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胃不好,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探園姐姐


毀掉脾胃的“第一殺手”,竟是父母的3大習慣,孩子積食又愛生病


這兩天總是聽到對門家慶慶的哭鬧聲,時間大多都是三餐時,偶爾也會聽到慶媽著急無奈的呵斥聲,實在受不了哭鬧聲,去她家串門,才知道,慶慶最近超“難帶”,不好好吃蛋,說兩句就鬧脾氣,摔東西,幹啥都沒耐心。

聊天的時候看到慶慶喝的粥貌似是燕窩粥,慶媽解釋道:“本來給我婆婆買的,但是慶慶老生病,老人覺得他營養不夠,就給他喝了”。我想我大概知道慶慶的“異常”從何而來了,建議慶媽帶孩子去醫院查一下。

到了醫院才知道,孩子是因為吃了太多“補品”,脾胃嬌嫩,運化不了,囤積在體內,所以慶慶才不想吃飯,飯桌上哭個不停,是因為脾胃已經超出負荷,“罷工”了!

現在的孩子,“十孩九脾虛”,大多都三天兩頭生病,體質差,不長肉,不長個。其實孩子會脾虛,與家長的餵養是分不開的,家長的餵養是錯誤,導致孩子積食,耽誤孩子脾胃發育不說,營養也跟不上,能不耽誤發育嗎?就看下面那些錯誤的餵養,你有沒有吧!

毀掉脾胃的“第一殺手”,竟是父母的3大習慣,孩子積食又愛生病

1. 強迫吃飯,“多吃點”

曾經流行過這麼一句話:“有一種餓叫做媽媽覺得你餓”。在家長眼中,孩子吃的越多,越開心。但是總是讓孩子多吃,忽略了孩子腸胃的消化能力,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虛積食,愛生病。

2. 想吃零食就買

現在市面上的零食大多是含有添加劑的,很多家長知道少給孩子吃糖、辣條等,卻不知道一直當早餐的麵包、早餐奶,對孩子的脾胃傷害也是很大的。要知道,牛奶可不是“真牛奶”,是用很多添加劑和水兌出來的,孩子喝了也沒什麼營養價值。

3. 多喝湯,

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喝湯,認為這樣能讓孩子充分吸收營養,殊不知,油脂幾乎都在湯裡,營養卻沒有多少,不僅會給脾胃消化增加負擔,還會稀釋胃酸,佔據胃容量,容易拖垮孩子的脾胃。

要知道,脾胃健康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長平日裡要多注意調養孩子脾胃,多給孩子準備肽菇末水,不麻煩,直接溫水衝開就行,還能調養孩子脾胃,提供孩子發育所需的營養,改善孩子的體質,讓孩子身體好,少生病。


莫忘初心Y


孩子脾胃虛弱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護好脾胃的基本,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和用餐方式。最好培養孩子獨立進食的好習慣。吃飯的時候要讓孩子專心吃飯,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

2、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如果可以讓孩子自己睡覺,養成獨立睡眠的好習慣,會非常有好處的。孩子睡覺的時候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肚子受涼,隨著溫度變化要適時的增減衣被,防止著涼。

3、合理飲食,每頓飯注意不要吃的過飽,油炸食品、甜食最好不要給孩子吃。生冷的食物最好不要讓孩子吃,這是最傷脾胃的,即使天氣炎熱,也不要給孩子吃冰激凌一類的冷飲。平時食物可以煮的爛一點,易於消化,減輕脾胃負擔,小米粥有暖脾胃的功效。

4、捏脊對孩子的健康很有好處,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不會像藥物療法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用食指和大拇指輕輕捏起孩子背部皮膚,大約0.5-1釐米,從下往上,反覆這個動作10-15分鐘,每天1-2次即可。動作要輕柔,如果孩子感到不舒服就先暫停。

5、經常讓孩子到戶外運動以下,也可以促進腸胃消化,有利於脾胃健康。


贏在起點月老師


1.家長監護讓孩子作息時間規律,休息和運動能結合,適當的運動也很有必要。

2.儘量少吃寒性的東西,多吃一些熱性食物!

3.建議可以吃五穀雜糧,對於腸胃非常有幫助

4.如果是病理性的,可以藉助中藥治療

祝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