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是個騙子”

作者 | 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今日頭條簽約作者。專注分享成長乾貨,推動你的職場進化。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我的母親是個騙子”

我的母親,是個“騙子”,從小到大不知道被她“騙”了多少回。那些謊言偽裝得特別好,小時候根本識破不了。

長大後才明白,不是母親在說謊,是愛在說謊。


01

媽不累


母親是個非常能幹的人,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母親是“超人”。

八十年代中期,我家住在鄉下的平房裡。弟弟出生後,母親更加忙碌,晚上起床無數次給弟弟換尿布、餵奶。早上很早起床,生火做飯。

那時父親在外地承包工程,母親一個人操持全部家務,有時候弟弟哭鬧,母親就用一個布兜兜圍著弟弟,把他背在後背上勞動。

家裡有個大菜園,母親種下了黃瓜、西紅柿、豆角、茄子等各色蔬菜。夏天,她在菜園裡勞作,斗笠下的她累得滿臉通紅,熱汗涔涔。

我跑到菜園裡給母親送水,奶聲奶氣地唱著幼兒班老師教的歌:“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勞動了一天真呀真辛苦,媽媽媽媽快坐下,請喝一杯茶!”

母親滿臉都是笑意,她撩起衣襟擦拭著汗水,說:“媽不累。”

她拿起鐮刀,麻利地割了幾根甜杆(又名高粱甘蔗,莖稈甜,可食),剝下硬而鋒利的皮,搬個板凳讓我坐在陰涼處吃,自己繼續汗流浹背地在菜園裡勞作。

八十年代末,父親承包工程賺了不少錢,我們全家搬到了縣城。有一年,父親在外地施工,我們姐弟三人不幸都出了水痘。

每天身體奇癢難忍,我們總想伸手抓撓,水痘抓破了會落下疤痕,母親就不錯眼珠地盯著我們,她像超人一樣,幾乎不眠不休。

晚上,哭鬧了一天的我們終於睡著了,母親開始做家務。我聽到吭哧吭哧的洗衣聲,睜開眼,看看牆上的掛鐘,已經11點了。

我心疼地說:“媽,歇歇吧!”

母親說:“媽不累!”

九十年代中期,父親的一項工程虧了很多錢,家一下子就敗落下去了。走投無路之下,父親去了省城打工,母親開始賣菜來維持艱難的家計。

母親每天凌晨兩三點鐘起床,蹬著三輪車去批發市場上菜,晚上還要拾掇菜攤。放學後,我們姐弟三個總想幫母親一把,摘菜、捆菜,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活兒。

母親坐在板凳上,揚起黝黑的臉,一邊給蔬菜打捆,一邊安慰我們說:“家去吧,好好看書,媽不累。”

母親後來落下了病根——腱鞘炎,她哪裡是不累,只是為了兒女,她願意像駱駝一樣默默地扛著。

“媽不累”,這是母親最溫情的謊言。

“我的母親是個騙子”

02

媽不要


工作以後,存了點錢,總想給母親買些好東西,讓她過好一點的日子。

有一年,給母親買羊毛衫,怕搞錯尺寸,就打電話問她。電話裡,她不停地說:“媽衣服夠穿,媽不要,別亂花錢。”

我根據母親的腰圍,讓服務員推測了一個尺寸,一口氣買了三件。給母親送羊毛衫那天,她一邊嘴上責怪我亂花錢,一邊略顯興奮地拿出包裝袋裡的羊毛衫,一件一件試穿。

過年去舅舅家串門,母親穿上新羊毛衫特別精神。她欣慰地跟親戚們說:“從頭到腳,都是老閨女給買的。”

母親也曾年輕過,也有一顆愛美的心。家境富裕的那些年,她連來省城逛公園,都要穿著父親買的蕾絲襯衫、高跟鞋。

家境敗落後,她蹲在市場賣菜,常年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好不容易捱到孩子們大學畢業,條件好轉,她卻老了。

十二年前,我在省城給母親買了一套八十餘平方的兩居室,讓她和父親遷居過來。

這是我的第二套房產,第一套房子花光了我所有的積蓄,所以買這套房子時,我連首付都湊不齊。

我牙一咬,心一橫,在農村抬了錢(抬錢,東北方言,借高利貸)湊上了首付。

母親聽說我為了買房欠了一屁股債,心疼得直抹眼淚,她說:“老閨女,媽這麼大歲數了,在哪裡住都一樣,媽不要。”

我霸氣地說:“錢也借了,房也買了,你住也得住,不住也得住!”

裝修是姐姐幫忙搞定的。搬家那天,母親僱了兩輛卡車,車到樓下,母親放了一掛鞭炮。噼裡啪啦,好不熱鬧。

母親摸著雪白的牆壁,喃喃地問:“做夢似的,這就搬到省城來啦?”

晚上吃飯,我們姐弟三人都在身邊,母親一臉的笑意和滿足。

“媽不要”,這是母親最隱秘的謊言。

“我的母親是個騙子”

03

媽沒事兒


前年我回國,母親非要把之前為我做的被子拆了重新做。我說:“媽,被子夠用了,別費事挨累了。”

母親擺擺手:“你們年輕人不懂,這叫‘被福’,女兒蓋著媽做的被子,有福。”我拗不過她,就把兩床被子送到了她那裡。

母親的眼睛已經花了,做被子需要戴上老花鏡,穿針引線時手有點抖,活兒也做得極慢。我要幫忙,她執拗得很,說什麼也不讓。

中午的時候,我看她有點疲累,就給她揉肩捶背,母親一邊拍打著我的手,一邊說:“去吧,別耽誤我幹活兒,媽沒事兒。”

過了幾天,母親來電話,讓我取被子,電話裡她慢悠悠地說:“老閨女,媽老了,幹不動了,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給你做被子啦……”

撂下電話,我就淚奔了。

“媽沒事”,是母親最堅強的謊言。

“我的母親是個騙子”

我長大了,母親老了。她說了一輩子謊,但她的每一句“口是心非”,都是因為對孩子深沉的愛。

在母親眼裡,我們永遠都是需要照護的孩子。而我們卻總是讀不懂母親的“謊言”,有時還經常嫌棄母親嘮叨。

時光在流逝,我們終究逃脫不掉生老病死。林清玄說:趁還提得動,行李箱還有空間,就多塞一點愛進去吧!是的,多塞一點愛進去,抽時間多陪陪母親!

因為母親給予我們的不只是愛,還有生命的呵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