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棲霞市的鐵口村曾出現在一首古詩裡,意境相當美

如果常走204國道煙臺段的話,那麼你對鐵口這兩個字應該會有印象。鐵口是一個村莊的名字,它位於棲霞市桃村鎮境內,從煙臺方向出發,過了福山回裡鎮的地界之後,在路的南面,就會見到寫著鐵口名字的石碑,很是醒目。

煙臺棲霞市的鐵口村曾出現在一首古詩裡,意境相當美

現今的公路,線路方向大多是與古代的官道有相似之處,也就是說,204國道旁邊的鐵口村,在古代也應該是行旅經常路過的地方。古代的旅人,時常觸景生情而揮毫潑墨,寫下詩篇。在老棲霞縣誌當中,就輯錄了一首描寫鐵口村風光的詩文。

這首詩的名字就叫做《鐵口》,作者佚名,全文如下:“鐵口名猶舊,溪流曲磵中。煙深千樹綠,日射萬山紅。古墓攢烏鵲,征衣透晚風。行行還緤馬,村火石橋東。

從內容上不難看出,這首詩描寫的是傍晚時分,行人牽馬經過鐵口村附近的場景,千樹綠和萬山紅值得應該是鐵口北面的群山,總體來說,意境也是相當優美的。

棲霞這麼多村莊,能出現在古詩當中的並不多,為何鐵口會有單獨一篇呢?這除了交通便利的原因之外,更重要一點在於鐵口村的歷史底蘊。

煙臺棲霞市的鐵口村曾出現在一首古詩裡,意境相當美

(藍煙鐵路也從鐵口村北面經過)

鐵口村,是一個歷史底蘊相當深厚的地方。膠東半島很多村莊都是明代之後建立,但鐵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根據棲霞地名資料記載,當時原居住在福山牟子國舊址的牟姓,遷徙到外夾河北岸的一片谷地,建立起鐵口村。

煙臺棲霞市的鐵口村曾出現在一首古詩裡,意境相當美

當時,膠東半島地曠人稀,歸屬鐵口村的土地相當多,村裡老人至今相傳,北到大山(東牟家莊村以北的山脈),南到大河(外夾河),東西十多里的範圍,只有鐵口一個村。如今在此範圍內的很多村莊,如肇甲莊、艾子夼、芝麻嶺溝等,都是鐵口牟氏的分支。

煙臺棲霞市的鐵口村曾出現在一首古詩裡,意境相當美

(牟全祠)

在元代,鐵口牟氏還出了一位歷史人物,就是曾參與東征日本的武略將軍牟全。他去世之後,後世為他修建了規模較大的墳墓和一座牟全祠。如今,牟全祠經過新修之後,仍保留在村裡。而出現在上述詩文當中的“古墓”,應該指的就是牟全墓,這座古墓,在清代棲霞縣誌的古蹟中也有列舉,相傳墓旁有石人石馬,頗為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