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張燦爛笑臉講述武定貧困群眾的幸福生活

雲南網訊(記者 姬祥虎 通訊員 朱建學)一條條寬敞平坦的水泥道路延伸至千家萬戶,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點綴在羅婺大地,一座座風格迥異的美麗鄉村展示著特色景觀,一張張燦爛欣慰的笑臉訴說著幸福故事……走進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無論是在公路沿線還是邊遠山區,到處都是新建的民居、硬化的道路、別樣的村容村貌,全縣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一张张灿烂笑脸讲述武定贫困群众的幸福生活

武定縣環州鄉新硬化行政村公路

一张张灿烂笑脸讲述武定贫困群众的幸福生活

武定縣發窩鄉養馬場易地扶貧搬遷點新貌

據瞭解,武定縣屬於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革命老區縣、“直過民族”(傈僳族)聚居縣,全縣有7個貧困鄉鎮、5個深度貧困鄉鎮,117個建檔立卡貧困行政村,68個深度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25816戶100570人。其中,貧困人口總量、貧困發生率、深度貧困人口占比都排在全州第一位,脫貧任務佔全州的三分之一,是楚雄州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武定縣創新推廣脫貧攻堅“13345”工作法,把2016~2019四年分別確定為“脫貧攻堅衝鋒年”“脫貧攻堅會戰年”“脫貧攻堅決戰年”“脫貧攻堅決勝年”,全縣形成了領導重視空前、措施力度空前、脫貧成效空前的嶄新局面,貧困發生率也從2015年初的32.88%下降到2018年底的9.87%。

過去3年,武定縣先後建成了以白路、環州為主的5萬畝早青豌豆種植基地,以貓街、高橋等地為主的5萬畝高山綠色蔬菜基地,以獅山鎮櫻桃、己衣鎮芒果、東坡鄉柑橘為主的3萬畝優質水果基地等,同時以獅山、田心、己衣為主的5000畝優質雜交構樹+養殖等一批高原特色農業示範基地,以武定雞、黑山羊、生豬、肉牛為主的特色畜禽養殖業規模化發展。

一张张灿烂笑脸讲述武定贫困群众的幸福生活

高山綠色蔬菜收貨

同時,累計引進並培育了胤澤農業、康騁中藥材等農業龍頭企業31家,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資產收益扶貧新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全縣還建成了123個以村委會書記為理事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共有2321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全縣578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1533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戶均增收1990元。

一张张灿烂笑脸讲述武定贫困群众的幸福生活

住上新房的村民笑容滿面

過去3年,全縣累計整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49.8億元;硬化農村公路2708公里,縣內建制村公路100%全部硬化,村民小組公路通達率達99%、村組道路硬率達90%、村間道路硬化率達95%;投入安居房建設資金11億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2329戶9638人、農村CD級危房改造11951戶、扶貧安居房建設7113戶;完成飲水安全建設工程685件,有效保障12.3萬人的安全飲水等。

為確保2019年順利實現脫貧摘帽,目前全縣上下正緊扣“兩不愁三保障”“六個精準”等脫貧標準,圍繞2個貧困鄉鎮退出、68個貧困行政村出列、6574戶24287名貧困人口脫貧和整縣脫貧摘帽的任務,實施“一個清單”、落實“兩個責任書”、完成“三大任務”、抓實“十項重點工程”、強化“六大保障”、用好“州支持深度貧困縣二十七條措施”,打贏打好脫貧摘帽的“收官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