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節日到了,貧困母親們的願望就是買幾頭牛羊


母親是家庭的核心,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我是於全興,18年來幾乎走遍中國西部,拍攝過1300多名貧困母親。母親節到了,再翻開這些影像,瞭解她們的脫貧之路,呼籲關注貧困母親。對她們來說,幾頭牛幾隻豬的幫助,也許就能徹底改變他們的生活。“我想買3-4頭犛牛。”求吉卓瑪,26歲,家住青海玉樹。全家3口人,因犛牛量少,沒有技術致貧。

“我想買3-4頭犛牛。”格日措毛,35歲,家住青海玉樹,家裡三個女兒,大女兒六年級畢業後輟學在家放牧,另兩個女兒讀小學。因家裡犛牛量少,無技術致貧。今年4月,二女兒又因麻疹住院治療,15天住院費7500元,夫妻倆和孩子每月的生活費2250元,全部是借親戚朋友的。她說“買一頭母犛牛,3年後還可產2頭牛犢。”

“我想做經幡彩旗加工。”才仁卓尕,47歲,家住青海玉樹。丈夫在2011年因心肌梗塞死亡,82歲雙目失明的姥姥和她生活。長子22歲,初一輟學,在本地餐館打零工;大女兒21歲,大學三年級在讀;二女兒12歲小學三年級。家裡沒有牲畜,無固定收入來源,又因女兒上大學欠外債1萬元。她說“如果做經幡彩旗加工,一天加工20個,這樣月收入可以到3000-4000元。”


“我想買30-40只生產母羊。”茹則妮薩罕,40歲,家住新疆,牧民。家裡三個孩子,兩個孩子上學一年費用3500元。因為沒有耕地,羊的數量極少致貧。2016年,夫妻倆又花1.5萬看病,5000元購買飼草料,都是在信用社貸款,一年利息需要2000元。

“我希望買30只生產母羊。”圖爾蓀妮薩罕·薩依提,26歲,家住新疆,牧民,2015年再婚,丈夫的二兒子在和田讀初三,她自己還有兩個小孩。因為牧場連續三年沒有下雨,沒完成代放團場犛牛的任務。2015年,不得已賣了自己的90只羊,又自籌1萬元,買22頭小犛牛上交,現仍欠46頭小犛牛,另欠外債1.5萬元。

“我想買30只生產母羊。”庫爾班尼莎汗·庫爾班,31歲,家住新疆,牧民,兩個女兒。因為沒有耕地,羊的數量少致貧。

“我希望餵養10頭育肥豬。”餘琴,26歲,家住貴州雷山縣,苗族,兩個孩子。2010年開始建新房,2014年享受政府危房改造政策7000元,但欠信用社貸款3萬元。

“我希望餵養10頭育肥豬。”文鳳花,30歲,家住貴州雷山縣,苗族,兩個孩子,一老人和其生活。老人患病住院及全家生活支出,欠信用社貸款5萬元,她說,“如果買10頭豬,一年出欄兩次,這樣能掙16000元”

“我希望餵養10頭育肥豬。”楊炳往,46歲,家住貴州雷山縣,苗族。大兒子今年考上大學,二兒子在凱里讀技校,兩個孩子一年學費生活費需3萬元。因為兩個孩子上學,欠信用社貸款4萬元、私人借款2萬元。“如果買了豬,每年3月份砍甘蔗回來餵養,10月份左右出欄,一年能賺8000元。”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