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新任質量總監與生產經理的鬥智鬥勇


案例|新任質量總監與生產經理的鬥智鬥勇


前言:

如果說質量經理是替罪羊,那生產經理就是倒黴蛋。實際上在日常生產過程中,質量與生產不是難兄難弟,而是結拜夫妻,而生產是夫,質量是妻。作為丈夫的生產經理天天被老婆訓,心有不甘卻不知如何還嘴。

能夠改變生產經理地位的,是生產經理自己而不是別人。就是自己做事更認真些,將質量管理掌握在自己手裡。當生產經理成為記錄的主人、數據的主人和糾正預防措施的主人時,所有複雜的事情就開始簡單了。


案例|新任質量總監與生產經理的鬥智鬥勇



眾所周知,對於藥品生產企業而言,人員是最大的汙染源,在現有空調系統運行情況下,維持潔淨區的環境處於合格、穩定狀態最有效措施主要有三個:

第一、控制潔淨區人員數量;

第二、規範人員操作和衛生習慣;

第三,利用“優質”的潔淨服提供物理隔離人體發出的塵埃和微生物(“優質”不僅僅是要求材質不脫落纖維或微粒,能滯留身體散發的微粒,更指的是良好的管理)。

公司計劃邀請第三方機構,對現有生產質量管理體系安排一次歐盟GMP認證預審。預審之前,由公司質量總監領隊對整個生產質量體系安排了一次內審,因為新任質量總監也是空降不到1個月,為了更好地熟悉企業質量體系管理情況,特意安排了一週的內審時間。

以下是內審過程中潔淨服管理相關問題彙總:

背 景 一:還未走到一車間門口,質量總監就拉下了臉,營造一種緊張氣氛。

質量總監:潔淨服準備足夠了嗎?

生產經理:放心吧,XX總,數量足夠。

質量總監:不能僅僅滿足數量,衣服尺寸也很重要,聽說大多歐盟男檢察官個都挺高的,認證前期一旦檢查組成員定下來,問下企業歐盟顧問,那一行人身高大概多少,到時有特殊要求,按流程報計劃採購吧。

生產經理:沒問題!(心中不爽,默唸著,最好告訴我胸圍、臀圍,量身定做得了!)

背 景 二:內審小組部分成員按照人員進入潔淨區流進入車間,看見一更門帖著“最大允許人數:2人”,所以只能分批進入,質量總監進入後看見潔淨服尼龍袋上寫著套潔淨服的編號、尺寸及有效期48h等信息,經車間工藝員小徐指導由先上後下的順序換上了C級區藍色潔淨服後進入潔淨區走廊,等人員到齊後。

質量總監:我們更衣間最大允許人數2人,人員進入或進出時怎麼判斷裡面有幾人?

生產經理:我們更衣SOP有規定,人員進入前會敲門,如果裡面人有敲門回應,則不能進入,如果沒有回應,那就可以進入。

質量總監:你剛才也沒敲門呀?

生產經理:從“潔淨區人員進出記錄”可以看出我們進來前潔淨區各級別人員數量均為零,所以沒必要敲門。

質量總監:C級潔淨服有效期48h,那B級潔淨服有效期是多久,都是如何做的確認,標準各是多少?

生產經理:這,這個問題,由我們車間工藝員小徐來回答,小徐,站這邊來,你跟XX總講一下。

小 徐:B級區潔淨服有效期是24h,主要的驗證策略是在清洗消毒/滅菌後分別暫存在織物暫存間,分別於24h、48h、72h接觸碟法取樣檢測表面菌,B級潔淨服的表面菌可接受標準為<5CFU/碟,C級潔淨服的表面菌可接受標準為<25CFU/碟。

背 景 三:走進清洗間,質量總監看見裡面盛放著三臺洗烘一體機,一邊查看著記錄和管道標識,一邊就開問了。

質量總監:各級別潔淨服的消毒/滅菌方式及包裝方式,並且最後清洗用水是什麼?

生產經理:生產現場細節這塊,小徐,你來回答下。

小 徐:C級潔淨服經過洗烘一體機後,疊好裝入尼龍袋中;B級潔淨服洗烘一體機後,疊好用雙層透析袋、雙層呼吸袋包裝,然後採用脈動真空滅菌櫃121℃純蒸汽滅菌15min,各級別潔淨服分開清洗;C、B級區的潔淨服清洗用水分別為純化水和注射用水,你看這管道流向和內容物都標識出來了。

質量總監:清洗和烘乾一體機,烘乾效果怎麼判定呢?

生產經理:清洗前、烘乾後各稱重,相差不超過一定範圍就算烘乾,這個值是多少來著(所有人習慣性地轉向了小徐)。

小 徐:……文件制定≤1%,不過沒有找到參考依據。

質量總監:一次滅菌多少套潔淨服?固定裝載嗎?

小 徐:文件規定每次滅菌是固定裝載16套,裝載方式也經過驗證,裝載圖片在那(順勢指著貼在牆上的經過塑的圖片,圖片上能清晰看到各潔淨服的擺放位置)。

背 景 四:檢查過程中,質量總監發現自己潔淨服領口封口帶粘性不足,時常導致領口敞開。

質量總監:潔淨服使用後經清洗、消毒/滅菌,潔淨服的材質容易老化,纖維容易斷裂產生微粒,咱們對潔淨服有沒有規定更換週期,或者有沒有規定清洗、消毒/滅菌最大允許次數?

生產經理:暫時未定潔淨服更換週期,一般發現了問題,不能修補就報廢,至於清洗、消毒/滅菌最大允許次數,我們正在收集相關數據。

質量總監:能否要求廠家提供一份潔淨服出廠前的性能測試報告,另從風險角度考慮,應設置一個更換週期,提前更換,這個可以先諮詢下廠家,提供一個參考值。

生產經理:好的,小徐,你記一下,出去別忘了提醒我(忘了最好)。

背 景 五:內審小組從另外一條更衣線走出潔淨區過程中發現,B級衣服直接放潔淨服回收桶中(待清潔),而C級潔淨服還有部分是放回更衣人自己的更衣櫃位置。

質量總監:整體還是不錯的,咱們文件規定首次進入B級區人員應進行3次合格更衣程序確認,但是我建議編制一份更衣確認合格人員名單,貼在B級更衣間門口,名單中人員也應定期進行更衣確認測試。最後我再問下,各級別潔淨服更換頻率多少,這個頻率的制定有依據嗎?

生產經理:B級區單向一次使用、C級每班一次。根據日常表面菌監測結果顯示,目前制定的頻率是合理的。

One More Thing

從2019年2月18日起,第一批7節課上線,本課一共經歷了11周。賈老師一共準備了將近100頁PPT,66660字的手稿,在錄製棚錄了900分鐘的課。QualityIn希望這樣一種知識的傳遞方式,能夠幫助到每個質量人,在堅持“正能量”的道路上走的更穩一些,更快一些!

每天10分鐘,謝謝您的堅持和陪伴!


案例|新任質量總監與生產經理的鬥智鬥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