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商學習筆記:一圖瞭解“語義效應”的套路


5商學習筆記:一圖瞭解“語義效應”的套路

什麼是語義效應?語義效應,是專門用來破解或利用“損失規避”心理的格鬥術。損失規避,讓人們非常厭惡“失”,而期待“得”。語義效應,就是通過調整敘訴方式中“得失感”,影響語義,可以使人做出截然不同的決策。語義效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話術”

注:

損失規避指人們獲得損失時產生的痛苦遠大於獲得收益時所帶來的快樂!心理學家把這種對損失更加敏感的底層心裡狀態叫做損失規避。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塞勒認為:完全理性的經濟人不可能存在,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經濟行為必然會受到各種“非理性”的影響。很多從傳統經濟學角度看來是“錯誤”的行為,經常被忽視,但往往正是這些行為導致了那些“看起來很美”的決策最終失效乃至釀成惡果。即人在做決策時候的非理性,往往達到無可想象的地步。

那麼,把一件事情描述成“得”或“失”,可以有效的改變人們的選擇。遠到古代的“朝三暮四”、曾國藩“屢敗屢戰”的故事……

注:

清朝的曾國藩曾多次率領湘軍同太平軍打仗,可總是打一仗敗一仗,特別是在鄱陽湖口一役中。連自己的老命也險些送掉,他不得不上疏皇上表示自責之意。在上疏書裡,其中有一句是"臣屢戰屢敗,請求處罰。"有個幕僚建議他把"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這一改,果然成效顯著,皇上不僅沒有責備他屢打敗仗,反而還表揚了他.。"屢戰屢敗"強調每次戰鬥都失敗,成了常敗將軍;"屢敗屢戰"卻強調自己對皇上的忠心和作戰的勇氣,雖敗猶榮。

近到商業世界中無處不在的“套路”,比如:開業大酬賓,5折僅限前10位;優惠政策截止到XX日;限時搶購;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清倉處理;數量有限贈完為止;優惠券、積分即將到期…


5商學習筆記:一圖瞭解“語義效應”的套路


作 者:中國註冊會計師(CPA),美國註冊管理會計師(CMA),高級會計師,稅務師(TA);長期從事財稅研究與實踐工作,在財務變革轉型、管理會計實踐、企業數據管理平臺的搭建及大數據應用、稅收籌劃、資本市場方面有獨特見解及積累了大量實踐應用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