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國學?國學應該學些什麼?

卡思sss


另類君答題;-)

所謂國學,按大多數人的認知,包括先秦諸子百家,兩漢乃至三結果兩晉南北朝時期的詩詞歌賦,以及後世唐宋八大家……宋元明清民國……

然而吊櫃的是,有人連四大名著和陰陽五行都納入到國學的範疇。

為啥國學是個大雜燴的模樣呢?

因為目前國學市場的份額有500億那麼大,五百億的蛋糕,誰不想啃一口大快朵頤?

教育機構和投機者都在炒作國學,他們的目的是賺錢,而我們普羅大眾既然要學國學,就應該慎思明辨,做挺拔的大叔,不做順風倒的小草。

另類君曾做過教師,對國學稍有涉獵,今天斗膽給一些建議,請酌情參考。

目前市場上比較火熱,門檻較低的國學教育以儒學為主,尤其是《論語》、《弟子規》、《孟子》這三個門類蔚然成風,在這裡,另類君真心提醒大家:《論語》可以觀摩學習,但是要有戒備之心,謹防被洗腦後上當受騙;《弟子規》是毒草,切勿靠近觸碰,會把你和你的孩子培養成奴才犬儒;《孟子》可以學習,但會費時費力,請酌量情況。

此外,《道德經》和《莊子》有必要好好看看,然而思想之博大,非得耐下性子,虛心拜讀後方有收穫。

切切!


另類文史


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是我們學習的另一任務。……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

必須將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切腐朽的東西和古代優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帶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東西區別開來。這才是“尊重歷史的辯證法的發展”(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馬克思主義者從來主張要認真地研究祖國的文化遺產,認為拒絕研究和排斥一切的虛無主義態度是錯誤的,但是,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批判方法去研究,才能使我們從歷史遺產中得到有用的東西,成為幫助我們認識和總結階級鬥爭史的有益的借鑑,才能做到“古為今用”,以利於推進中國的新文化。(李希凡《曹雪芹和)

以上抄的觀點,就是我們對待“國學”的觀點。


手機用戶隨他去


在當下,國學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自己讀國學經典,送小孩到的國學學校或國學班讀書成為了一種新的潮流。所謂的國學大師得到追捧,前有心靈雞湯于丹,今有流浪大師沈巍。那麼,我們該怎樣看待這股國學熱潮呢?我想,我們有幾個問題要搞清楚。

一、我們要搞清什麼是國學

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在中國歷史上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官學。清末“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集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國學的分類通常可按《四庫全書》的分類法來分,包括經、史、子、集。“經”是指古籍經典,如《易經》、《詩經》、《論語》等。“史”是指史學著作,如《史記》、《資治通鑑》等。“子”是指歷史上創立一個學說或學派的人物文集,如《老子》、《韓非子》等。“集”是指歷史上諸位文人學者的總集和個人的文集,如《李太白集》、《西廂記》等。

那麼從概念上來講,國學包羅萬象,包括了中華民族從三皇五帝到民國之前的所有文化學術成果。現在我們有些人認為讀幾部經典就是國學,或者把國學等同於儒學,這都是錯誤的。儒學不等於國學,儒學只是國學的一部分。幾部國學經典更是浩瀚的國學裡幾朵小浪花。

國學也不等同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包含國學,國學是傳統文化學術,是傳統文化凝結成文字得以傳承的結晶部分。

國學也不僅僅是漢民族的中原文化結晶,而是包括五十六個民族的文化結晶,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結晶。

二、我們要搞清國學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發揮了什麼作用

國學是中華文明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華古老文化學術的總和,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學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承重柱。一個民族的精神是不同於其他民族的具有獨特性和民族共性的。這些民族精神的體現,都是在民族獨特的智慧裡。而我們國學就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就自然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承重柱。

國學是中華文明延續的傳送帶。中華文明是世界歷史上唯一沒有斷過傳承的古老文明。而在其中,國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傳承作用。國學在幾千年歷史中,在世界文明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種先進的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不管是哪朝哪代,包括元清,都是把國學當作主流文化,並以此來維繫統治。所以說,國學對中華文明的延續起了巨大的傳承作用。

國學是中華民族團結的粘合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歷經磨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這分分合合中,始終沒有讓中華民族徹底分崩離析,很重要的就是國學“大一統”的思想的影響。任何一個佔據主導地位的王朝都是以一統天下為己任。所以哪怕中國大地上各王朝並立,哪怕分裂幾百年,最終還是歸於一統。

三、我們要搞清國學在當今還能發揮什麼作用

滿清末期,國學的糟粕部分束縛了人們的思想。許多有志之士開始向西方學習,西方的文化和學術逐漸傳入中國。特別是五四運動以後,以儒學為代表的傳統文化遭到了批評,儒學獨尊的地位被打,從此國學喪失主導地位,逐漸式微。那麼,國學在當今還能起到什麼作用呢?我想最重要的有三個:

國學是我們文化的自覺。不管大家認不認同國學,但國學影響著我們學習、工作和生活各個方面。因為國學的精神已經滲透到我們的骨子裡,我們的思維方式、處理問題的辦法、與人相處的方法和生活習慣等等,都是與西方人以及其他種族完全不一樣,具有獨特性。這些獨特性從何而來,就是幾千年國學的教化而來。雖然現在我們接觸國學經典也許並不多,但國學精神已經通過代代相傳,化為基因,變成我們一種文化自覺。

國學是我們團結的紐帶。國學是中華民族文化結晶的集合體,它的“大一統“思想和“以和為貴”的思想,仍然在今天影響著我們。它使我們五十六個民族能夠緊緊團結在一起,遏制各種分裂勢力,促進國家統一,確保中華民族的穩定發展。

國學是我們重要的軟實力。國學是中華文化的結晶部分,它也是我們民族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國學已經走出了國門,走向了全世界。我們的孔子學院遍及各大洲,向世界人民傳播中華文華,其中就包括國學。許多外國朋友對國學非常感興趣,學習國學、研究國學的外國朋友越來越多。這都是一股好的趨勢,說明我們的國學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國學承載的中華思想也日益對世界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也促進了我們軟實力的提高。

四、我們要搞清怎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國學復興

民國初期,在章太炎、胡適等大學者的推動下,興起了國學運動,使國學得以傳承,也由此產生了許多國學大師。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國學熱又開始興起,並形成了新國學。新國學的發展走向如何?正是我們現在需要思考的問題。我想,要推動國學的復興,必須注意三個問題:

一是要揚棄國學中的糟粕。任何文化學術和思想都是有時代的侷限性。國學中也有許多不適宜當代文明的地方,這些都是糟粕,必須拋棄。比如束縛人性的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比如歧視婦女的“女子無才便是德”,比如因循守舊的思想等等,這些都是糟粕,必須堅決拋棄。這樣才能讓國學適應新時代的需要,重新煥發生機。

二是國學必須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國學的復興絕不是封建生活的復辟,而是在拋棄自己糟粕的基礎上,吸收人類先進的文化,以適應時代的需要。其實我們的國學是最開放的。構成國學三大重要支柱的儒、釋、道,其中釋家就是從古印度傳過來的。所以,國學必須與現代文明相結合,構成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三是國學的復興必須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現在打著“國學”旗號的各種國學學校、國學班到處都是,但許多學校和國學班並沒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只是學了國學的皮毛和似是而非的東西。有的還開歷史的倒車,搞宣揚封建迷信和封建糟粕的一套,比如所謂的"女德班”。還有的並沒有真才實說,阿貓阿狗的都稱大師。現在最火的流浪大師沈巍對國學只是有些愛好而已,卻被捧為國學大師。其實,他離真正的大師距離還遠著呢。所有這些,看似烈火烹油,其實並不是在推動國學的復興,而是將國學的復興推入了死衚衕。

現在我們的國家非常重視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多做有益的工作,推動國學的復興,而不是做些起反作用的工作。

國學的復興任重道遠,這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我們不能簡單把它當作謀利的工具,那樣會被別人罵,也會給子孫後代罵。


中華文化鼓吹者羅白丁


清末民初,西學之風日盛,漸有與吾國傳統學問分庭抗禮之勢。為區別於中國之傳統學問,凡西來之經濟、哲學、政治、天文、地理、醫學等諸科學問,時人皆稱之為“西學”。而中國本土固有之傳統學問則謂之“中學”,或謂之“國學”。

國學之目維何?曰:經史子集。經者,儒家經典之謂也。史者,歷代之官修正史、實錄、通史、雜史、野史之謂也。子者,歷代思想家及其著作之謂也。集者何?歷代文學士自作之詩詞曲賦、各體文章之總集、專集之謂也。

儒家經典之目維何?曰:十三經是也。十三經者何哉?曰:《詩經》《尚書》《儀禮》《禮記》《周禮》《易經》《左氏春秋》《春秋穀梁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孟子》《爾雅》《孝經》。

史學之目維何?曰:《國語》《戰國策》《逸周書》《吳越春秋》《越絕書》《資治通鑑》《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南史》《北史》《魏書》《周書》《宋書》《南齊書》《北齊書》《梁書》《陳書》《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新元史》。

子學經典之目維何?曰:《墨子》《老子》《莊子》《申子》《管子》《晏子》《商君書》《列子》《孫子兵法》《鬼谷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淮南鴻烈》《慎子》《新書》《新論》《荀子》《公孫龍子》《論衡》《潛夫論》《抱朴子》《中論》《文中子》《鄧析子》《楊子法言》《太玄》。

諸家文集之目維何?曰:《楚辭》《玉臺新詠》《昭明文選》《樂府詩集》《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三曹集》《建安七子集》《嵇中散集》《阮步兵集》《陶淵明集》《全唐文》《全唐詩》《楊炯集》《王勃集》《盧照鄰集》《駱賓王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白樂天集》《李商隱集》《杜牧集》《李賀集》《劉禹錫集》《王維集》《孟浩然集》《韋應物集》《樽前集》《花間集》《草堂詩餘》《南唐詞》《樂章集》《三蘇集》《王安石集》《歐陽修集》《曾鞏集》《邵雍集》《張載集》《二程遺書》《周敦頤集》《朱子全書》《周邦彥集》《二晏詞》《李清照集》《辛棄疾集》《姜夔集》《賀鑄集》《張先集》《元好問集》《花菴詞選》《宋六十名家詞》《全元散曲》《竇娥冤》《牡丹亭》《長生殿》《西廂記》《王陽明集》《前七子集》《後七子集》《歸有光集》《宋文鑒》《元文類》《明文衡》《顧亭林集》《王船山集》《黃梨洲集》《陳子龍集》《朱彝尊集》《納蘭詞》等等不勝枚舉。

上所臚列,僅為記憶所及,雖不甚完備,要之皆為經史子集中之最要之書,國學思想之精華,盡粹於是。學者苟欲通乎國學之門,則於此國學之經典,終不可廢而不讀。


檻外人71241328


這個問題,在當今全球化極速推進的時候,特別有意義,謝謝提問者!20年前,美國學者亨廷頓出了一本書,名字是《文明的衝突》,21世紀,文明衝突直指伊斯蘭和中國,都是甚囂塵上,那麼今日世界局勢你看到了什麼?“伊斯蘭之春”動盪開始,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等,沒有等來春天的萬物美麗,而是各種戰爭、人民陷入災難深淵!你看這個背景,再想想什麼是國學?就會極為深刻的看到了國學的本質,不是儒道釋,不是社會主義,國學本質的核心就是中華民族之學,這樣看就有時代現實意義、就有未來複興意義,更有光明的前途、文明的大道!站在世界的範圍看國家和民族,正如美國政府官員最近所說,中美是文明之爭,一句話說明白了吧。當然,國學也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廣義的就是我說的中華民族之學。不僅如此,中華民族之學,二戰元帥蒙哥馬利給毛主席說,你們就是儒教加社會主義,可謂經典之語,今日中國也是如此,第一,中華民族之學包含傳統文化精華,甚至是全部內容,只要是中國的就是中華民族之學的養分和土壤;第二,目前來講最重要的,就是社會主義,包括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後還要有新發展,這是我們鮮明的政治特色和旗幟;第三,就是傳統文化別開生面的發展新成果和汲取的外界現代國家發展新成果,這也是必須高度重視的!這三點綜合起來,就是中華民族之學的新面孔,也是我們中華文明發展的新形態新階段,是民心所歸、根基所在、發展所源!應該學什麼呢?我理解就是三個字:古今外!


仁義


先借用《道德經》中的一句話:大道是不能用語言描述,而描述出來的往往會偏離真正的大道。因此我接下來的話,只是我個人對國學的一種虛無縹緲的認知。獻醜。

提到國學,我們能夠想到很多東西。像是獨具特色樂器,美妙的辭藻,詭變的兵法,燦蓮的口舌。浩如煙海,無邊無際。這些就代表國學了麼?這麼簡單麼?

國學很簡單,有時候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一邊思考,一邊玩遊戲,說不定你就領悟到了什麼。讓後你碰巧閱讀某一本典籍,正好裡面有相似的道理。

國學又很複雜,虛無縹緲,難以琢磨。有時候來來回回閱讀一句話,就是無法明白裡面的道理。為什麼?什麼意思?缺乏經驗的你可能永遠無法對上先賢的腦電波。而擁有了一部分閱歷的人,看到同樣的句子,他們會恍然大悟。然後狠狠的責備自己為什麼沒有早點明白這個道理。

我沒有辦法對國學做一個明確的定義。我只能說國學是先賢們漫漫一生中的領悟。他們將這些領悟放進了書籍中。反過來說這些書籍就是國學產物。

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不妥。國學或許只是我們這些狂妄且低微的後人仰視前人成就給這種行為施加的一種定義。

那讓我們再狂妄一些,暫時將身份放在與他們平級的位置。此時此刻,我們也在追求某個領域的道理。那此時此刻,我們的領悟是否能夠稱得上是國學呢?

雞生蛋,蛋生雞。國學給予了我們領悟,一旦抵達那個高度,你的領悟何嘗又不是國學?國樂,是對心靈的領悟,喜怒哀樂,寓情於樂。國畫,是同樣是一種對意的一種領悟,風雨山河,意到則境到。兵法,對勝利的一種領悟,立於不敗,再求勝機。

人是一個個個體,每個人的感悟都不同。在我看來,提高自身的感悟與認知,就是學習國學的最好方式。當你迷茫時,翻看一下對應典籍,說不定就會恍然大悟。

保持自己獨立,審視著閱讀這些典籍,結合生活區領悟。這大概就是我所想要抓到的,虛無縹緲的,我所認知的國學。大概吧?


吃瓜群眾m3


一言以蔽之,國學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它的內容實在太多,經史子集,詩詞曲賦,紙墨筆硯,梅蘭竹菊,儒道墨法,天干地支,望聞問切,君臣佐使,南拳北腿,棚捋擠按,唱唸做打……舉不勝舉。

學國學要抓綱,綱舉目張。這個綱就是《論語》。如果覺得難,也可以從《詩經》或者《中庸》開始。如果還難,就從唐詩宋詞開始,都很好。甚至從穿漢服,學漢服開始都可以。


文化蜻蜓


到底何謂國學?是經史子集、文史哲科等嗎?

★到底何謂文化?是國學經典嗎?是文者聖說之理,化者育明之歸嗎?

★又到底何謂文化人?是熟讀經史子集深諳國學之道滿腹經綸的人嗎?

在這個時代真正意義上的國學、文化和文化人怎麼樣來理解:

什麼是國學:能讓一個國家當下強大的文化即是國學!

什麼是文化:給別人最簡單、直接、

有效的方法拿到他們想要的結果,就是文化!

什麼是文化人:為這個時代、這個國家敢於擔當的人就是文化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陝西西安邢文宇


學什麼國學,放眼今日的灰塵如何清除,放眼今日怎樣請除以金錢認命題。?


念長思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幫忙複製粘貼,轉發。中華復興有你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