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外面受委屈時忍住不哭很堅強,到家以後看到媽媽想立刻撲進懷抱,你也是這樣嗎?

小茹點點


家,是溫暖的港灣,也是自己永遠的避風港。在家裡,每個人展現的才是自己最真實的一面。

很多人,在外面,也許是一副嚴肅冷傲的模樣,也許是對別人恭恭敬敬的態度,這些,也許只是表面的,但是回到家,就變回了最真實的自己,只有這個時候才感覺最輕鬆,因為,不用裝。

很多時候,在外面,為了工作得更加順利,為了能與別人更加好的相處,有時候,我們會裝,以便更好的讓自己去適應這個環境,這個裝,也是我們自己的保護色。

在外面有時候即使受了委屈,受了責罵,我們依然需要表現得很堅強,我們在乎自己的形象,在乎自己的自尊,所以,我們會在這些時刻,會刻意讓自己顯得很堅強,做生活的強者。

但是,回到家後,我們不需要在乎別人的眼光,不需要在乎自己的形象,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情緒。難過了,可以放聲哭出來,不需要偽裝,做最真實的自己。

而對於自己的媽媽而言,自己在她眼裡永遠都是孩子,她願意給孩子,她的所有。在我們感覺很累快要倒下去的時候,和媽媽多聊聊天,也許,就能讓我們重新振作起來。

家,是永遠的避風港,母親,是自己永遠的衛士。


盡閱天下事


不好意思,我們兄妹都不會這樣。

因為老母親是個很堅強的人,除了1963年、她35歲那年我姥姥去世,自嫁到我家來,姥姥仍陪了她18年,所以她感到像天塌了一般,攤煎餅時不會,原來都是姥姥攤,因而想起就哭;縫衣時不會,一直是姥姥管著一家人的縫補洗漿,所以就哭。可自那,我很少見她哭過。

記得那一年舅舅家的小表姐因病去世,母親過去幫著處理後事回來,姐姐見到“哇”的一聲哭起來,母親卻猛喝一聲:不許哭!可過後很長時間,她做事就像丟了魂似的,常常一個人發楞;

還記得那年姑姑家的大表姐因故身亡,姑姑幾次哭死過去,幾個人掰腿、掐人中才緩過來,可母親卻不像別人只陪著掉淚,而是高聲說道:你這樣有用嗎?你就是死了能換回她來嗎?一家人還指著你過日子來,該怎麼過還得怎麼過!

所以我們都跟著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天大的事自已抗。不是有位先哲說過嗎?“快樂的事,要與大家分享;痛苦的事,只能由自已默默承受。

8年前,我心愛的次子因工傷去世,老伴哭得死去活來,我當時就想,我再悲傷的睡倒不起,孩子的身後事怎麼辦?這時就想起了母親的話:一家人還指著你來!天大的事也得過去!

所以,自那以後,包括在孩子安葬時,我一滴眼淚沒掉。扶著我的好友怕我出事,忙說:二哥,你哭出來吧!“我不哭,他甩下我先走了,不給我送終,我不哭”!可自已知道,每晚的枕頭都是溼的。……

雖然我不會撲到母親懷裡痛哭,但母親教會了我堅強!


嶧縣西門裡老李


上小學的時候我們班主任是個女老師,我不知道為什麼,她就是不喜歡我跟我們班上的另外一個女同學,經常是別人犯了錯她都會帶上我倆一起罵,最後永遠是罵著罵著就變成了我跟那個女生的批鬥會,我們倆學習還是名列前茅的,由於班主任不喜歡我倆,所以班裡的同學經常會不理我們倆,我經常買零食來討好他們和我一起玩,這是我整個童年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以至於到現在我都無法釋懷,就算是受了這麼大的傷害,我也不敢跟我媽說,因為她也沒讀過書,在她眼裡就是因為我調皮搗蛋所以老師才會罵我。

現在長大了,學會了報喜不報憂,更不會將自己的委屈告訴媽媽,讓她擔心。


沒想法的暱稱


當我在外面受委屈時忍住不哭很堅強,但是回到家以後看到媽媽,就想立刻撲進她懷裡大哭一場。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有一次姐姐帶我去集市,我們在一個攤位前買蘋果,賣蘋果的是一位耳聾的老太太,我記得很清楚,我們明明把錢給了那個老太太,可是老太太堅持說我們沒有付錢。


姐姐正在和老太太理論,老太太的兒子走過來,老太太的兒子不問清原因,抬手就要打我們倆。

老太太兒子的大手,被旁邊一箇中年婦女伸手擋住,那位阿姨說,這兩個小姑娘真的付錢了,是我親眼看到的。

雖然我們沒捱打,但是我感到很委屈,回家見到媽媽,我再也忍不住了,撲進媽媽懷裡大哭起來。


用戶黃梅枝


“當在外面受委屈時忍住不哭很堅強,到家以後看到媽媽想立刻撲進懷抱”,我不會這樣。也許是因為媽媽性格的影響,我覺得自己有承受力,也不想讓媽媽擔心。所以我對父母從記事起就是報喜不報憂的。

在我的眼裡,我的心中,媽媽是個很堅強很能幹的人,因為曾經吃過很多苦,未出嫁前在家就是當家人,不是逞強,是現實所迫。外婆長年生病,外公很老實,五個弟弟,媽媽是唯一的姐姐,這種環境下,培養了媽媽的強大的內心。嫁給爸爸後,爸爸一直在外地工作,一年也就一兩次假,所以家裡家外的事都是媽媽一個人張羅,不堅強不行呀。也是這種生活環境讓我從小到大就一直比較獨立。

記得小時候那時還在鄉下老家,我是出生就帶有哮喘病的。每天上學放學不管什麼季節什麼天氣,我都是一個人慢慢走在最後,不能跑,一跑就喘不過氣來。可能也就一二年級時吧吧,年齡都小,同學們一玩起來就瘋得很,有一次課下我們圍在一起嘻鬧,我被同學們壓在了最下面,雖然時隔這麼久有些事都模糊不清,但那種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呼喊聲被吵鬧掩蓋,求助無望的心理我記憶猶新,後來是被路過的老師拉開上面的同學的,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我回家也沒和媽媽說,媽媽太忙了。從那以後我就沒和同學們一起鬧騰,不敢。但也許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衝擊,我是小學四年級就去爸爸單位上學的,從那時起我每天早上起來跑步鍛鍊,不知不覺中竟然把這孃胎帶來的毛病給治好了。要知道這可是家裡的遺傳病,我的奶奶,大姑姑,大伯都是這個病離開的。我很慶幸自己在兒時就能斷掉這病根。

長大後學習和工作中的任何事情,感覺自己都能應付得了,所以很少和媽媽交流這些,因為覺得不開心受委屈的事情和媽媽說了,也只會讓她擔心,還不如少一個人操心。平時和媽媽也就是說說生活中的事情,自己不會處理的就問問媽媽的意見。但是有一次的委屈至今也是讓我難忘,那是結婚第二年,正懷著我兒子才四個月左右,我生日老公想讓他的同事一起來家中吃飯(深圳工作租房),因為和他同事不認識,而且我的生日我想和老公單獨一起過,可是老公很不高興,買菜回來的路上臉色就不好看,回到家直接將買來的菜裡面還有玻璃瓶裝的啤酒一起丟到洗菜池裡,聽到那瓶子碎的聲單,就好似我心碎的聲音。而正在這時媽媽打電話來(每年生日我們都是互相打電話的),本來我是流著淚的,硬是強忍著用平和的語氣和媽媽說完電話,在外地工作,又是遠嫁,怎麼讓遠在千里之外擔心呢?老公是自己選的,沒有那浪漫的細胞,羅曼蒂克的情調也強求不來,也只能認了。

人生之路總有不平坎坷的時候,媽媽豎立給我的形象就是堅強,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處理,量力而行就好。如今媽媽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最大的遺憾是平常和媽媽太少親密接觸,沒有經常和媽媽擁抱,欠媽媽當面的一句“媽媽,我愛您!”


詩和遠方在待誰



志和13


我不曾那樣過……

每個人的家庭環境不一樣,當受到委屈後處理方式也不一樣。

也許早已過了在母親面前撒嬌和訴苦的年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成了我們最偉大的“備胎”,我們需要他們時,他們就是最溫暖的避風港;不需要他們時,連打一個電話都覺得是在浪費時間……

我們默默的慚愧著,更是不願意讓她為我們擔憂,我們能做的更多的是“報喜不報憂”。

希望父母身體安康!!!


小友聊情感


這個我沒有,這麼大的人了,難為情,做不來這些動作。

在外面受委屈了,也不能告訴媽媽,免得她整天擔心自己,我們在外工作不容易,就算受委屈了,對家裡也是報喜不報憂!

我們已經是成年人了,已經不是當初的小屁孩了,我們需要堅強,為家庭撐起一片天,父母也老了,自己不堅強,誰替我們堅強?在外工作,不管多苦多累,我們都需要咬牙堅持下去,不能讓父母擔心!

在外的工作者生活都不易,沒必要受了點委屈就跑到媽媽懷裡哭泣,除非你是溫室裡的小花朵。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也早懂得人情世故,一般是不會跑媽媽懷裡哭泣的!


悠然餅君


當受委屈時,媽媽的懷抱是最溫暖的,因為媽媽是我們訴說垃圾桶,有什麼不開心和開心的都往身上訴說,媽媽的懷抱永遠最溫暖最好的依靠!


小駱日記


我在外面受到委屈一般都是自己想忍受,不會告訴母親及家人,因為母親承受的事太多,不想給她增添負面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