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徽商》是這樣煉成的——《天下徽商》主創團隊談創作歷程

《天下徽商》是这样炼成的——《天下徽商》主创团队谈创作历程

核心提示:《天下徽商》歷時三年,沿著徽商的腳步,節目組走遍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以及亞、歐、美三大洲五個國家,訪問中外專家學者20多位,情景再現場景達200多場次,通過典型人物、重大事件、具體故事和細節,用影像去復原數百年前真實的徽州,在全球大背景下全面審視徽商的興衰沉浮。

《天下徽商》是这样炼成的——《天下徽商》主创团队谈创作历程

■ 總監製禹成明:講好徽商的故事

禹成明是安徽廣播電視臺黨委委員、副總編輯,他說,在2018年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立足安徽,我們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首先就要把安徽故事講好。”禹成明說,作為文化工作者、新聞媒體人,首先要充分挖掘安徽文化內核,厚重的徽州文化自然是最好的故事“腳本”,徽商縱橫明清兩代,有太多值得一書的商業故事;更難能可貴的是,賈而好儒的徽商對文化的重視更是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徽商資助了《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徽班進京最終締造了國粹京劇,徽商成就了一座城——揚州,徽茶的出口甚至影響了英國生活方式的變化。”

從早期參與編導的《無夢到徽州》《仰止天柱山》《告別西遞》,到監製紀錄片《大黃山》,再到《天下徽商》,安徽廣播電視臺製作的多部紀錄片都和徽州這一方土地頗有淵源,禹成明對這方土地有深厚的情感。

此次《天下徽商》的創作體現了四個方面的創新:一是從中央到省裡都非常重視文化宣傳,創作者也有條件、有機會去製作更多精品;二是當下的電視理念也在革新,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和方式都發生了變化,觀眾對紀錄片的認可度也在不斷提升;三是技術革新讓高清4K技術、無人機航拍等成為現實,讓創作者有機會以更廣闊視野還原徽州,讓整體的製作更加精良;四是隨著知識儲備的加深和學術研究成果的不斷豐富,大家對於徽州和徽商的理解更加充分,從而有了更大的創作空間。

■ 總導演葉海鷹:再現徽商興衰四百年

4月28日,徽州大劇院,《天下徽商》首映禮上,採訪葉海鷹,他執意要站到一幅水墨徽州為背景的宣傳牌前。

這樣的細節,透出葉海鷹對於徽州的理解越來越深刻。事實也是如此。《天下徽商》拍了三年,足跡遍佈國內20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日本、英國、美國、瑞典、馬來西亞5個國家,僅劇組其中一輛車的國內里程數就將近8萬公里,訪問中外著名專家、學者20餘位,其中,僅文稿創作就佔據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其間數十次地改易重寫。

他說,徽商曾稱雄明清中國商界近四個世紀之久,創造出無徽不成鎮的奇蹟,對中國乃至世界的諸多方面都產生過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天下徽商》是電視媒體第一次以如此大的體量、全景式聚焦徽商興衰歷程的鴻篇鉅製,其攝製難度超出了我的預料,也是我從業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拍攝《天下徽商》時,我常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中國,其實像徽州這樣的山區並不少見,湖南、湖北、雲南、貴州、四川等都是群山環抱的地方,有些地方人多地少的矛盾比徽州還要凸顯,但為什麼恰恰就是這個面積僅僅1.25萬平方公里的徽州,湧現出如此強大的商幫呢?其實,這答案正是製作《天下徽商》最重要的一個訴求。

為什麼徽商能叱吒天下400年?徽商的影響和歷史作用何在?富可敵國的徽商究竟又是如何衰落下去的?葉海鷹和劇組圍繞這些問題進行了佈局謀篇。從大的脈絡上看,整個《天下徽商》10集的內容涉及徽商的起源、形成、興盛、衰落這樣一個線性的發展過程,但具體到分集內容,我們採取了主題式結構,即每集都有相對明確的主題。比如,第一集《移民》講的是中原世家大族遷居徽州的故事以及給徽州所帶來的變化;第二集《寄命於商》講的是徽州人第一桶金的故事;第三集《揚州繁華以鹽盛》講的是徽州人在兩淮鹽業脫穎而出的故事以及給揚州帶來的影響;第四集《漂廣東 發洋財》講的是徽州茶商漂廣東的故事以及中國茶葉對世界的影響;第五集《逐浪東海》講的是徽州人汪直等甘冒梟首之險、從事海上走私貿易、最終被明王朝剿滅的故事,並對明清海禁政策進行了反思;第六集《無徽不成鎮》講的是徽商對明清中國的貢獻;第七集《金字招牌》以胡雪巖的胡慶餘堂為主線,講述了徽州人創辦各種老字號的故事,反映的是徽商的經營文化和經營理念;第八集《徽州女人》則從另外一種角度描寫徽商;第九集《遠去的背影》剖析徽商衰落的主要原因;第十集《夢裡徽州》講的是,徽商雖然衰落了,但他們卻留下了一個別具特色的徽州,今天,她的魅力依然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在葉海鷹看來,徽商首先是商人,他們講誠信,重契約,勇於拼搏,商海弄潮,不少人都是以小本起家,靠勤儉致富,在經營活動中形成了自身鮮明的特色,徽商的這些商道繼承了我們中華民族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徽商又像文人,他們有文化,有遠見卓識,“賈而好儒”,對明清中國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功不可沒;徽商還是慈善家,他們急公好義,扶危濟困,為回報社會和家鄉常常一擲千金。

談到《天下徽商》即將播出,觀眾的期望,葉海鷹坦言:如果有觀眾反饋說,《天下徽商》還是一部良心製作,那將是對我最大的安慰和獎賞。

■ 總攝影賈利瑋:再現屬於徽商的視覺盛宴

賈利瑋說,《天下徽商》雖然採用了一些紀錄片的拍攝和敘事手法,但在影像質量上的要求,都是按照廣告和影視作品的要求進行拍攝的。本片分為現實實景拍攝和故事情景再現拍攝兩種形式,拍攝部分途經國內20個省、市和自治區,還趕赴馬來西亞、日本、英國、美國和瑞典等地取景。我們希望能用4K的影像效果,再現一場屬於徽商的視覺盛宴。

在前期拍攝設備的配置以及拍攝影調風格等方面,我和導演組、攝影指導以及臺內技術人員經過多次、反覆的商量和討論,為保證高品質的畫面質量,記錄真實的色彩還原,攝製組採用了Panasonic Varicam 35 4K攝影機作為主機和一組蔡司大光孔定焦鏡頭進行常規拍攝。作為一個“設備控”,在遠赴海外拍攝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現代科技發展對於記錄影像的重要性。

用視覺探尋徽商曾經的足跡,更能深刻體會到他們賈而好儒、誠信為本、審時度勢等特質。徽商正是憑著特有的徽商精神,從而能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乃至於發展為雄視天下的大商幫。我們攝製組在三年的創作拍攝期間也秉承了這一精神。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不管是在寒冬零下十幾度的“殺虎口”,還是在夏秋之際的波士頓,一次次探尋徽商的足跡,一遍遍聆聽並記錄徽商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