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媽媽帶三孩子、福建媽媽帶兩孩子跳水的悲劇,媽媽其實很脆弱


四川媽媽帶三孩子、福建媽媽帶兩孩子跳水的悲劇,媽媽其實很脆弱


母親,就像一處渡口,一艘船。送你上了岸,她自己卻一直停留在這最初的河邊。在她的有生之年,將永遠守在這處渡口。她竭盡全力,為每一個孩子點亮了一盞燈。無論你走多遠,無論你身在何方,她一生都在悄悄地守護,永遠地張望。隨著你不斷前行,她漸漸地,就縮成了一個點,一座燈塔最後的亮點。


四川媽媽帶三孩子、福建媽媽帶兩孩子跳水的悲劇,媽媽其實很脆弱


五月十二日是大家熟悉的母親節,美國人安娜·賈維斯一直未嫁,用了一生來呼籲、宣傳和保護了這個節日,以慰藉、紀念和讚揚全世界所有的母親。她說“與世界上其他人相比,這位女性為你付出最多”。可是最近朋友圈的兩則消息卻令人窒息,一則是四川米易有個媽媽著三個孩子從橋上跳下,轉眼四個生命就這樣愴然凋零。另一則是福建漳州一位媽媽在朋友圈留下絕筆信後,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離家,後遺體陸續在當地河水裡被找到。

這樣的案例事實上屢屢發生,令人防不勝防,每一次都令世人震驚不已。

這些母親怎麼啦?我們的母親還是印象中的母親嗎?

與幾個朋友交流,大家嗟嘆之餘,都在感恩自己的母親,說現在的生活確實比以前好了很多,可是另一方面人心似乎卻更加脆弱了。


四川媽媽帶三孩子、福建媽媽帶兩孩子跳水的悲劇,媽媽其實很脆弱


我們想起自己的那個時代,尤其是在那個物質貧乏裡母親的無奈。大家感慨萬千。

就在我提筆的時候,我甚至想了很久,要不要想寫這一段。

那個時候大家真的貧乏,貧乏到我的記憶中根本就沒有什麼關於自主消費的記憶。我不知道這是純粹個體的記憶否,可是它確確實實,真真切切地發生在那時候的農村,也留在了我記憶的最深處。

比如我家,我印象最深刻一件事是交學費。我從小就是一個很喜歡讀書的孩子,可是每次讀書報名的時候學費基本都湊不齊。印象中有好幾次,老師說交了學費的先進教室,我就只好一個人呆在教室外邊。那種不敢進教室的滋味,一直長久地留在我的心裡。

但是我理解我的家,我從沒有怨言。因為我有一次無意中看到了家裡的儲錢罐,一個灰舊的硬皮鐵盒。父母親每天出去,掙了錢,一角一角一塊一塊往裡頭存放。只是每次到了要交學費的時候,裡邊的錢全部倒出來還是不夠。這時候,爸爸總是一個人一個人躲在一個角落裡抽菸。那時候的母親蒼白的臉則愈發蒼白,總是拖到最後去報名,然後跟老師們講好話。

即使這樣,每次學校大喇叭催繳學費的時候,我就很緊張。就在後來我們都長大了以後,老媽還不止一次對我說:“媽媽對不起你們,媽媽對不起你們。”

其次是自己一般絕不找家裡要錢,更別提很多的零花錢了。

其中有一年,學校組織去一個地方參觀,沒想到需要一整天。而且中午飯自己解決,但是我認為就是一頓飯,挺一挺就過去了。我沒有找家裡人要錢,結果發現出去參觀,需要走很多路,肚子還真是不爭氣,最後直接餓的暈了。後來我老媽知道了這件事,好多年以後說到這件事還嘆息不已。

甚至那時候我和弟弟過生日,也是母親很早就準備好兩個雞蛋(那時候都是農村自家養的雞,我們家沒有養雞,是買的鄰居的),等到這一天煮給我們吃。結果有一次,我生日的時候,有一個雞蛋煮熟了之後才發現蛋黃已經變黑了,敲開蛋殼有一股氣味。結果我和弟弟就分吃了一個。為了這件事情,母親很久之後,還責備自己。

當然,也有極少數幾次例外。

有一次參加體操比賽,每個人都需要一套比賽服。剛好我也是比賽隊員。我一直害怕跟家裡提比賽服的事情,也就一直不敢跟父母親講。直到預選拔賽前一天,我正以為自己以後也許就不能參加比賽了。不知道為何母親知道了,她竟然在比賽前給了我一套嶄新的運動衣褲。

那時候鄉下讀中學前最後一次升學考試,很隆重,有人建議學校收點錢給每個學生買點健力寶飲料提神。可是我的學費才剛剛最後勉強交齊。我就沒有告知家裡需要交錢買飲料的事。沒想到,考試那天,上午考完試,中午回家吃飯,我媽媽就在桌子上給我擺了一瓶健力寶。


四川媽媽帶三孩子、福建媽媽帶兩孩子跳水的悲劇,媽媽其實很脆弱


說起母親,小時候的記憶裡,最甜蜜的是媽媽的故事。

小時候,很長時間裡家裡沒有電,也沒有電視。每天吃過晚飯,媽媽就會讓我和弟弟早早洗漱完畢。等到天一黑,就讓我們躺到床上,然後給我和弟弟講故事,直到我們睡著。

現在看來,媽媽的故事其實很有限,永遠都是那麼幾個,比如李白磨鐵棒,比如桂辣婆婆和姐妹倆鬥智,比如講歐陽修用蘆葦杆在地上一筆一畫寫字,這幾個就是講的最多的。不過,我和弟弟最喜歡的還是聽她講家鄉當地莫眼子的故事,其中比如哄財主崽上樹,親嘴打“啵”,吃‘狗屎’爭山界,只穿長衫騙商人褲子等。這些故事,媽媽翻來翻過去,反覆講。不過那時候的我們,卻完全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只要媽媽講,我們照樣愛聽,然後睡得很香。

以至於這些故事,我直到現在都還記得很清楚。

或許傳統文化傳承的關鍵所在就是媽媽的故事。

當然,我到後來才明白,其實媽媽本身是一個很害怕囉嗦的人,可是那時候為了哄我和弟弟睡覺,她就一遍又一遍講那些個故事,直到我和弟弟睡著。


四川媽媽帶三孩子、福建媽媽帶兩孩子跳水的悲劇,媽媽其實很脆弱


精神上真正接近了母親,

是在讀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之後。

史鐵生寫道:

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

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

有一回我坐在矮樹叢中,樹叢很密,我看見她沒有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裡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待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經找了多久還要找多久,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決意不喊她……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

這麼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

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每一次,讀這幾句話,讀著讀著,眼淚就會慢慢地流下來。

或許曾幾何時,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給自己的母親出了不止一道難題。我也一樣,尤其是在自己學習、愛情甚至生活遭逢挫折的時候,在個人倍感挫折最為脆弱的時節,就會不斷給母親出難題。雖然不會每次都像史鐵生的那麼殘酷,在精神上的折磨卻也並不會少。我記得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就一直很是痛恨家裡母親和父親給我安排的道路,尤其是高考這一件事,我一直都在後悔。還有一段時間感情鬧彆扭,我感覺很煩很煩,整個人生也似乎陷入了一片白茫茫的沼澤地,越是掙扎越是陷得深……

也就是在那段時間,我偶然撿起一本書,讀到了史鐵生,

我才冷靜了下來,也真的開始從內心反省,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裡一定是加倍的。為了兒子,母親會多走過多少焦灼的路。

慢慢地,我終於開始放棄逃避,才開始認真面對和審視眼前真實的自我,也開始領悟,最重要的是現在真的最困擾我的是什麼事情?我必須優先找出要解決的問題究竟是什麼。

……

幾乎無一例外,尤其是在年輕最痛苦的時候,我發現,我所經歷的每一件事背後,母親其實一直都在,在背後靜靜地、悄悄地、無聲無息地關注著和支持著,然後總是會以一種妥當的方式竭盡全力給與她最好的支持和幫助。


四川媽媽帶三孩子、福建媽媽帶兩孩子跳水的悲劇,媽媽其實很脆弱


去職讀研以後,這些年,我離開家鄉,一直漂泊在外,苦於在社會的各個角落輾轉流離,卻也不敢對母親細說。

奇怪的是,母親似乎總有預感,

有一段時間,我總是蝸閒在租住的家裡,沒有合適的工作,母親就小心翼翼地詢問現在怎麼樣了,她竟然還找人教會了她使用微信,然後不間斷地在我的朋友圈點贊。凡是我表示疑惑的地方,尤其是關於身體和生活的,有時候很久了,她還找到一些方法觀點截下圖給我……

可是當我說出來的時候,身邊朋友們竟然也多有這樣的感觸。

嗟嘆之餘,我們自然而然地談開了,最後時候我們似乎恍然大悟,其實我們的母親就是那些經典裡母親的原型。

一直記得金庸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在《射鵰英雄傳》中寫的一句話,“人生百年,轉眼即過,生死又有什麼大不了?只要一生問心無愧,也就不枉了在人世走一遭。你記著我的話罷!”然後,郭靖母親李萍倒轉匕首,刺入了自己胸膛。這番話這凜然一直感動著不少人。

一直忘不了《黑暗中的舞者》中的那個捷克難民莎瑪媽媽,她去美國之後幾乎晝夜不停的幹活,只是為了能夠在兒子十三歲最適合治療眼疾的時間,能夠攢好錢動手術。

也一直記得《換子疑雲》裡,那位單親媽媽克里斯蒂娜發現孩子丟失了,她備受痛苦折磨,歷盡磨難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兒子,即使被關到精神病院依然不屈不撓想方設法,要找自己的孩子……

坐在電影院裡,我們談論著看著這位母親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兒子的身影,

你會忍不住,

你會轉過身背臉,

任淚水流淌?

因為你想起了自己的母親。

有媽才有家。

一句最簡簡單單的話,

能讓多少人淚眼婆娑。


四川媽媽帶三孩子、福建媽媽帶兩孩子跳水的悲劇,媽媽其實很脆弱



附:

母親,就像一處渡口,一艘船

母親,

就像一處渡口,

一艘船。

送你上了岸,

她自己卻一直停留在這最初的河邊。

在她的有生之年,

將永遠守在這處渡口,

屹立不倒。

因為孩子們的遠去,

也為了孩子們遠去,

母親就像一座燈塔,

在你的人生最初就亮起一盞燈,

照亮著你從牙牙學語到人模人樣,

不斷砥礪前行;

母親,

就像一處渡口,

一艘船。

送你上了岸,

她自己卻一直停留在這最初的河邊。

在她的有生之年,

將永遠守在這處渡口,

屹立不倒。

悄悄地張望,

悄悄地守護。

在她的心裡,

裝滿的永遠只是自己的孩子姑娘。

母親,

為每一個孩子,

守護者一片最初的港灣,

就像一座燈塔,

為每一個孩子提供了一盞燈,

無論你走多遠,

無論你身在何方,

無數次迷失彷徨害怕的時候,

只要回望一眼,

這渡口,

這盞燈,

就有了動力,

就有了力量,

就有了方向。

本人嘔心瀝血新作 《 》,在小說頻道即可閱讀,謝謝添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