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周口為例,淺談高鐵、機場建設成以後利與弊

不可否認如今高鐵和機場已經成為外來人口判斷一個城市發展程度的一個基本判斷。似乎有了機場和高鐵後的城市就能立馬從四五線躍升為二三線城市,但是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高鐵和機場可以縮短城市之間的距離拉動經濟增長也可以加快人口流動

以周口為例,淺談高鐵、機場建設成以後利與弊

周口

第一、高鐵和機場本身屬於交通樞紐的一部分,擁有這兩項的城市樞紐地位基本被確定。周口無疑屬於河南地區正在建設中的交通樞紐城市之一,尤其周口作為中原城市群建設中重要的節點城市在其發展自然會受到很多關注。實際情況是,隨著高鐵、機場等的建設和投入使用經驗也高速了我們,確實可以拉動人才和產業向這些城市進行轉移,引來更多的城市發展機會。

第二、高鐵和機場會到來發展機會,但是對於經濟的貢獻度有多少?還得看自身城市的產業吸能力。根據2018年的數據來看,周口形成的6大支柱產業為食品產業、紡織服裝產業、醫藥化工產業、裝備製造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增長和傢俱建材產業;可以預見的是因為高鐵和機場的修建和後期投入使用肯定會減少周口與外界聯繫的時間成本,時間成本個人覺得無法用具體的數值來進行估算的。就以鄭州為例,在現代物流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發展這幾年,確實拉動了鄭州經濟不少增長(個人覺得10%的拉動是有的)。

以周口為例,淺談高鐵、機場建設成以後利與弊

周口

第三、高鐵和機場對於大城市來說是機遇大於挑戰,對於周口來說就未必了。簡單來說高鐵和機場的修建其根本還是為了方便人的出行,這點從高鐵和機場的定義是民用就可以看出來。看過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城市發展快慢的根本在於產業,產業的優劣在於人才!!周口如今已經成為河南省內人口流出大市(25%的人口淨流出),高鐵和機場修建後這個數值會不會擴大,主要還是要看自身的產業發展情況。

周口這樣的城市要想發展的好,搞好自身優勢產業外還需要穩定房價(減少地產依賴)

第一、周口形成的6大支柱產業還需要做的更大更強才行。根據2018年的數據顯示,周口三次產業結構為16.7:45.1:38.2,可以說距離現代工業化城市差距還是巨大的(第二三產業佔比達到90%以上),這個也說明了一個事實,周口單單依靠現有的支柱產業想要快速實現城市發展是不現實的。

以周口為例,淺談高鐵、機場建設成以後利與弊

周口人口流出也是問題

第二、城市發展的資金來自稅收和土地,想要減少土地依賴,發展好產業才是當務之急。根據2018年的數據顯示,周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9.34億元(稅收收入90.4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17.87億元,這中間的巨大收支差距(490億左右的差距)來自哪裡?大家可以自行腦補一下,僅僅這些支出(一般都是銀行貸款)每年所需要支付的利息就高達25億左右,周口財政吃緊的情況已經顯而易見的了。而只有大力發展本地產業,加快對於支柱產業的培育通過稅收來解決財政問題才是最佳選擇。

綜上,周口這樣的城市發展肯定是需要資金支持的,土地財政也或許會成為最快的解決方案。但是如果過高的土地價格上漲而導致的房價上漲,必然會對於周口的產業和人才產生擠出效應,這點才是值得關注的。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房產和經濟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