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琴在古代文人世界中的地位有多高嘛?

古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符號,自從孔子將古琴列入到儒家六藝之中之後,古琴便成了文人們內在精神外放的一個載體,“琴棋書畫”、“君子左琴右書”、“士無故不徹琴瑟”等等,都宣示著古琴在文人世界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古琴在文人世界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你知道嗎?

你知道古琴在古代文人世界中的地位有多高嘛?

聽琴圖

苦難時代的精神寄託

公元489年的時候,孔子在拜見楚昭王的路上,經過陳國和蔡國的時候,和一眾弟子被困在了荒郊野嶺上,並且整整七天,都斷絕了糧食,也就是說當時他們的處境很糟糕,飢寒交迫,跟外面失去了聯繫,跟隨孔子的很多弟子也因此生病了。但就是在這種困苦的環境下, 孔子仍然沒有放棄彈琴,並且七天都一直絃歌不絕,足見古琴在那個時候在精神上對孔子的莫大的慰藉作用。

你知道古琴在古代文人世界中的地位有多高嘛?

古琴也一度成為文人反抗統治者壓迫的一個工具,成為文人的一把利劍,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中的阮籍,嵇康兩位。嵇康的故事大家肯定都很熟悉,就是臨刑前彈奏了《廣陵散》的哪位,並且還發出了《廣陵散》從此再也聽不到了這樣的感慨。嵇康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一首琴曲呢,《廣陵散》的前身,實際上是《聶政刺韓王曲》,就是一個臣子刺殺君上的故事,這樣的琴曲在封建時代是被統治階級嚴厲打壓的對象,因此魏晉那樣一個政局黑暗的時代,嵇康身為一介文人,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對統治者的反抗,因此在臨刑前還要再撫琴一曲。而阮籍,沒有嵇康鋒芒畢露,卻也同樣選擇用古琴來作為自己對政局不滿的工具,他創作的古琴曲《酒狂》,正是當時自己內心世界的宣洩,混混沌沌的狀態,是對前途一片渺茫的傷心。古琴在這樣的時代中,成了文人手中的利刃,也成了自己對那個時代無能為力的一種外在表現,是黑暗的時代中,唯一的精神慰藉。“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甚至在失眠的時候,也是隻有古琴才能夠在黑夜中給與阮籍一絲絲安慰。

你知道古琴在古代文人世界中的地位有多高嘛?

隱居生活的標配

厭倦紅塵官場的士人,隱居山林便是他們最大的精神嚮往,隱居不但有書酒,更要有古琴。陶淵明在其《時運》一詩中寫道:斯晨斯夕,言息其廬。花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橫床,濁酒半壺。黃唐莫逮,慨獨在餘。可以看出,陶淵明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除了花葯林樹,還有便是清琴濁酒了,這樣的生活不可為不自在,不逍遙。這樣的生活,在幾百年後的宋朝,大文豪蘇軾也寫詩描述過: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你知道古琴在古代文人世界中的地位有多高嘛?

伯牙古琴圖

幾時歸去,這樣感慨,或許不僅僅是蘇軾發出的感慨吧,無數厭倦了官場,厭倦了塵世的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想法,包括現在的人,在巨大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之下,幾時歸去成了一個一直沒有答案的問句,或許明天就是歸期,亦或是永遠都沒有歸期,這樣的生活也只能成了一種美好的願望。

現在,信息高速發達的今天,隱居的生活彷彿只存在於詩詞中,存在於影視劇中,存在於遙遠的古代。古琴卻仍然存在於世人的生活中,在忙綠的工作之餘給疲勞的人以精神的慰藉,給憧憬隱居生活的世人以心靈的滿足。

你知道古琴在古代文人世界中的地位有多高嘛?

歡迎留言私信,我是洛水琴客,一個專業的古琴文化傳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