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才知道,差距在这一刻就已经注定!

最近,盈途君在跟一些小朋友聊天时,感觉到他们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读大学没用的感觉,或多或少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那些上课打瞌睡的同学,把自己的副业干得风生水起,所以怎么认真上课都没用吧。”

“XX进入了名企,还不是靠着家里的关系,他爸可是......”

“听说重点大学里的师资力更强,教育投入更多,学习氛围更好,自己的学校这么普通,再怎么学也没用啊,毕业后也竞争不过人家...”

其实,这样子的大学无用论,可以解析为酸葡萄心理。大学里,你所作出的每一个行动,都在慢慢拉大你与别人的差距...

大学让我遇到更优秀的人

学徒小C,来自二三线城市的高级中学,每年都在班里名列前茅,一直以为自己挺厉害的了。直到来到Z大,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我才知道自己多么才疏学浅,才知道差距有多大,才知道应当多么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我也亲眼看到了,真正的牛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小C说。

小C坦言,刚上大学时,满脑子都是“好好学习”——每门课都拿最高分,然后考到大学应该考的所有证书,毕业后找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拿高薪过上喜欢的生活。

然而在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人后,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少的肤浅


上了大学才知道,差距在这一刻就已经注定!



“当我早晨从睡梦中醒来,对面床的学习委员已经去教室里上自习了;当我过四级的时候,别人已经过六级了。当我考过六级时,别人已经在准备考雅思出国了……各种挫败感接踵而来。”

看到那些优秀的人其实更努力,从大一就准备考研的小B,早上五点准时起床背单词,白天除了上课吃饭,就是泡图书馆,晚上做题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这样的生活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

那些真正优秀的人,都有明确的目标,以及为实现它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可以说,他们大学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为毕业后选择的目标积蓄力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大家都懂。还有一个理论是说,一个人的水平,大约是与他交往最多的五个人水平的平均值。对正在学校的大学生而言,就是要遇见更优秀的人或是更优秀的老师


上了大学才知道,差距在这一刻就已经注定!



而在这大二的时候,小C接触到了金牌学徒计划,并且在其中接触到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和成为行业大牛的师兄师姐们。在身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小C不知不觉中汲取了他们的优点,开始制定更为明确的目标——进四大,为了这个目标,小C努力地跟着行业导师做PTA,并给自己安排了各种学习计划和实习计划。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一生。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有些人认为,自己的学校不是名牌大学,不像别人有那么多的机会。

但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并不是绝对的公平,而这个时候,努力就显得格外的有意义,它会为我们自己制造更多的机会。

大学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认清自己的现状,变得更努力,对于出身非重点院校的学生,其实更为重要。因为只有比出自名校的学生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在现实社会中占有立足之地。

这世界就是,一些人总在昼夜不停地努力,而另外一些人,起床就发现世界已经变了。

所以,在大学期间,庆幸可以遇见更优秀的人,有了榜样,才会有清晰的前行动力。

大学让我认清自己

大一刚开学,教授就告诉我们,“你们所学到的,听到的,都不一定正确,你们得学会自己去判断,去伪存真”。几乎在所有课堂上,都鼓励我们自由讨论,发表看法。

所以,在大学里,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有独立的人格并且懂得独立思考的人

举个例子,现在的学校里经常会“考证热“的情况。有的人是因为别人考,所以自己也跟着考。最常见的证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但有多少人是真正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方向而去考的?

首先,问问你自己,我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毕业后,我想要从事什么职业?结合这两个问题去思考证该不该考。

其次,收集有用的相关信息。要知道除了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之外,还有其他的更高含金量的证书,你完全不必因为周围的同学考,你也考。

最后,实实在在的能力最重要。找工作的时候,招聘方绝不会因为你没考证这一个原因就把你排除在外,因为证书不能作为你能力的证明。所以如果想清楚的话,是可以依据发展方向来作出决定的。

认清自己、找对方向其实比拥有更多学识更重要,高中的你只为了考大学这一个目标汲取应试教育的知识。而在大学,你面对的更多,需要作出更慎重的决定。


大学其实才是真正的起点

每个上大学的同学都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对你的职业最终规划在哪里?

这个答案,决定了你今后的工作岗位。决定了你接下来所要努力的方向。在那之前,你就需要作出一个慎重的选择。

引用学徒小文毕业时的一段感言:

当一个人选择周扒皮做老板,不管他多么努力的工作,恐怕也赚不到钱;当一个人选择西门庆做老公,不管她多努力相夫教子,也无法保证没有小三的插足。同样的,若我选择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整天把精力用来参加一些没用的协会,看一些没用的书,不管我大学多刻苦,毕业时到人才市场照样没有竞争力。所以,

选择应是努力的前提,而不是盲目努力后再来考虑如何选择


所以,现在的你选择怎样度过大学四年,既决定了你与别人的距离,也注定了你将来的方向!

下面这个图生动地表明了做求职准备与没有做求职准备的人的差别,这些在你未来的工作中差距会越发明显!


上了大学才知道,差距在这一刻就已经注定!


所以说,大学永远不是终点,它是对你多年付出的回报,以及新征程的起点。未来,你去到什么层次,成为什么样的人,都离不来现在时时刻刻的努力。

所以,那些致力于发展副业的同学,是认清了自己的方向,知道怎么为自己的目标努力;那些进名企的同学,你以为他靠的是关系,但你看不到他背后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所有的一切,都离不来大学期间,每一次正确的选择,每一份用心的规划,每一个脚踏实的行动。

最后,盈途君想说一句,趁自己还有时间,现在就开始给自己做规划,别让优秀的你和自己本应达到的高度产生太大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