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覺得我家孩子到了五年級成績越來越好?不是說到了高年級會下降嗎?

開心的媽咪123


很正常,我小學四年級前全校倒第一,農村小學,四年級後就一直進步,最後班級第一,大榜前幾。初中去了所更大更好的學校,一開始還是不如別人,班級第十兩次月考後就班級前五了,初三的時候,又飛躍了一下,班級第一,大榜前十,最後全校第二初中畢業,上了重點高中,就萎了,怎麼努力都是大榜10名左右。我想了一下,為啥會這樣,第一個我覺得我是反應特別慢的,小學四年級前,無論語文還是數學,還有英語,當時我就是聽不明白,每天寫作業寫到半夜12點,還被老師使勁罰寫。也和小學四年級前,你會發現,你考80分和100分名次會差很多,但我認為兩者對知識點掌握沒差多少。年級越高,我覺得學生學習方法,思維方式對學習的影響越來越大。我感覺我能學習越來越好的一個原因,我的學習方法也是最笨的,也是最有效的,就是平時家長說的上課認真聽講,回家認真寫作業。遇到題不會勤問老師,多思考!我感覺如果完全按照這麼來,進步很快的。舉個例子低年級知識點簡單,先天聰明的看一眼就會,反應慢的,得好久,分數上差異就出來了。但是高年級知識點難,你聰明,也得花五分鐘理解,可是呢,很多孩子看這個知識點一眼就覺得難,一分鐘都懶得去想,這個知識點他就不會。反應慢的孩子呢,這個知識點需要20分鐘來理解,這些孩子用四十分鐘去複習,理解,這個知識點他就掌握了。時間一久,差異性特別明顯,反應慢的孩子比特別聰明的學習好,而且給人的感覺也是反應慢的特別聰明,因為他把知識點吃透了,知識都是想通的。


丁哥聊熱點


不同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會存在差異。

有的孩子是短跑選手。贏在起跑線上,當一段時間的領跑者,然後就下來了。

有的孩子是馬拉松選手。他在前半程會跟隨整個隊伍,然後在中程逐步超越周圍的人,到後面階段不斷髮力,成為真正的強者。

舉一個例子——

就是我呀!哈哈

小學三年級留級,五年級留級,讀最差的初中,然後考上重點高中。因為比較調皮,甚至是頑劣,從小學到高中畢業被學校趕回家4次。最後卻是我們那代孩子中考上大學的三個人之一(我是農村出身的70後,我們這代人能上大學的人很少)。本科畢業後,又跨校跨專業保送研究生,成為我童年小夥伴中學歷最高的。

所以說,在讀書方面每個孩子的特點不同。我們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多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在讀書方面順其自然就可以了。


來舒易—認知教育


後來者居上,還有初中高中大學,哪一段路掉隊,都跟不上前進的步伐。

  五年級成績越來越好,家長就該感到高興,因為孩子知道學習了,成績進步,體現孩子也在進步。這時候作為家長要鼓勵孩子不要驕傲,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學習,不要急燥。
初中知識相對於小學,不知加深了多少倍,高中知識相對於初中,也是直升機模式的,大學相對於高中,那全是自學成才。所以,在小學要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愛看書,名人勵志的書。

二、不拖拉作業,按時完成。

三、上課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

四、學習是自己的事,與他人無關。

五、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洗衣做飯,拖地等。

六、思想積極向上,開心樂觀。


沙漠風暴一滴水


我覺得是開竅了,自己想學了,又或者周圍環境改變了(比如換了個他/她特別喜歡的老師。或者突然得到了老師的鼓勵和認可,又或者遇見了個愛學習的好朋友。等等等等)很多孩子4年級前默默無名。56年級開始拔尖。有些小學默默無名,初中慢慢開始拔尖。有些初中默默無名,高中開始拔尖。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潛能。1種是笨,但是隻要肯學,依然可以笨鳥先飛。1種是聰明。但是學習上缺乏主觀能動性。所以,學習上,一方面看孩子自己,另一方面就看家長老師怎麼鼓勵開發了。


飛在中德間


一些人掉下來,一些人越學越輕鬆,正所謂越高年級越兩級分化。舉個例子,中低年級時,倆孩子同樣考90分,但我們不能說他倆水平一樣,因為含金量不一樣,含金量高的孩子後勁足,容易開竅,含金量低的則慢慢吃不消,聽不懂,自然就掉下來了


咋辦尼


有人降就有人升麼


天空128777961


小學初中都是孩子的基礎教育。其實這時候教的指識點都是最基本的。孩子都能夠理解接受,主要看孩子是否認真的聽講,我明天去那一年的成績都上去了的話。那麼說明他認真的進行學習了,往後的課程是越來越比較難理解的。希望孩子能夠繼續堅持。


松鼠達達


成長有期,花開有待。每個孩子都會綻放,時間不同而已。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是陪伴和等待。


勇敢的心146021544


我也是,高一全班四五十名,高二高三,全班十名,自己都不知道怎麼會這樣,感覺自己還是和以前一樣啊


姀孜


只是用對了方法,不足為奇。與其它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