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甘草泻心汤出现在《金匮要略》的哪个病症中?

求问:甘草泻心汤出现在《金匮要略》的哪个病症中?

在《金匮要略》中,甘草泻心汤是出现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症第三中。原文是这样的,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这一条说的是狐惑病,它的命名狐、惑,都是采用了比喻的方法。狐一般居于阴部,而惑本意是在稻草上的小虫,也就是说吃到叶的小虫。

我们都知道在阴部的地方那是不能随便看到的,所以在原文里边他说是蚀于阴部,蚀于阴为狐,而惑是在明面,也就是说蚀于喉为惑。我们一张嘴就能够看到,所以它是采用了这种比喻的笔法,来对这个病进行了命名。

求问:甘草泻心汤出现在《金匮要略》的哪个病症中?

1.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

正气过来抗邪的过程,那么是正气聚集的过程。在中医上有这样一句话,就是气有余便是火。我们说气它有一个生理功能,它有温煦的功能,那么一定量的气,正常数量的气,它具有温煦功能。

如果量多了,它就不是温煦功能,就会产生热。那么我们在这说的热,实际上是由于邪气的原因导致了正气聚集而化热。为了正邪交争,为了驱邪,那么正气聚集而化热,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湿郁化热,进而产生湿热毒邪。

所以在正邪交争的过程中,正邪交争激烈,那么正邪交争激烈,体表的正气汇入来抗邪,这样体表的正气就会减少,体表就会失于正气的一时的顾护,所以就会出现类似于感冒的这种误会寒发热的一个表现,所以我们原文说状如伤寒,而不是说它就是伤寒。他的表现像伤寒,像感冒,这是正邪交争对于其表湿于一时的顾护而导致的。

求问:甘草泻心汤出现在《金匮要略》的哪个病症中?

2.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

由于湿邪阻滞了阳气,那么我们在内经里边有这样一句话,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精。那么湿邪为阴邪,它阻滞阳气,阻滞阳气以后阳气就不能很好的养神,那么神就不精,神不经就会表现为患者就会出现默默欲眠,后边说虽然是默默欲眠,想睡觉那就睡就可以了,但是由于它有热血阻郁,有湿热交争,正邪交争,师阻热郁。

那么在这病人表现为目不得闭,卧起不安,就是又困,又没有精神,但是由于热邪内扰他又闭不上眼,他闭上眼他也睡不着,所以他闭不上眼。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

如果你困了,当然你就闭上眼就睡着了。如果你已经醒了,你就愣闭上眼你也睡不着,而且还更难受,所以这是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这是由于湿热内扰、扰于心神而导致的。

求问:甘草泻心汤出现在《金匮要略》的哪个病症中?

3.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

蚀于喉是湿热上蒸,上蒸到喉咽部,蚀于阴为狐是湿热下注而下注于阴部。那么我们就要明确一下,为什么湿热能上蒸能下注?那么湿热是怎么才能做到的上蒸?怎么才能做到的下注?

我们说湿邪它是阴邪,他其性趋向,它属于重浊之邪。所以我们讲湿邪特点是重浊粘腻,它容易侵犯阴位,我们都知道在阴位一般阳气容易不足,所以湿邪容易侵犯阴位。

在平时见得最多的就是手脚冰凉,我们经常说手凉,手凉是阳气的运行,而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就是脚凉,脚最容易凉,我们说脚是人的第二个心脏,所以其逐步的保温很重要。所以湿邪伤阳气,那么人体中哪的阳气容易不足呢?

当然是下边的阳气,也就是阴位的阳气容易不足,因为阳气的本身的作用,它具有升腾的作用。所以湿热下注是湿邪带着热,而蚀于阴为狐。那么蚀于喉为惑,就好理解了,因为火性炎上,热邪蒸化湿邪,带着湿邪向上,而蚀于喉为惑。

求问:甘草泻心汤出现在《金匮要略》的哪个病症中?

4.不欲饮食,恶闻食嗅

因为脾虚生湿,湿邪阻郁于脾胃阻郁中焦,所以不想吃饭,因为脾它想把现在有的这些湿邪把它消化掉,把它运化掉,那么在运载祛湿的过程中,也就是正邪交争的过程中,正气是没有多余的,脾是没有多余的正气用来消化饮食的。

所以它给人的一个给我们一个信号,就是你不能吃饭。因为我现在忙着祛湿,我没有功夫给你消化食物。如果这个时候你要是偏要吃,也就是说虽然我不欲饮食,但是我还是得吃,因为我得长身体,我得长力量,如果要是偏要吃的话,那么脾没办法,就要拿出一部分正气去消化,运化饮食,运化食物。

那么现在正气正在和邪气交争,一旦正气一撤退,去运化饮食去运化食物,那邪气就会更加猖獗。所以病人就表现为满、胀特别不舒服的的一个感觉。那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正气的一个趋向性。

所以我们平常也说甘,因为我们平常吃的食物,主食主要是以甘味为主,也就是西医咱们经常说的糖类,这是主食。

而中医讲是甘能够助湿生热。实际上所谓的甘能够助湿生热,我们就可以把它理解为甘味药甘味进来以后,正气要去运化它,这样反而助长了湿热的气眼,这是不欲饮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他有一个表现叫恶闻食臭,甚至他闻见饭的味也觉得恶心。

患者是湿热蕴蒸于内,所以人是不想吃饭,闻见饭味,因为这是油,而油是浓厚的甘味,通过加热出来味儿,所以他其实也有一定的助湿生热的作用。

所以闻见为他不但不是饿了,而且闻见这味会恶心,这是我们说的不欲饮食,恶闻食臭。

求问:甘草泻心汤出现在《金匮要略》的哪个病症中?

5.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

我们从直观的角度来看,一个患者坐到你的面前,那么当你望诊的时候,或者跟他还在问诊的时候,或者在切诊的时候,你观察患者的面部,如果一会红了,一会白了,一会黑了,临床上会有这种情况吗?病情会发展会这么快吗?

所以我们要从实际的角度,临床实际的角度来反推乍的意思到底是什么意思?

因为我们大家学过中医基础理论都知道,湿邪它的特点是重浊粘腻,祛除起来比较费劲,但是湿邪灵有另外一个特点,它的特点就是病程长,但是病情发展缓慢。它不可能像咱们有的解释说一会红一会黑一会白。

这个乍我们把它理解为有的。也就是说同样都是湿热内蕴,如果患者湿清而热中,那么它的面目就以红为主。有的人面目偏红,如果是湿重而热清,那么湿邪阻滞湿邪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在人的面部表现为面部发黑,偏黑。所以这就是有的人面部偏黑。

那么乍白我们说湿邪它的特点,组织阳气,使阳气不通,阳气不能通于面。我们说他的面部就缺乏血色,所以就会出现这个白色,这是我们说的: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

求问:甘草泻心汤出现在《金匮要略》的哪个病症中?

6.蚀于上部则声嗄

蚀于上部则声嗄就是声音嘶哑。其实也就是说如果咽喉溃疡了,那么这个人咱们一般说是影响到声门,现在说影响到了声带了,如果声带要是出现了溃疡,那么它就会出现声音嘶哑。

求问:甘草泻心汤出现在《金匮要略》的哪个病症中?

如需收听完整音频请前往微信公众号搜索方知有医添加关注,菜单栏即可获取听课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