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男篮奥运会上忘了跟对手握手?不是不顾礼仪,实在是被吓坏了

之前聊到过,罗马不是一夜建成的,美国篮球的整体滑坡也不是突然到了雅典奥运会,一朝一夕发生的事情。

世纪之交,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才是“梦之队”的分水岭。

前情提要:

在此之前,这支由NBA球员组成的队伍所向披靡,天下无敌;在此之后,美国男篮连续2届奥运会、1届世锦赛都没拿到世界冠军,一贫如洗。

美国男篮奥运会上忘了跟对手握手?不是不顾礼仪,实在是被吓坏了

永远能给美国人造成麻烦的立陶宛男篮。

在这一届奥运会里,他们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情绪,这种情绪的名字叫“恐惧”。

让他们产生这种情绪的是立陶宛队,在半决赛里,他们仅仅以83比85两分惜败给“梦四”。

那么,立陶宛人到底把美国队逼到了什么程度?

美国队慌了,真的慌了。

半决赛,上半场他们还48比36领先12分。但下半场,立陶宛掀起狂飙,打出一波20比4的高潮。在最后16分钟里,两队间的分差再也没有超过四分。

输球——这一“梦之队”成立以来从未遭遇过的事情——开始在美国队员的脑子里闪现。最后25秒,加内特两罚一中;最后9秒,基德两罚一中;最后5.2秒,麦克代斯跳球违例,反常的事情一再发生后,立陶宛掌握了球权,85比83,美国队只领先两分。

美国男篮奥运会上忘了跟对手握手?不是不顾礼仪,实在是被吓坏了

“欧洲之王”险些手刃美国队。

雅斯科维休斯得球,三分线外出手!在这场比赛里,他已经得了27分,是全场比赛手感最好的球员。

麦克代斯本能地跳起封盖,心中不停地提醒自己:“别犯规、别犯规……”

美国队12名球员齐刷刷地盯着从雅斯科维休斯指尖旋出的皮球,惊恐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人群在尖叫,他们已经倒向了立陶宛这边,他们都想见证“梦之队”的第一次输球。

皮球磕在篮筐前沿,朝左边弹了出去,没进!就在毫厘之间,85比83,美国队险胜。雷·阿伦长吹了一口气:“如果球进了,我们的下半辈子都不会好过。”

当时美国球员有多紧张,麦克代斯的话很具代表性:“我的关节都僵硬了,在上场之前,我坐在板凳上,紧张得不得了。别人怎么说都行,但我们真的被吓到了。”

除了庆幸,还是庆幸,除了感谢,还是感谢。感谢卡特在最后31秒时的进球,感谢加内特在最后25秒时的抢断,感谢加内特二罚不进后麦克代斯的补篮。

终场哨响,雅斯科维休斯跪在递上,双手掩面。美国队主教练汤姆贾诺维奇在空中挥舞着拳头,助理教练拉里·布朗要去追着裁判抱怨,被训练师拦了下来。

美国队员大都沉浸在大难不死的幸福里,鲜有球员去和立陶宛队员握手。

“我都没得到机会说:‘谢谢,无论如何,祝你们决赛好运,”立陶宛队的宋盖拉后来回忆道,“他们在中圈挤作一团,然后就自顾自离开了,我不知道他们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美国男篮奥运会上忘了跟对手握手?不是不顾礼仪,实在是被吓坏了

领奖台上他们也顾不得风度了。

看到终场哨响前,贾斯科维休斯三分不中,“梦四”陷入狂喜之中,以至于赛后都忘了跟对手握手致意。后来,尽管他们在决赛赢了法国,拿了冠军,可分差也只是10分。

美国篮协主席格兰尼克更清醒,他知道“梦一队”的传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们跟我们打得越多,他们就越不怕我们。不像1992年,那时他们都把我们当神一样看待。”

2000年,神话结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