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崛起與戰敗:良相是關鍵

德國崛起與戰敗:良相是關鍵

曾有人說“北宋缺將,南宋缺相”,其實查看德國的崛起與兩次世界大戰失敗,德國(普魯士)從來不缺“良將”,關鍵是“良相”是否存在。

一、德國統一,“良相”俾斯麥是關鍵

從腓特烈二世以來,普魯士就是軍事強國。普魯士要完成德國統一,關鍵不在於有沒有精兵強將,而是這些精兵強將該按照哪種“路線圖”來完成戰略意圖。克勞塞維茨說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這也說明政治家(良相)與軍事家(良將)配合,才能完成戰爭目的。俾斯麥的出現為普魯士完成德國統一創造了條件。

普魯士處於“四戰之地”,東邊是俄羅斯,南邊是奧地利,西邊是法國,隔海是英國。普魯士要完成德國統一,最關鍵的就是如何避免“國際干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沒有受到干涉,固然是因為英國是島國,但最重要的還是歐陸各國忙於三十年戰爭。要知道“光榮革命”就是荷蘭干涉英國政治的結果,歐陸海軍強國至少有荷蘭、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可以入侵英倫三島。法國大革命被幹涉,就是因為法國不僅處於“四戰之地”被強國包圍,而且當時歐洲大陸沒有大規模戰爭,普魯士、奧地利、俄羅斯瓜分波蘭後正好“有空”湊熱鬧。

俾斯麥這位“良相”不僅制定了國家統一的“路線圖”,而且通過巧妙的外交手段在“單挑”中逐一擊敗對手。1864年普魯士明明可以自行解決丹麥問題,卻一定要拉上南邊的強邦奧地利“一起幹”,這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避免奧地利在後面“搗亂”,還能給整個世界一個障眼法——普魯士與奧地利親如兄弟,“上陣親兄弟”也好,“一起分過髒”也好,這就維繫了德意志兩大邦國的聯盟。

1866年俾斯麥在外交爭取法國“中立”,還爭取意大利夾擊奧地利,也就向“老朋友”奧地利下手。在薩多瓦戰役中擊敗奧地利後,普魯士的將軍們包括總參謀長毛奇甚至國王威廉一世都主張進軍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但俾斯麥力排眾議堅持“見好就收”,說服威廉一世與奧地利簽署“不割地不賠款”的“體面和平條約”。這不僅保存了奧地利的“面子”,而且避免未來的普法戰爭中奧地利會“復仇”加入法國方面作戰,還能為下一步“德奧聯合”準備條件。

1870年普法戰爭,俾斯麥也是力爭讓法國“先動手”,這樣普魯士不僅可以獲得道義上的優勢,還能說服英國等國不干涉普法戰爭。普法戰爭結束後,俾斯麥起初反對兼併阿爾薩斯與洛林地區,但毛奇等軍事家從軍事戰略出發認為德國應該佔有阿爾薩斯與洛林,俾斯麥也考慮到這是德國統一“最後一戰”,沒有過分反對。

二、德國“長期和平”,“良相”是關鍵

德國統一後,“得罪”了歐洲傳統強國法國,甚至法德矛盾變得不可調和。但法國“單挑”顯然不是德國的對手,只要德國不去“刺激”英國,英國也樂於見到“歐洲老二”法國受到打壓。俾斯麥隨即在1873年促使德國皇帝威廉一世聯合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一世形成“三皇同盟”,並在1881年形成第二次“三皇同盟”。1882年俾斯麥甚至促成了德國與奧匈帝國、意大利之間的“三國同盟”,法國完全被“三國同盟”鼓勵,可以說這是法國最孤獨的時刻。

在 1887 年,俾斯麥構建的大陸聯盟體系達到頂峰。德國與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的三國同盟以及與俄國的《再保險條約》確保了法國始終處於孤立的位置並且無法組建反德同盟,而由俾斯麥促成的英、意、奧《地中海協定》,甚至使德國與英國(經由三國同盟關係)變為了間接的同盟關係。

直到1888年德國新皇帝威廉二世上臺後,勒令俾斯麥在1890年“放下方向盤”,德國都維持著與俄羅斯、奧匈帝國的軍事外交聯盟。只要德國能避免法國與奧匈帝國或俄羅斯結盟,德國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軍事經濟優勢,從容應對法國的“復仇”壓力。直到1890年俾斯麥被迫辭職,法國在歐洲都找不到任何強國作為其盟友,“良相”俾斯麥不僅完成了德國的統一,而且避免了德國統一引起列強幹涉,還能維持德國統一後的長期和平。

如果威廉二世在“後俾斯麥時代”繼續俾斯麥的理性外交政策,最大限度孤立法國,至少讓其他強國不願意得罪德國與法國結盟,則德國可以繼續這種安全外交政策。可惜的是威廉二世忽視“良相”的重要性,俾斯麥的後繼者一步步把德國推上被“群毆”的火山口。

三、德國被“群毆”,缺乏“良相”是關鍵

1890年老首相俾斯麥被迫辭職後,新皇威廉二世掌握著政治方向。威廉二世一向不喜歡俾斯麥對沙皇的“討好”政策,堅持反俄立場,這就當然讓法國如獲至寶。法國立即向沙皇俄國提供大量建設資金幫助俄國工業化建設,並順理成章在1891年形成針對德國的軍事協議,德國已經無可奈何陷入法俄東西兩線夾擊之中。

雖然德國拉著奧匈帝國、意大利早在俾斯麥時代就形成了“三國同盟”,但誰都清楚奧匈帝國、意大利都是弱國,遠不如俄羅斯,更不如法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給予德國的支持能力,明顯不如俄羅斯給予法國的支持能力。可以說“法俄抱團取暖”後,德國已經“輸了一場”,當然法俄同盟還不足以撼動德國的陸軍優勢地位。

俾斯麥時代一直對海外市場“不感興趣”,這樣既可以“鼓動”法國將主要注意力轉向海外殖民擴張從而與另一個殖民強國即英國發生衝突,又可以避免法國總拘泥於阿爾薩斯與洛林失去的領土,還能節省大量的海軍建設資金用於陸軍建設。只要德國的敵人是法國而不是英國則德國完全不需要耗費巨資建設海軍。此外,德國海軍長期都不如法國,也使得英國對德國的崛起不太敏感,英國海軍還是以防範“歐洲老二”法國為主。

等到德國尋求“陽光下的地盤”,等到德國拼命發展海軍力量甚至“下餃子”一樣生產足以威脅英國海軍強國地位的“無畏艦”,英國就開始轉而與法國、俄國調整關係,英國認識到對自己最大的威脅不是“隔壁”的法國,而是法國旁邊咄咄逼人的德國。等到德國取代法國成為歐洲海軍“老二”,英國也就最終轉向與法國、俄國結盟,1904年英法結盟,1907年英俄結盟,“三國協約”最終形成,未來的戰爭中德國將會面臨英法俄3個強國的“群毆”,英國、俄國給予法國的支持能力,顯然不是奧匈帝國、意大利可以相比的,何況意大利從來都是不可靠的盟友。

俾斯麥時期形成的良好外交局面,終於被威廉二世的“冒險主義”推向了反面,法國從被忽視被孤立被侮辱變成“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德國與英國為敵,也意味著與英語國家特別是與美國為敵,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英法俄(美)群毆擊敗。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德國最初利用自己“被侮辱”喚起英美同情。德國在不得罪英法俄(蘇聯)等強國的情況下,收回了萊茵蘭地區,侵佔了蘇臺德區,甚至違背了《凡爾賽和約》吞併了奧地利,這是當年俾斯麥統一德國時都不敢想象的舉措。但希特勒沒有“見好就收”,而是與蘇聯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聯合瓜分波蘭,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明明知道波蘭是英法的盟國,進攻波蘭意味著與英法開戰也就意味著重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故事”,這也是德國缺少“良相”導致的結果。要知道蘇聯只是與德國“互不侵犯”,而不是結成軍事同盟,德國如何保證蘇聯不會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俄羅斯那樣轉向英法陣營?

德國崛起與戰敗:良相是關鍵

說句題外話,日本不乏“良將”與“良相”,卻因為“將相失衡”而最終失敗。日本內閣每次在侵華戰爭中獲得利益決定“不擴大”見好就收,都被日本軍部甚至日本一線部隊破壞。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內閣決定“不擴大”,結果日本軍部增兵華北甚至突破蔣介石“廬山談話”底線攻下北平、天津導致中日全面戰爭不可避免。攻下上海後,日本內閣決定“不擴大”與中國政府談判,結果日本軍隊不顧政府禁令攻向南京甚至製造了南京大屠殺,從而讓中日兩國政府徹底失去和平談判機會。這也說明日本即使不缺乏“良相”與“良將”,但如果“良相”不能有效約束“良將”,即使百戰百勝也是最終失敗,這也是當年吳國滅亡在“百戰百勝”原因之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