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的孩子不愿与你交流

1

前几天,我听杨澜老师讲了一堂关于亲子教育的微课。听课的大都是爸爸妈妈级别,在互动环节,有许多家长多次提到亲子交流这个话题。

感觉与孩子、特别是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简直太难了。

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接触的事物与关心的问题,渐渐与家长的认知有了差距。而且青春期的孩子在自己的心中,自以为是一个大人,有了相对成熟的思想,容易造成听不进别人不同的理念,所以为了避免家长的异议,他们宁愿选择不交流。

而作为家长,不论对孩子的关心还是责任,还有对他思想的好奇,都有强烈地想交流的愿望。

这种情况下,一方强烈想交流,一方躲闪避讳,不仅不利于亲子交流,还有可能适得其反。要想愉快地交流,还真得想一些办法才行。

听说,你的孩子不愿与你交流


2

儿子上初一的时候,我们市里的一所中学出了事故,学生之间打架,致一个初三的孩子当场死亡。此事儿一出,整个城市就炸了窝。

家长们,更是急白了脸,一个个做好了回去给自家“小祖宗”上大课的准备,教育他不能欺负人,也不要惹别人。以防万一,千万千万,不能让这类事,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啊。

我也一样,等儿子一回家,赶紧急乎乎地把这事儿跟他说了。哪知还没等我苦口婆心,他就表明了自已的立场:“谁要敢欺负我,我就揍死他!”

天哪!这也太吓人了。这节骨眼儿上,居然听到儿子说要“揍死人”,做家长的那还不得慌了神。

还好,自已生的孩子自己最了解。如若此时,我当场抨击他“揍死人”的理论,给他灌输与人为善的道理,那肯定会不出三句,就一拍两散。

好吧!我稳住了自己,差开这个话题。

吃过晚饭后,我和儿子去小区里散步。见他态度平和,我有意无意往“学校”与“同学”这两个词上扯。

我说,你们同学之间打架吗?儿子立刻有些警觉的样子。没等他说话,我就赶紧接着说:“其实打架是挺正常的,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打过好多次架,总欺负人。”

“你还欺负人?”儿子有些惊讶。

我说:“是呀,不仅欺负人,还专门欺负男生,你别看你妈,当年是一个柔柔弱弱弱的女孩子,谁都不怵!”

“好家伙,赶紧,赶紧说来听听!”他立马来了精神。拉着我的胳膊要求我讲讲我的“欺人历史”。

我说,我上初一的时候,有一个男同学撞了我一下,我在教室里追着他跑了三圈,最后终于在教室后面,逮住了他。于是,我左手按着他的肩膀,右手抓着他的头发,把他抵到墙上,使劲向后就一推,吓得他,再也不敢惹我了。

还有一回,放学的时候,隔壁班的一个男生,在众人面前喊我“大学霸”,我气死了,一低头,正好,看到一块鸡蛋大的砖头,拾起来,就冲着几米外的那个男生甩去,天哪!你说有多巧,就跟灌篮高手似的,砖头飞出去就砸中了他的后脑勺,他当时“哎呦”一声就跑了!

我一边说,一边做着扔砖头的动作。

“咋样?你妈不好惹吧!”

儿子被我逗得哈哈大笑,说:“真有你的,不过你也真是,好赖话也不分,人家叫你个学霸怎么了,你就打人!”儿子已经开始为我的同学鸣不平了。

听说,你的孩子不愿与你交流


我说,还有一回呢,我前排一个男生,跟我闹着玩儿,脑袋老在我面前晃来晃去,我拿起语文书,用最硬的那一面,狠狠敲了一下他的脑袋,我觉得语文书能有多重啊,没想到砸得声音特别响。

结果他“嗷”了一嗓子,后来,脑袋都肿起了一个大包。他跟我说,当时差点都被砸昏了。

“厉害了,WORD娘!”儿子笑着拍起了我的肩膀。

我说是啊,是不是特牛,可是现在想起来有些后怕呢!还好,那个时候小孩子都不娇贵,回家也不会跟父母告状。

你想想,如果当时一砖头把那个同学打破了脑袋,或者用厚书把前排同学砸成脑震荡,可怎么办呢?万一把同学砸出个好歹来,我这一辈子也良心不安。

当时,有一点小事儿就不让份儿,现在长大成人,这几年通过微信,许多初中的同学都联系上了,再见面,就跟亲人一样,想想小时候干的那些事儿,除了觉着不懂事儿外,就是可笑。有一帮同学,是多么幸福的事儿啊!

儿子,似有感悟地点点头。说:“妈,你说得有道理!你放心,我肯定不会欺负人的,也不会惹事儿!”

“别人要是打我,我跑总可以吧?”他又笑着加了一句。

我也哈哈大笑:“跑呗,跑不丢人!”

就这样,散完步,一场令我揪心的“打架风波”,也以如此完美的方式交流结束。

孩子不愿意与家长交流,不等于没有办法交流,关键,作为家长,我们得找到一个点,比如,选取他好奇的话题,慢慢引导孩子快乐地交流。

听说,你的孩子不愿与你交流


3

关于交流这个问题,很多朋友问我,如果找不到那个“点”怎么办?我总是告诉他们,那就看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在他高兴的时候谈。

比如我和儿子,许多时候我们找不到快乐交流那个“点”,而又想跟他交流时,我也是有办法的。

有时候,他要求我开车带他去兜风,那么,我就会趁这个时间与他聊天,聊着聊着,就会了解许多我关心的话题。

儿子喜欢美食,也喜欢自己动手做,那么,厨房也成了我们交流的地方。

上个周末的早上,我和他一起去吃惦记了好久的小吃。

他吃的非常开心,吃饭的时候,他告诉我,他在网上关注了好多“穷游族”,一对“摩旅夫妇”,已经在外漂了八个月了。

他说,他有一个“穷游”的计划,要在初中毕业后实行。

他对我说:妈,如果到时候我去“穷游”你答应吗?你答应我就告诉你再去,你要是不答应,我留个纸条儿,就走!。

这哪像征求意见呢?

我说:我又不傻,反正你既然决定“非穷不可”,那我就答应呗。我同学文友全国各地都有,等你“穷”到哪里,不行的话,我就请他们接待接待你。

他哈哈笑:“我看行!如果你愿意跟着,我也可以带着你一块儿去!”

我笑:算了吧,你还是自己“穷”去吧!我等着“富游”。

娘俩边吃边聊,从他计划的“穷游”路线,到作家大冰的“背包旅行”经历及新书,一顿饭的功夫,我又了解了不少他的新想法和新关注。

听说,你的孩子不愿与你交流


4

身边的很多人都说,自家青春孩子叛逆的厉害,也有很多人奇怪,为什么我家儿子看着挺有个性,却不怎么叛逆呢?

其实,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都怀揣着自己的一堆看法,他们也愿意与家人交流和分享,只不过,他的想法,不是得不到大人的支持,就是换来一连串苦婆心地唠叨。

作为家长的我们,一方面极力地想了解孩子,想交流,一方面又忍不住唠叨指教。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若是我们,也不愿意与这样的人交流。

把心放松下来,在快乐的节点,快乐的时间,快乐的环境里轻松的聊天,不要被孩子说出的一些话吓到,急于去板正他。以朋友的心与他聊,交流的问题,就解决了。

比如我儿子说的,初中毕业去“穷游”,不用急,不用怕。答应他去“穷”好了。半年前,他还着了魔似地跟我说,初中毕业那个暑假就立马做微商呢,谁拦着跟谁急!

怎么样,才半年,就换成“穷游”了。

作为家长,你只需打开他的话匣子,让他把想说的话快乐地说出来,而你负责倾听,就够了。至于引导,除了语言,不是还有行动吗?

要记住,行动,永远比唠叨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