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留學有鄙視鏈,音樂圈兒一樣式兒的!音樂界的鄙視鏈對號入座

聽古典的說:切 我聽的這個可高雅了 你們聽的都是什麼三俗玩意兒。

聽民謠的說:切 我聽的這個思想境界才高才有情懷 你們聽的都是什麼土老帽玩意兒。

聽流行的說:切 我們家愛豆又帥又時髦

你們聽的那些 長得又醜 普通話都說不好 出來唱什麼歌啊 不閒丟人啊~

聽搖滾的說:吼~我聽的這個才叫精神和青春 你們聽的都是什麼莫民其妙的玩意兒!

聽古風的說:切 在下聽的這個才有人文情懷 爾等聽的都是沒文化的勞什子。

聽布魯斯的說:切 I woke up this morning 就開始了粗曠的一天 你們聽的都是什麼僑情玩意兒。

聽爵士的說:切 我聽的是內在和表現方式 精細到九萬八千二百一十五分之一拍 你們聽的都是什麼粗製濫造的玩意兒。

聽說唱的說唱著說:切 切 切克鬧 都TM玩意兒!

不僅留學有鄙視鏈,音樂圈兒一樣式兒的!音樂界的鄙視鏈對號入座

有人站出來說了:"也算聽了不少流派的音樂了吧,鄙視鏈是綜合流派複雜程度,音樂人整體水平,欣賞門檻來決定的吧,那麼粗略如下:

古典>jazz<>極端金屬>=哥特>英倫>blues>其它金屬>美式搖滾>一般朋克>流行,鄉村

太多流派未列舉,民謠跨度太大,上至金屬古典下至流行,,電音亦是如此,定位太難。"

也有人說:“

古典鄙視爵士,爵士鄙視流行,大概是這樣。我對象就是古典+爵士迷,我是爵士+流行迷,他鄙視流行我是感覺得到的,不過我覺得沒有花時間就沒有發言權,他沒在流行花時間,我沒在古典花時間,所以他對流行的鄙視我認為很無聊,我也不去妄加評論古典。

我現在欣賞音樂的標準是真實美麗取其一。因為爵士有好有壞,流行就更是好壞參半,取其精華永遠是明智的,也是返璞歸真的體現,直到你不需要一些品味讓你感覺到自己的與眾不同,自己的高人一等,而是真正的欣賞+學習提高審美,享受其中的樂趣。”

於是逼就是這麼撕開的....

不僅留學有鄙視鏈,音樂圈兒一樣式兒的!音樂界的鄙視鏈對號入座

其實我覺得如果真的有所謂的鄙視鏈的話,大家可對號入座下

不僅留學有鄙視鏈,音樂圈兒一樣式兒的!音樂界的鄙視鏈對號入座

不僅留學有鄙視鏈,音樂圈兒一樣式兒的!音樂界的鄙視鏈對號入座

這裡有從你聽的音樂風格看你在社交中的位置的圖,由下到上大概可以是鄙視鏈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