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粪主义,曾国藩的外孙这么说

大粪主义,曾国藩的外孙这么说

聂云台

1920年8月,上海总商会进行换届选举,40岁的聂云台当选总商会会长。聂云台是个新派商人,他出身名门,母亲是曾国藩的小女儿曾纪芬。13岁中了秀才后,他放弃科举,跟外国人学习英语、电气、化学工程等新学科,后来赴美国留学深造,回国后担任一家纺织工厂的经理。

大粪主义,曾国藩的外孙这么说

曾纪芬

1917年,聂云台与黄炎培等人呢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任临时干事。他写过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书名叫《大粪主义》。书中说,在民间,人中了毒,可以用大粪灌解,而国家民族的毛病中的毒也一样可以用大粪来解。按聂云台的说法,当世之人有四种毒,一是骄慢,二是体面,三为骄懒,四为奢费。这四毒,浇上一勺浓烈的“大粪主义”,一切就化为乌有了。浇大粪的方法很简单,从教育和政治入手,但是要密切联系公厕和大粪。教坛上,学校的老师带头,跟学生一起挑大粪、洗厕所,浇粪种菜。让学生认识到,大街上挑粪的人,才是最可宝贵的人。而政坛上,则要求从国家元首到各县的长官,每天早上必须到指定的地点亲自刷洗厕所,而且必须刷洗干净。如果担心长官的安全,可以派卫兵四周保卫,长官一边刷洗,还配一个演讲员在旁演讲其意义。

大粪主义,曾国藩的外孙这么说

大粪主义

用大粪给教育和政治解毒,这个想法是奇特荒诞了些,不过也不是全无道理。用吴晓波的话说,这是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就如各县的长官在温暖的衙门里,制定当地的煤改气或者煤改电计划,却不知当地根本就供不上气。让所有人去挑大粪是有点过了,不过应该让各州县长官每次升迁前都先到治下最艰苦、最落后的地方去生活个半年,也试试没有暖风空调的冬天,这样子或许能牢记民间疾苦,才有可能做个好官。如果民本的教育都丢了,只能养出来个官老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