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讓更多的人瞭解家鄉的特產

他想讓更多的人瞭解家鄉的特產

□ 趙 姐

他想讓更多的人瞭解家鄉的特產


一提到在城東菜場賣千張的謝乃海,許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他的千張是從南集運來的,正宗。”

筆者走進謝乃海的門面,發現裡面正圍著十幾個客人,謝乃海的一家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等到客人離開,謝乃海回憶起十幾年前發生的一件事:有位老人到菜場買千張,一個商販哄騙她說,自己跟謝乃海是親戚,在這個菜場只有他倆賣地道的南集千張。

這位老人買回家,結果發現根本不好吃。

“老人返回菜場討說法,那個賣千張的早跑了,老人一著急,就賴在我的店裡不走了,讓我們賠她。”回想起當時的情形,謝乃海哈哈大笑。

老人的胡攪蠻纏令妻子、兒子很不開心,但是謝乃海不這樣想,他請老人坐下,讓她細細敘說。

從老人的話語中,謝乃海知道她曾經在南集生活過,對南集千張白如玉、薄如紙、韌如布、香如菇的特點一直念念不忘,所以人家一說是南集千張,她就買了十多斤。

謝乃海理解老人的心情,於是將她帶來的千張全部換了。

本來以為這個事就這麼過去了,令謝乃海沒想到的是這位老人吃到謝乃海的千張後讚不絕口,還分送給街坊鄰居品嚐。

那時候謝乃海的店剛開張不久,生意還很清淡,經老人一宣傳,他的生意一下子紅火起來。

謝乃海家幾代人都以做南集千張為業,從小他就聽父親抱怨:“世上三樣苦,撐船、打鐵、磨豆腐。”做千張的繁雜工序及艱辛也讓小小年紀的謝乃海記憶深刻,他不想繼承這個手藝,二十出頭便和人去了外地打工。

在外地,南集老鄉回家總喜歡捎幾十斤的千張來,晾在繩上散發著撲鼻的香味。大家對南集千張的喜愛引起了謝乃海的思考:既然大家那麼喜歡南集千張,我吃點苦生產它們又算得了什麼呢?另外,我能不能把規模擴大,讓更多的人品嚐到南集千張呢?

自己的小家庭一成立,謝乃海就興沖沖地來到城東菜場定了一個店鋪,而他生產千張的作坊仍然選擇在南集。

談起南集千張為什麼會得到那麼多人的青睞,謝乃海說,南集千張選用當地生產的黃豆(淮豆1號),成漿後再用土草鍋煮沸,最後,才能點上滷壓制。

“別的地方也有千張,但為什麼沒有南集千張好吃,我認為是南集人在生產千張時講究,重視原材料、重視每一道製作流程。”

謝乃海說滷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千張的質量和口感,以前,要做正宗的南集千張必須使用鹽鹼地上冒出的硝提煉成的滷,後來這種滷沒有了,有的人採用石膏代替,但做出來的千張怎麼也不是記憶中的味道。謝乃海正一籌莫展,偶然聽人說漣水“大鹽站”有同等質量的滷賣,他興奮不已。一直到現在,他都是用那裡賣的滷做千張。

要做好南集千張,謝乃海說點滷也很重要——“漿子”到什麼程度可以點滷、點多少滷,這些全憑個人經驗,一兩句話是很難說清的。

現在,謝乃海的店裡常常會出現一買就是幾十斤千張的客人,這些客人多數已經不在漣水工作和生活,出於對家鄉特產的喜愛,他們會把這些千張帶到自己的居住地。

“這些老鄉擴大了南集千張的知名度,所以,我會額外多送一點給他們。”

採訪將要結束,謝乃海給筆者看他的微信朋友圈——他的一個客人把南集千張帶到美國,還曬出了用南集千張裹油條招待外國友人的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