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動還是理智,決策思考的快與慢

人類的思考模式可以拆分成快思考和慢思考兩個系統,前者是直覺的、無意識的,後者是主動的、有意識的。但是由於人類大腦的天生惰性,很多時候,快思考會佔據主導。在很多決策上,快思考更容易做出判斷,更容易導致衝動、偏見和失誤。所以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動用慢思考去彌補,才能提高決策質量。

歷史上第一位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叫丹尼爾•卡尼曼,他開創了經濟學的一個新分支,叫行為經濟學。主要研究人的行為、認知、情感、心理、人格等,如何影響個人和群體對經濟決策產生作用。他有一本經典的著作叫《思考,快與慢》,對人類思考系統提出了很深的見解。

衝動還是理智,決策思考的快與慢

1、快思考和慢思考的特點

上面說過,快思考就是直覺系統,運行速度快,不怎麼消耗腦力,不用意識控制。而慢思考則是有意識進行,需要保持足夠的專注,主動控制。這聽起來很抽象,我們舉個例子。比如,當你看到一張女士的照片,她頭髮是黑的,眼睛很大,皮膚很白,下巴尖尖,很漂亮。你看,這些判斷對你來說,幾乎是自動完成的,是無意識的,而且毫不費力。而當你面對一道乘法計算題時,比如18乘以22,你可能知道大概範圍,但除了專門訓練過的人士之外,如果你不花點時間去計算的話,就無法得到答案。這個計算過程需要集中注意力,還要遵循一定的方法,這就是慢思考在發揮作用。

所以簡單來說,快思考就是依賴直覺,人類面對環境的刺激,直接在自己的過往經歷和記憶中選取相關的內容,它不用推導或計算,通過直覺就能得出結論。而慢思考依賴理性,你得主動把節奏慢下來,運用刻意的推導和計算,通過一定的方法才能得到結論。

衝動還是理智,決策思考的快與慢

一個人的思考過程都是快思考和慢思考合作的結果。你想想,當你清醒、精力旺盛時,兩個系統都處於活躍狀態。快思考不斷給慢思考提供信息,比如印象、感覺等,直到快思考運行遇到阻礙時,才會向慢思考求助,也就是說直覺遇到麻煩了,理性才會出面解決。

但是由於慢思考需要集中注意力,但人類大腦又是天生有惰性的,不願意多付出這些注意力。在這種惰性之下,慢思考往往會對快思考直觀判斷無條件的接受。而直覺也就成為人們決策和行為的真正主宰。

2、慢思考會導致什麼樣的偏見和失誤

卡尼曼對直覺導致的偏見和失誤進行了非常系統深入的研究,在他的書裡也列舉了大量現象,總結出比較典型的三種偏好和四種效應。我們可以叫它們慢思考的“七宗罪”。

第一、典型性偏好。就是人們會過度關注典型事件,而忽視了背後的概率。比如,一個人在地鐵上閱讀《人民日報》,然後讓你猜他的學歷,是有博士學位,還是連大學文憑都沒有。實驗結果顯示,大多數人想都沒想,選擇了有博士學位的這個選項。但實際上從概率上來說這個答案肯定是不明智的,而快思考對看報紙這個典型特徵會過分關注,很容易讓你忽視基礎概率,這就是典型性偏好導致的偏見。

衝動還是理智,決策思考的快與慢


第二、可得性偏好。如果一件事更容易出現在大腦裡,人們就認為這件事情更容易發生。比如,你看新聞,發現上個月發生了一起飛機相撞事件,那你出遠門就容易選擇開車或是坐火車。如果依靠理性,你應該會考慮很多東西,或是去計算事故的概念才對,但是快思考會把“容易出現”和“概率較高”弄混,寧可做直覺判斷,也懶得啟動慢思考進行科學分析。

第三、因果性偏好。思考系統有個特點,喜歡對事物進行因果關係解釋。用快思考解釋因果時就很容易發生偏見。比如,看中國隊跳水比賽,一個一流的運動員做出了一個完美動作,下一次就很有可能出現失誤,快思考會把這個事件做因果分析。要是下一次動作表現不好,你會認為運動員已經領先了,所有特別緊張,發揮失常。要是下一次動作表現得更好,你就會認為,運動員拿到高分了,心情放鬆,發揮更好。但這樣的判斷往往沒有什麼事實根據,只不是快思考自動生成的因果關係解釋而以。

衝動還是理智,決策思考的快與慢

第四、光環效應。指你接受一些信息之後,就會影響你對事物整體的判斷和理解。比如,有一個實驗,假設有兩個人,用一組詞語對他們進行描述,讓志願者分兩組對他們進行評價。其中一個人把褒義詞放在前面,比如聰明、勤奮,把貶義詞放在後面,比如衝動、固執。而形容另一個人也用一樣的詞語,只是把順序換一下,貶義詞在前,褒義詞在後。結果評價第一個人的志願都認為他是個好人,而看第二個人都認為這人有問題。而且還有解釋,第一個人首先是個聰明人,所有他有理由固執,甚至這種固執是值得尊重的。而第二個人首先是個衝動、固執的人,這種人越聰明就會越危險。你看,同樣的詞語會因為順序的不同,對先了解的信息就會先入為主。這就是光環效應導致的偏見。

第五、錨定效應。指你評估一個未知事物時,會估計一下參考答案,然後再來調整。有這樣一個實驗,實驗人員對參觀森林的遊客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山上最高的那棵大樹是高於海拔1200米,還是低於1200米?第二,你認為那顆樹海撥有多高?這樣問,這個1200米就會成為遊客頭腦裡的一個錨定值,在這個錨定值下,遊客的回答平均答案是842米。而如果把第一個問題的數值改成180米,遊客對第二個問題的平均答案變成了282米。你看,錨定值的變化,會讓判斷出現多大的偏差。

第六、框架效應。指對同一問題不同的描述,會導致你做出完全不同的決策判斷。比如,醫生在描述某個手術病人生存情況時,會有兩種方法:一種說術後3個月內存活率是90%,第二種說術後3個月會有10%的死亡率。這兩種描述含義是一樣的,但實驗證明,無論是醫生,還是一般公眾,都覺得第一種方法更好。

衝動還是理智,決策思考的快與慢

第七、稟賦效應。指當你擁有某個物品時,你就會覺得它價值更大。在學術上,稟賦效應可以用前景理論來解釋。按前景理論,大多數人在面對得失時,會產生不同的風險偏好,在面對獲得時,你會小心翼翼,不願意冒險;相反,在面對損失時,你會不甘心,變得容易冒險。比如,現在你急需用錢,而錢都在股市,你必須賣出一部分來應急,這時候大多數人很容易選擇賣出正在盈利的股票,而拿著虧損的股票,這往往是最壞的選擇。前景理論還認為在損失時遭遇的痛苦感要大大地超過獲得收穫的快樂感。比如你早上撿到了2000塊錢,但下午又丟了2000塊錢,這時候你的心情肯定不會好,因為撿到的驚喜遠遠抵不了丟失的痛苦。

上述七宗罪是人類思維模式的固有特點,在它們的影響下,快思考和直覺判斷會導致你出現判斷失誤,產生偏見。

3、決策者該怎麼做

既然偏見和失誤往往與快思考的主導地位相關,那麼,要解決問題,從原理上來說是很簡單的,就是放慢速度,主動激活慢思考。

卡尼曼教了我們兩招,第一招叫事前驗屍。聽起來有點恐怖,方法的核心是讓我們要對一件事做決策時,先假設這件事會失敗,然後寫下導致失敗的各種原因,同時按重要性和概率排序。當你把所有導致失敗的因素都解決了,那麼說明這件事是對的,是可以做的,這樣可以提高決策的成功率。

衝動還是理智,決策思考的快與慢

第二招叫飲水機閒談,就是讓決策者在決策前到比較輕鬆的環境,比如辦公室的飲水機旁,聽聽大家的閒談和批評,然後再回到決策上的討論。

這麼做其實目的只有一個,讓思考慢下來,讓慢思考系統運轉起來,儘量避免快思考的直覺思維帶來的偏見和失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