靜強調稱,中國沒有“一招致勝”這一說,沒有永遠的成功。“我們經常提醒中國的小夥伴要有危機感,我們在中國唯一的‘護城河’就是不斷創新,不斷否定自己,不斷的自己顛覆自己。”

據記者瞭解,短短几個月時間,恆天然已推出青花椒奶蓋葡萄茶、老乾媽蛋撻等新品。恆天然餐飲服務部副總裁阮建華對記者介紹,恆天然每兩週都會舉行產品創新會,雖然成功率可能不到50%,但推出新品就需要這樣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朱曉靜表示,目前,我國比薩產品生產所用的芝士,50%以上都來自於恆天然旗下的安佳品牌,乳脂蛋糕市場所需的奶油接近50%都是恆天然安佳品牌,奶蓋茶產品所需奶油也有接近90%都是安佳品牌。

資料顯示,2018年8月份,恆天然“換帥”,新西蘭人MilesHurrell出任新CEO。此後,恆天然各個業務部都動作頻頻。關於餐飲服務部,在兩週前,恆天然剛宣佈了“中式餐飲西式融合”戰略,標誌著恆天然正式進入中式餐飲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