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我有·入魂之芯

随着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某一领域真正达到人无我有的境界,也许真的要穷尽一生的求道,才有可能。在以匠人精神闻名全球的日本,穷尽一生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就是“入魂”(にゅうこん)

逐梦之路

其实玩手表到最后,也就是在得到人无我有表款之后的刺激与快乐。在全球品牌手表当中,Spring Drive就是作为一个人无我有的技术存在着,直至今日依然是这样的。SEIKO(精⼯)能够拥有这般独一无二的武林秘籍,当然也是经历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研发过程。

人无我有·入魂之芯

Astron,全球首只石英表款,首次将走时误差缩短到每月5秒以内,可以说创造了新的历史

在1982年位于日本Seiko Epson 工厂中,有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名叫赤羽好和,他和团队在这一年首次研制出了Spring Drive手动机芯样品。在此之前席卷全球制表业的石英革命,正是由SEIKO(精⼯)带来的。在1969年SEIKO(精⼯) 推出世界第一只石英手表,因此对全球制表行业造成了巨大的革命,也使得瑞士在全球的制表地位受到重创,以至于让很多著名瑞士制表品牌不得不重新思考产品设计制造,一时间将研发重心放在了石英表上。当然,对于石英表而言,秒针运行过程中一跳一跳,相比于机械表的扫秒总是缺少些优雅的身段。

人无我有·入魂之芯

SBGY003G,不锈钢表壳,直径38.5mm、厚10.2mm,鳄鱼皮表带配不锈钢针扣。Cal.9R31 Spring Drive手动机芯,30石,72小时动力储存。限量700只,建议售价55000元。

在那时,位于日本Seiko Epson工厂的赤羽好和先生就在思考,是否可以将机械表的美和石英表的精准相结合?随即他向公司提出了自己的梦想,当然也获得公司的全力支持,可是这段从无到有的逐梦之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实际上众所周知的是,能够想到将石英与机械机芯相结合在当时已经算是一件奇思妙想,想要从梦想变为现实则是难上加难的一件事,因为任何一个梦想,实现起来都是十分困难的。

人无我有·入魂之芯

1999年推出的首只Spring Drive原型表款

对于赤羽好和先生来讲,难度最大的是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构想,并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可想而知其研发的过程跌跌撞撞,异常艰辛。直到1999年3月,在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展上,SEIKO(精⼯)首次将这个独一无二的Spring Drive机芯在表展上发布。如此数十年时间的研发,在从无到有这个漫长的逐梦过程中,相信在每一位参与研发的工作人员内心深处都怀揣着武士道精神,也就是不做出来Spring Drive机芯就自裁的执着与坚韧。

梦想成真

就在1999年3月SEIKO(精⼯)向全世界宣布这个囊括了机械机芯与石英机芯优势的Spring Drive机芯后,同年10月份,这位赤羽好和先生就因为积劳成疾,在刚刚年过半百的年龄就与世长辞。也正因如此,这个全球独一无二的Spring Drive机芯对于品牌内部员工而言,都称之为“入魂之芯”。可以说赤羽好和先生把他毕生的心血、精力、青春全部灌注到这只Spring Drive机芯的研发上面,直至最后将它完美的呈现给世人才得以瞑目。每每当SEIKO(精⼯)的工作人员说起这个故事,都十分的震撼人心、让人肃然起敬。

人无我有·入魂之芯

我与Moteki先生,他手上所佩戴的正是上一张图中的Spring Drive原型表款

记得我在日本参访Seiko Epson工厂时,与曾经参与过设计制造首只Spring Drive原型手表的Moteki先生共进晚餐,他也是研发出三问大复杂表款的主要负责人。时至今日,在他的手腕上依旧佩戴着那只他参与制作的Spring Drive手动机芯原型表款,足以证明Spring Drive对于他的重要性。每当他谈到关于机芯研发相关往事的时候,讲到动情之处,可以看到他的双眼中饱含泪光。

人无我有·入魂之芯

Cal.9R02 Spring Drive手动机芯,39石,84小时动力储存

我在初次了解这个Spring Drive机芯的时候,也会有不少的疑惑,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说,Spring Drive到底算不算机械手表?实际上80%以上的原理与构造都与高端机械表款相同。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为何这个独一无二的机芯要命名为Spring Drive?如果从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过来就是用发条来驱动的机芯,品牌也希望通过这个机芯的命名开宗明义的告诉大家,这只机芯就是依靠发条盒中的发条来驱动机芯。

人无我有·入魂之芯

人无我有·入魂之芯

SBGC231G,高强度钛金属表壳,直径44.5mm、厚16.8mm,高强度钛金属表带。Cal.9R96 Spring Drive自动机芯,50石,72小时动力储存。两地时,计时,动力显示,限量500只,建议售价91000元。

我记得品牌制表大师Moteki先生有一个对于Spring Drive十分形象的比喻,我们可以把石英表看作是一个机器人,而传统的机械表就好像是一般的人类,而Spring Drive机芯就像科幻电影中的钢铁侠一样,不仅有机械表的美,同时也拥有石英表的准,而且比石英表更少受到其它物理因素的影响,同时秒针在运行时如行云流水般,有一种诗意的美感。这也正是赤羽好和先生在最初构想Spring Drive机芯的想法,如何将机械的美与石英的准确融为一体,他穷尽一生将这一梦想得以实现。

匠心独具

要问我最想要得到的一只Spring Drive表款,那就非雪花面表盘的SBGA211G莫属。表盘上指针与时标的设计就仿佛云朵从洁白无瑕的雪地上飘过,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从一个小小的表盘上完美体现出GRAND SEIKO(冠蓝狮)细腻的做工以及将独特禅意表达的淋漓尽致。集机械与石英优点于一身的Spring Drive机芯搭配GRAND SEIKO(冠蓝狮)细节最高品质的严酷标准,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时至今日,这只表依旧在全球市场供不应求。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GRAND SEIKO(冠蓝狮)独有的蓝钢指针。

人无我有·入魂之芯

SBGA211G,高强度钛金属表壳,直径41mm,高强度钛金属表带。Cal.9R65 Spring Drive自动机芯,建议售价40300元。

你可能会问,蓝钢针不是很多品牌表款上都可以看到么?蓝钢针就是将指针在220度的温度下烧至蓝色,当我在日本参观表厂时发现,GRAND SEIKO(冠蓝狮)的蓝钢指针与其它蓝钢指针的区别在于,绝大多数的蓝钢指针都是一次烧制一批,而GRAND SEIKO(冠蓝狮)是一次仅烧制一根,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每根蓝钢指针几乎没有色差,当然也十分的费时、费力。

人无我有·入魂之芯

GRAND SEIKO(冠蓝狮)所特有的Zaratsu(砂轮抛磨法)打磨

同样,从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也看出品牌对于GRAND SEIKO(冠蓝狮)表款的定义,也就是在实用性手表中的最高等级。这个最高级的定义就是不允许有任何瑕疵出现,不允许有色差出现,这就是GRAND SEIKO(冠蓝狮)所坚持的做到近乎完美、几乎苛求的最高级品质。同时这只表款采用钛金属材质,一般来讲钛金属材质与不锈钢相比颜色更像暗灰色,但是GRAND SEIKO(冠蓝狮)表款的钛金属拥有不锈钢的色泽以及比不锈钢还要高的硬度,称之为高强度钛金属。表款的钛金属维氏硬度达到300,而通常不锈钢的维氏硬度为200左右,传统钛金属只有100,同时GRAND SEIKO(冠蓝狮)表款所使用钛金属的重量只有不锈钢的2/3,真正的做到了材轻质硬。

人无我有·入魂之芯

信州的雪和雪花盘

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无论是手表外观的细微之处还是独一无二的Spring Drive机芯,对于每一只GRAND SEIKO(冠蓝狮)手表而言,匠人们奉献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手艺,所呈现出的也不是某项专门的技巧,而是匠人自身的精神、灵魂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也许,这,就是Spring Drive这只入魂之芯所承载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