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閱讀”,是如何逐步毀掉你的生活的?

“碎片化閱讀”,是如何逐步毀掉你的生活的?

《天龍八部》這本小說中有這樣一個橋段,聚賢莊英雄大會,喬峰帶阿朱前往治傷,求的是一位姓薛的神醫!

要說那薛神醫,可是當世醫中第一聖手,因為“神醫”兩字太出名,連他本來名字大家也都不知道了……

薛神醫不但醫道如神,武功也頗了得。他愛結交江湖豪傑,替人治病療傷後,往往會向對方請教一兩招武功。對方感念他的活命之恩,傳授時自然決不藏私,很多人教他的,都是自己最得意招式。

他好武成性,卻不肯另投明師,別出心裁,以治病與人交換武功,東學一招,西學一式,武學之博,可說江湖上極為罕有。

但壞也就壞在這個“博”字上,這一博,貪多嚼不爛,沒一門功夫是真正練到了家的。

“碎片化閱讀”,是如何逐步毀掉你的生活的?

他醫術如神,所到之處,人人都敬他三分。即使不為治病,大家也會討好於他,畢竟身在江湖,誰也不會得罪未來可能救你一命之人。所以說話往往言過其實,誰也不跟他當真。

就這樣,薛神醫自不免沾沾自喜,總覺得天下武功,十之八九已在胸中。

直到有一天,遇見喬峰和群雄搏鬥,出手之快,落手之重,他才發現自己的武功不過爾爾,一顆心怦怦亂跳,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本來想要上前動手幫忙最後也放棄了。

薛神醫是幸運的,畢竟他發現問題的時候,並不是在自己的生死存亡之際,如果真的事關生死才發現自己引以為傲的武功只是個半斤八兩的水貨,那才是個悲劇!

薛神醫是可笑的,夜郎自大,認為武功的堆積就是成為高手的秘籍。但是轉眼一想,你會發現,在當下這互聯網時代,我們不也是薛神醫嗎?

01,薛神醫的病生在哪裡?

薛神醫在江湖漂泊,四處學習各種武功,而且是“傳授時自然決不私藏,教他的都是自己最得意的功夫。

熟不熟悉?這跟你我去知名的公眾號、刷知乎、微博、朋友圈的時候四處學“乾貨”的場景是不是很像?

今天從這個公眾號裡看了幾篇乾貨,明天在那個在線學習平臺學了幾堂公開課。

於是你感覺到自己真愛學習,生活充實,甚至時間久了,可能會像薛神醫一樣“不免沾沾自喜,總覺得天下武功,十之八九已盡在心中”。

“碎片化閱讀”,是如何逐步毀掉你的生活的?

碎片化的學習方式是能夠給你帶來進步,但是單純的聽和看是不夠的,因為四處得來的碎片化知識,經常帶來兩個明顯的弊端:

第一,喪失深度思考能力;

我們習慣在碎片時間獲取一些信息,既然是碎片時間,那麼都不會很長,所以能夠看的篇幅也不會很長。

當你習慣了看一百多字的微博微信,幾秒鐘就讀完後,恰恰由於其篇幅有限,所以大多都是闡述一個現成的結論或者邏輯簡化後的信息。

時間久了就養成了這樣一種思維:“因為A所以B”、“只要C就能D”、“有了E才能F”、“出現G即說明H”……

就這樣漸漸變得狹隘獨斷,難以深入思考,從而慢慢喪失獨立思考能力。他人的思考不能代替你的思考,只能給予你啟發!

“碎片化閱讀”,是如何逐步毀掉你的生活的?

第二,知識的使用效率下降;

單獨的一個知識點非常容易獲取,尤其是現在的互聯網時代,獲取信息短平快。

但由於碎片化的特點,導致腦海裡的知識點經常是孤立的,像一盤散亂的珠子。你每一次只能拎出“一個”即止,而不是連續的“一串”,於是只能處理淺維度的信息。

雖然利用互聯網,人們獲取信息的數量和渠道變多了,但使用信息的效率反而下降了。

以學習投資為例

大家有一個愛好,就是一上來就說,你給我介紹幾個人的微博吧,或者幾個公眾號吧。

不可否認,大家確實能從中學到不少絕對的乾貨,篇篇經典。不然他們也不可能廣為人知,對吧?

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幾乎所有的微信公眾號更新的特點就是,很難是一個完整的、循序漸進的知識體系。

“碎片化閱讀”,是如何逐步毀掉你的生活的?

為啥呢?

因為更新的內容是隨著原創者的靈感或者追逐某個熱點而得到的選題。

如果大家在學習過程中只是單獨學習一個個技巧或操作,縱然信息量很大,也確實可以拓展了一部分視野。但是如果你本來沒有自己的知識框架,只是一味往你腦子裡塞東西,想要應用的時候發現把自己的知識點串不起來,那這些知識對你又有什麼意義呢?

不要總盯著套路,套路是學不完的,要研究思路,思路是最精華的。

所以,如果在學習一門知識的初期,能建立一個全面的、體系化的認知是很重要的

在後續的學習中將新的知識點納入自己已有的知識體系內,重新消化理解,能將與之矛盾的內容排出體外,才可以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如果你剛剛進入一個新的領域,不要輕易嘗試利用碎片化的內容自學。因為沒有對錯的分辨能力,單純的堆積知識,很容易讓你在將來的某個時刻因為某些以前吸收的錯誤知識而栽跟頭。

網絡上有句名言,我現在眼睛裡留的淚,都是當年腦子裡進的水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在你當下不選擇好正確的道路,未來反而會因為錯誤的決定付出更多代價和時間。

要想真正進入一個領域,學些什麼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個領域的經典書籍找出來研讀一遍。

碎片化學習的反義詞不是不學,而是花費整段的時間去系統化的學習,而書本能給你帶來的好處也正是如此。

02,薛神醫的病,有得治!

碎片化學習真的沒有意義麼?

其實並不是!碎片化學習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充分利用時間,積少成多,量變最終可以變成質變。至於弊端,那就看你如何解決,如何避免!

“碎片化閱讀”,是如何逐步毀掉你的生活的?

一,既然碎片化學習雖然不能幫你搭建體系,但它是你完善體系的好幫手!

就好比種樹,如果你本身不知道這顆種子是什麼,種下去經過多年培育,最終可能會坑到自己。

但是如果你已經種好了樹,並已經長出樹苗,你需要的就不再是挑選種子,而是讓它沐浴陽光,澆灌雨水,這樣它才會茁壯成長。

碎片化的學習可以為你已經存在的知識體系進行充能補充,讓你不斷迭代升級你的現有知識體系,甚至拓寬現有知識體系的邊界。

“碎片化閱讀”,是如何逐步毀掉你的生活的?

二,複合感官,簡單來說就是儘可能調動更多的感官,加入進去。

人是一種“忘性”很大的動物,一件事,認真學,就算當時學得再明白,兩個星期以後,還是會“還給老師”,這種現象在碎片化學習過程中尤為明顯!

雖然都要還回去,但是還回去多少,這個是你可以把控的。國外有個研究結果表示,即使你很用心的去學習,方法的不同也能造成極大的差異:

通過閱讀文字來學習,一次大概能記住10%左右;

通過聽講學習,能記住20%左右;

通過看別人的圖型學習,也就是大綱或者思維導圖,你大概能記住的是30%左右;

通過看影像資料、看展覽、現場觀摩甚至自己製作大綱、思維導圖這種方式,能記住50%左右;

通過提問、發言、參與討論,邊互動邊學習,大概能記住70%左右;

通過演講、教學、實際操作,能記住其中的90%左右;

在學習中,調動的感官越多,重複的次數越多,記憶效果越好,所以你會發現在小時候,老師的很多教育方式就是不斷讓大家通過朗讀、抄寫、背誦等方式,記住知識點。

在碎片化的學習中也是如此,看一遍,寫一遍,讀一遍,聽一遍... ...,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它已經變成屬於你的知識!

“碎片化閱讀”,是如何逐步毀掉你的生活的?

三、知行合一,實踐操作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

孔子在《論語》裡有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的就是學過之後,需要進行實踐操練,雖然這是大道理,確實個真的很有用的大道理。只有上手去做了,才能進一步提升知識的真諦。

比如說做菜、騎車、游泳,你會發現,懂的理論知識再多,也不如實際操練來的意義更大。碎片化知識提供的方法很多都是點狀的,這種情況下,反而適合讓你帶入到限時場景進行驗證。

記住,再好的知識如果你不實踐,也就是知道,那根本就不叫知識。把學到的東西用得上,學會知行合一,才是把知道轉換成知識的唯一途徑!

“碎片化閱讀”,是如何逐步毀掉你的生活的?

四、教學相長,最好的學習,就是教。

還記得最上面的記憶百分比麼?

從閱讀、聽課、多媒體,到現場觀摩、互動討論、再到最後能教別人可以記住近90%,這個學習效果不斷提升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從“自己學”到“大家一起學”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轉化的過程。

當你在給別人複述的過程中,其實就是你本身對內容梳理、理解的過程,也是把知識變成自己的過程。

“碎片化閱讀”,是如何逐步毀掉你的生活的?

03,寫在最後,咱們一起來算一筆賬!

其實無論是《天龍八部》裡的薛神醫還是我們自己,通過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都比是在進步的,持續積累,終將見證時間的力量。但是方法的使用和效率的提升,這是我們可以手動控制的。

有人曾經算了一筆賬,假如你的稅後月收入是4000,公司繳納的五險一金大概就1500左右,公司為你支出的成本就是5500,那麼你每小時的收入是多少?

一個月大概23天工作日,每天8小時,5500/23/8=29.89 ,四捨五入算作30吧,也就是時薪30元。

30元,就是你1小時的價值。

“碎片化閱讀”,是如何逐步毀掉你的生活的?

拼湊起來的時間也是時間,如何使碎片化的學習更有效率,才是今天和大家討論的問題。

你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為自己已知的完整體系做補強;

你可以利用複合感官,口耳鼻舌身的調動去強化記憶;

你可以知行合一,用實踐去驗證知識的正確性;

你也可以和別人述說,告訴別人你學到的東西;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請記得一定要關注我,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與誰同行,相似的靈魂和大腦會相互促進。

你的評論轉發點贊

都是對我最好的幫助,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碎片化閱讀”,是如何逐步毀掉你的生活的?

給喧囂的世界,增加一點知識

拆書 / 現象解讀 / 乾貨分享

每週四晚18:00準時更新,其他時間隨機更新

關注“拆書解惑”,我們一起努力,見證更好的自己!

↓↓↓↓

經典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