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長阪坡敢在曹操軍中殺七進七出,但是為何趙雲在被夏侯楙圍困手下還有千餘人的時候會發出感嘆“死於此地矣”?

王政


長坂坡時的趙雲和諸葛亮北伐做先鋒時的趙雲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趙雲老了,長坂坡的時候趙雲也就三十來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有足夠的體力支撐他左衝右突,七進七出要消耗的體力可不是七十歲的趙雲能擁有的。第二:形勢變了,長坂坡的時候趙雲是一個人,可以隨時遊擊作戰,打不贏還可以跑,跑遠了恢復體力後再找薄弱點繼續衝,也就是所謂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可打夏侯楙時他不但是北伐前鋒大將,還是帶著五千兵馬的,以趙雲的咖位能做出丟棄同袍自己逃難的事?即使他衝出去保住了性命又能如何?同樣是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所以趙雲只能選擇和士兵們同生死,對於趙雲這樣的將軍來說,名譽大於生死。

綜上,當時被夏侯楙包圍的趙雲未必跑得掉,而且也不能跑,如果沒有諸葛亮的後手,在不當俘虜的情況下,戰死或自盡是子龍將軍唯一的選擇。


孤寡老人講歷史


拳怕少壯,棍怕老郎;年輕就是資本。長坂坡是20歲得趙雲,被夏侯楙圍困得是70歲得趙雲;在運動場上,33歲的年齡已經被人說老了,看看35歲的林丹,33歲的足球明星裡,除了C羅幾個,都不能抵擋得了20幾歲得人。人得巔峰就是在20幾歲。

趙雲被圍困長坂坡的時候,是在二十歲剛出頭的時候,而在夏侯楙圍困趙雲的時候,他已經將近70歲了。

趙雲16歲能夠大戰文丑300回合不落敗,追隨劉備到長坂坡的時候,正是20多歲的年齡,這是人一生中身體戰鬥力最巔峰的時候。不論膽量、速度、力量、敏捷都是人生最高點,所以,二十多歲的趙雲能夠在曹操軍隊中七進七出,殺了曹操36員戰將。

趙雲被夏侯楙圍困的時候,已經是老年人了。60多歲的趙雲,出手就能力斬魏國五員大將,已經相當強悍了。但是此時的趙雲,不論實在體力、敏捷、速度、力量上面,已經遠遠比不上當年二十多歲的趙雲了,畢竟歲月不饒人。

在被夏侯楙大軍圍困的時候,即使他武藝再高強,已經沒有體力像當年一樣殺出重圍了。

人不服老不行,歲月是最狠的,即使當年的英雄,最終也會變成垂暮的老者。


嘟嘟讀讀


首先需要說明,這個問題的依據應該是《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也就是評書典故里時常講到的鳳鳴山之戰。



所以這並不是正史,而我對於整個問題的回答也將是依據《三國演義》,各位切不可以正史代入!

還是按照慣例,說說這鳳鳴山之戰。話說三國後期,魏文帝曹丕駕崩,明帝曹睿繼位,司馬懿作為輔政大臣,督守西涼。但在諸葛亮的反間計下,司馬懿兵權被奪,隨後諸葛亮上陳《出師表》,率軍北伐。

老將軍趙雲作為先鋒官,隨軍出征!



而曹魏這邊則是由夏侯淵的兒子夏侯楙掛帥,夏侯淵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黃忠定軍山斬殺的那位,就是夏侯淵。所以夏侯楙與蜀軍可以說是有著殺父之仇,其戰意非常強烈。

然後,雙方的先鋒部隊在鳳鳴山遭遇,雙方主將分別是趙雲與韓德。這一戰,趙雲匹馬單槍,往來衝突,如入無人之境。不僅將韓德四個兒子斬於馬下,韓德大軍也被擊潰。但隨後夏侯楙率主力部隊趕到,在鳳鳴山擺下大陣,將趙雲圍困在了鳳鳴山。趙雲拼死突圍不得,這才發感嘆:“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以下是《三國演義》原文:趙雲被困在垓心,東衝西突,魏兵越厚。時雲手下止有千餘人,殺到山坡之下,只見夏侯楙在山上指揮三軍。趙雲投東則望東指,投西則望西指,因此趙雲不能突圍,乃引兵殺上山來。半山中擂木炮石打將下來,不能上山。趙雲從辰時殺至酉時,不得脫走,只得下馬少歇,且待月明再戰。卻才卸甲而坐,月光方出,忽四下火光沖天,鼓聲大震,矢石如雨,魏兵殺到,皆叫曰:“趙雲早降!”雲急上馬迎敵。四面軍馬漸漸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馬皆不能向前。雲仰天嘆曰:“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2008年由李仁港執導,劉德華主演的電影《見龍卸甲》其故事依據便是來源於此!

但是與電影中孤身衝入敵陣的結尾不同的是,趙雲隨後便被趕來的關興、張苞救出,並大敗夏侯楙。



當然,這都是後話。咱們主要來講講當年在長坂坡七進七出,一身是膽的常山趙子龍,為何此時會感嘆自己將會死在這裡。

三個原因吧!

第一,老了!當時的趙元已經70多歲了,雖然自己口口聲聲不服老,說自己尚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但是不服不行啊!他已經不能像當年那樣單槍匹馬,力敵萬軍了。面對圍困自己的魏軍,他左衝又突,卻沒有一點用處。這讓他十分灰心!

<strong>

第二,敗了!在《三國演義》裡,趙雲是常勝將軍,征戰沙場數十載,未嘗一敗。但這一戰,他輕敵冒進,最終落入魏軍的包圍圈,被困鳳鳴山,是他敗了。對於從來沒有敗過的趙雲來說,這是他的恥辱。

第三,孤獨!當年的五虎上將,隨著馬超的病故,只剩下趙雲一人了。而他一生最為敬佩的主公劉備也早已經不在了。

或許對於趙雲來說,戰死沙場才是他最好的歸宿。


當然了,最終趙雲沒有戰死沙場,而是病故!趙雲病逝後,被追諡其為“順平侯”,其“常勝將軍”的形象也被廣為流傳。

子龍將軍千古!

我是白話歷史君,請多多關照!


白話歷史君


《三國演義》裡,趙雲在長坂坡殺了個七進七出,箇中緣由已經分析許多了,筆者也分析過,這裡就不囉嗦了。《三國演義》之所以成了名著,這裡有許多讓人唏噓不已的情節,以及蕩氣迴腸的情結。特別是趙雲英雄年老,羅貫中安排了一場“三雄聚會”,既告慰了趙雲,又交代了兩顆軍中新星,脫穎而出。



在小說中七十二回,趙雲以七十歲的高齡,連斬韓德四個兒子,後又一槍刺韓德於馬下,大破西涼軍,神勇不減當年。這就逼得夏侯楙等人不得不用計除去趙雲了,於是謀士程武出了一計:“利用地形優勢,引誘趙雲入谷,夏侯楙登高指揮,雲可擒也。”果然趙雲中計被埋伏,手上只有千人,而曹魏左邊董禧三萬人,右邊薛則三萬人,重重包圍趙雲。外面的鄧芝兵少,衝不進去,只能幹看著。



為何這次趙雲衝不出去?有幾個因素。第一,這次是程武設計,有意埋伏趙雲,長坂坡可不是,屬於混戰。而且,程武可是著名謀士程昱的兒子。第二,趙雲年老,自然沒有當年那股衝勁。第三,地形問題,長坂坡比較開闊,適合趙雲馳騁縱橫,但是谷中地形狹窄,不利於輾轉施展。第四,長坂坡一人一騎,只是胸前綁著阿斗,趙雲得脫,阿斗亦然。這次帶著部曲,趙雲不能隻身得脫,多了顧慮。第五,最重要,羅貫中要安排“一刀二搶三雄”再度聚會。



就在趙雲一籌莫展之際,忽見東北角上,喊聲大起,原來是張苞提著“丈八蛇矛”,殺了董禧,來接應了。趙雲和張苞合軍往西北而去,旦見關羽提著青龍偃月刀,斬了薛則,來與趙雲相見。恍惚間,這似乎回到了當年跟隨劉備在中原,關羽,張飛,趙雲“一刀二槍”,縱橫殺場,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時代。所以,趙雲先是提醒二位小侄,抓拿夏侯楙,建立大功。然後,趙雲自顧左右說到:“二人乃小侄輩,尚且爭先。吾乃國家上將,舊臣,當舍老命報先帝之恩。”於是,三人殺得血流成河,大破夏侯楙軍,追到南安城下。



雖然趙雲後來又參與了箕谷之戰,但是這在《三國演義》裡來說,個人認為不算是告別戰,這一戰才是真正的趙雲完美告別戰。


大飛熊騎士


趙雲是三國曆史上有名的常勝將軍,但要說一次都沒敗過話就說的有點大了,就比如說被這個夏侯楙圍困就是一例,其實這事說來挺尷尬的,趙雲本來是打了勝仗,連斬曹魏大將韓德及其子四人,把人家家的男丁都光了,直殺的韓德斷子絕孫。(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這就不好辦了,兩軍對壘,打的過要打打不過想辦法也要打,這時候曹魏陣營在前線與趙雲對陣的主將就想了,正面硬扛肯定是不行了,韓德父子無人一死,前線士兵的士氣也被衝散。

但正所謂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趙雲大勝,士氣大震,曹魏新敗,士氣低落,但曹魏陣營裡也不都是草包,個人的輸贏並不能決定性的對整個戰局起作用,這曹魏主將決定利用驕兵必敗的心理,給趙雲來一招欲擒故縱。


那就是在一山谷不知重兵,引誘趙雲前來,來個甕中捉鱉,按說趙雲不是張飛一般的粗人,而是一個粗中有細智勇雙全的人物,在劉備蜀漢的五虎上將中,趙雲可以說是最風清氣正的一個,因為在他的身上最少是非,完全沒有關羽那般的多情、張飛魯莽以及黃忠、馬超曾經為敵的前科。

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趙雲就想了,我都把你們那邊的啥的斷子絕孫了,看你們還能怎樣,趙雲便帶著千八人去應戰,結果還真被引誘到山谷裡,被曹魏的兵馬居高臨下圍著胖揍。

趙雲此時已經七十歲高齡了,從早晨打到晚上,打的心力交瘁,再一個說當年十萬軍中七進七出,那個一是年輕,再一個是曹操給面兒,沒下死手,要不然趙雲也不可能囫圇個出來,而夏侯楙圍著趙雲可不一樣,那可是處處下死手,而且大有一命換一命的魄力,趙雲也是無計可施,好在趙雲最後突圍而出,要不然還真是辱沒了常勝將軍的名聲呢!


歷史三日談


這主要是兩者的天時、地利、人和均發生了變化。據《三國演義》所述,當年趙雲大戰長坂坡時,是在白天,趙雲雖然單人獨騎,但視線清晰,能夠觀察自己與敵兵的位置,從而選取對自己最為有利的位置與行動路線。而在鳳鳴山,趙雲雖然帶領千人被困,卻是在晚上,四周一片漆黑,不能準確判定周圍環境位置,除所在處外,不知向那裡去為好,心裡沒有底,這是行軍打仗最忌諱的。這是第一。第二,長坂坡屬於丘陵地帶,沒有大山,坡地多,容易行動,也容易觀察。而鳳鳴山是山丘,有高山、峽谷,平地、坡地少,軍隊不容易行動,就是有大軍也不易展開;但相反,圍困的一方,就是兵源不多,也可能通過佔據有利地形,如山谷口、山上制高點等,對被圍困者實施有效包圍和打擊。第三,長坂坡時,趙雲正值壯年,身強力壯,從早上戰到下午,精力猶然充足。懷揣阿斗,主公骨血所寄,使命在肩,精神力量不可小覷。而在鳳鳴山被困時趙雲已經是老年了,如鄧芝所述“將軍壽已七旬,英勇如昨。”應該是七十歲了,所以精、氣、神不能與長坂坡時相提並論。而且,當年長坂坡時,對方首領曹操愛將,在高坡上看見趙雲英勇,便心生愛慕,命曹洪傳達他的命令,要求軍兵不要放冷箭,想活捉趙雲而為已所用,這無形中幫了趙雲一大把。鳳鳴山前的夏侯楙可不會下達曹操那樣的命令,這一點趙雲心裡是非常清楚的。所以,趙雲經過分析判斷,認定如果沒有援軍打破包圍解救,自己“死於此地矣!”


二曲人


蝸牛的觀點很簡單,長坂坡是曹操惜才

當時曹操帶領大軍去攻打荊州,直接就把荊州牧給嚇得投降了,當時劉備正在準備逃亡,這就吧妻兒老小衝散了,趙雲當時是新來的,也想立功啊,融入劉備的武將圈子裡面,就直接去救了,曹操這時候呢就在中軍呢,看見一白袍小將在亂軍中特別威猛,就起了惜才之心,準備活捉趙雲為己用,這才有了七進七出




後來呢趙雲帶領一千多人說,這次活不了,就是因為當時的情況不是你死我活,沒有任何其他心思,而趙雲被包圍,然後就知道自己活不了,我的觀點闡述完了,望採納


小鬼筆錄


七進七出究竟是什麼標準?

肯定不是朝著千軍萬馬,唯吾一人抵擋之。

呵呵,連張飛也不敢,他面對洶洶而來的曹操還得佈下疑兵,佔據橋頭。

所以趙雲的七進七出是有條件的,單槍匹馬在曹操大軍覆蓋的區域闖蕩,藉助地形地勢,利用種種掩護進行。

進出應該指的是遭遇戰,撞見和逃脫可謂是一進一出。

也就是撞見曹軍小股部隊七次,趙雲連續全身而退達到七次或者七次以上,成就了令人欽佩的七進七出。

打不過就跑,並不可恥。

但無論怎麼迂迴和逃跑,每個戰士都有必須守護的堡壘。

因此趙雲在無法迂迴和撤離,避無可避的時候,只能發出這麼一句悲嘆。


鴻哥iouyh福小鋪


據三國志記載,趙雲約出生於公元158年左右,那麼長坂之戰應該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所以當時趙雲約50歲左右,跟電視裡演的不一樣吧,不過50歲左右還算壯年。

而趙雲被夏侯楙圍困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建興六年(228年)春,哪就是說趙雲當時已經70多歲了!考慮到古代人的壽命,70古來稀啊。

筆者70多肯定連孩子都帶不了,更別說上陣殺敵了。

所以英雄老矣,又被圍困,不由得發出“死於此地矣”之感嘆。


歷史裡的大象


我覺得是託阿斗的福吧!

你想甘夫人糜夫人被曹操扣留了那麼久,曹操最大的嗜好是什麼?人妻、少婦……

關羽要走,曹操為什麼會讓他單騎帶著兩個嫂嫂過五關斬六將。

再就是趙雲長坂坡七進七出,帶回阿斗,劉備卻把阿斗丟在地上。

白帝城託孤,劉備讓諸葛亮自立為主……

諸葛亮和姜維北伐,都曾因劉禪借疑心的理由拖後腿,

再有就是曹氏當權,一直沒滅蜀,司馬家族掌權了,馬上就把蜀國滅了。

綜上所述,劉禪是什麼身份,趙雲為什麼長坂坡七進七出、毫髮無傷的原因就呼之欲出了!哈哈僅供娛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