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現在剛好一週,給他買了少兒平安福保險,大家覺得這個險種划算嗎?

用戶50410316


給孩子買保險一定要做好保費支出的預算,個人建議孩子保費預算不要超過年收入的2.5%。

還有一點更重要的就是保額一定要充足,重疾保額最好五十萬,最好附加兒童特定重疾保額,最好翻倍。

醫療險注意是否保證續保,是否涵蓋社保外用藥以及治療方法和器械,免賠額越少越好,最好可以有就醫綠通和醫療費墊付。

意外險可以備著,花費不多,買一年用一年,一定附加意外醫療,意外醫療保額五萬就可以了。

至於平安福劃不划算,就看是否滿足你的需要,評論區私聊,可以為你做保單分析。


誤入保險的保險人


我從96年就為家人陸陸續續辦保險,雖然身為上班族交保費不是很多,但我對保險有我的看法,我辦的保險有9家保險公司的,最早的為孩子辦的中國人壽的,後來保險公司多了就感覺哪個產品適合就辦哪家的,不適合的再好再近的關係也不辦。說實話那些賣保險的還沒我專業,我自己就聽過不少於20家保險公司業務員的講解,他們在我辦公室給我講保險時寫的東西他們走後再看看自己比較一下,不要聽他們說的自己公司的有多好,別的公司怎麼不好什麼的。買保險不是買蘿蔔白菜,保險公司大小給咱沒毛錢的關係,合同上有的用到了就能賠,沒有的大小公司都不會賠給咱。所以想買保險的一定看適不適合,如果經濟上能過得去買點健康保險還是可以的,理財的我是不會考慮的,因為我沒更多的錢啊。😀


幸運之星


那就是坑,我買了兩年直接拒交了,退保都懶得去辦,交了幾萬塊退幾百塊還累得半死,還不如不要。按照一年交一萬,二十年就二十萬,雖然說那不是消費型,其實就相當於消費型,因為按照合同規定,四十年以後才能取回二十多萬,七十年後可以領回三四十萬,但是存在兩種情況,一、幾十年後的二三十萬估計還不如現在的兩三萬,二、錢領出來以後就相當於中斷保險,所以,三四十年後幾乎沒有人會去把錢領出來,所以,相當於是消費型。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人估計都會以為中途堅持不下去而退保,保險公司要的就是我們中途退保的效果,那樣,他們賺的才最多。


大內專家


平安福,我買了三年,退保了,損失了幾萬元。網上搜索一下,你一定會後悔,決定退保。

幸運的是,聰明的你,知道到這裡來尋求答案。

猶豫期內退保沒有一分錢損失,聯繫你的業務員吧,或者直接撥打平安客服電話,馬上退保。

幾年後的你,一定會感激你現在的聰明。也會慶幸你做出退保的決定!

我來這裡回答問題,不為別的,只為了讓別人不要重蹈我的覆轍。我們家為此已經損失了幾萬元,不希望你們也蒙受損失。我們痛過,希望別人不要再痛了,我們被坑過,希望別人不要再被坑了。

平安福也有適合的人群,比如喜歡平安的名氣,服務,願意為了平安的鉅額廣告費買單,而且錢多(比如家裡有礦),不在乎多掏保費的家庭。

但是我國還有很多平民百姓家庭,他們承受著比較重的生活和經濟壓力,一年動轍成千幾萬元的保費,對他們並非不是一筆大的開支,不能象富豪那樣一擲千金不動容。如果他們被業務員忽悠買了平安福,很可能在以後長達20多年甚至30年的繳費期內更不堪重負。倘真如此,你們的心不會痛麼?明明有那麼多更適合他們的重疾險,為何不給他們更多的選擇機會呢?

平安福,網上有名的坑爹重疾險,卻總是有這麼多的平安業務員不管客戶家庭實際的經濟條件如何,一律推薦,這總令我路見不平。其實想想,這我和何關呢?但是想想可能幾年後,又會有人和我一樣蒙受退保的經濟損失,我還是希望他們不必悔不當初。

我給孩子買的重疾險,幾份合計保額100多萬元,保費不到5000元。其中一份康惠保50萬元重疾險,5歲女孩,一年1700元20年交,保到70歲,還有輕症責任12.5萬元。已經完美解決了孩子70歲前的健康風險。再買一份意外險,一年59元,醫療險一年幾百元,全部加起來不過2000多元,何須花將近一萬元?

你看看慧馨安少兒重疾險,9歲男孩購買30萬元保額,一年保費366元。重疾保障30萬元,少兒高發重疾保障60萬元。繳費20年,可以保障30年。30年後的保險業和物價,和現在相比一定又是天翻地覆。30年河東,30年河西嘛!

孩子花這麼多買保險,大人預算又有多少呢?佔用了過多保費,大人的保額就會受到限制,而沒有大人的保障,孩子的保障從何而來?對孩子而言,最好的保障就是父母。

幾百元能夠買到的保障,何必花幾千上萬元?孩子不必買終身,何況平安福哪裡是重疾險,分明是終身壽險附加了一個提前給付的重疾責任罷了。

孩子哪裡需要終身壽險,那隻不過是保險公司更賺錢的險種罷了。

你確定看完以上的分析後,還會喜歡平安福嗎?呵呵

世面上好的重疾險比比皆是,平安福是最不提倡的


凱利保險


平安都做“保險電商平臺”了,你還在買少兒平安福嗎?

1

最近這段時間,平安很是不太平。

先是在11月21日以一手“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的操作,在自己的一賬通APP上上線了一共6家保險公司的7款產品。

雖然迫於壓力,最後還是於第二天下午17:30左右下架了其他公司的產品。

但對於坐擁132萬代理人的大公司來講,這種行為已經觸動了一部分平安代理人的底線。培訓的時候口口聲聲說著小保險公司的產品不靠譜,卻悄悄地做起了“保險電商平臺”的事。

第二件事是最近炒得沸沸揚揚的黃淑芬事件,所謂的“教科書式耍賴”再次將平安推向了風口浪尖。

暫且不說此事件涉及到的道德問題,但就“為什麼平安高管買的卻是人保的車險”這一問題,就夠大家討論一番。

至於事件的全部過程,大家可自行上網搜索,反正竹子看了氣憤到不行。

當然,如果因為個別事例就去評定一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好壞,顯然不公平。

講完了平安福2018,後臺很多人,開始呼籲竹子也寫寫少兒平安福。

寫產品這件事,向來是吃力不討好,尤其是寫平安的產品。不過作為平安的又一款熱門產品,而且這麼多寶爸寶媽們都問到了,不寫實在說不過去。

所以,今天就頂著壓力寫一下,不喜勿噴。

2

看了一下少兒平安福的產品形態,和成人版差不多是一個路子,以一帶多的方式,給客戶提供超級“全面”的保障。

主險是終身壽險,18歲前返保費,18歲後賠保額。

附加險多達8種,包括80種重疾,輕症(20種,3次賠付),惡性腫瘤,定期壽險,長期意外險,疾病陪護金,投保人豁免等各種責任。

其保障責任如下:

放眼望去,多少責任,多少保障,真不是一時間能看明白的。

竹子之前聽到過某司員工吐糟自己公司的產品,說,咱們公司就喜歡把產品整得又多又複雜,這樣客戶就沒法直接和其他公司產品進行費率比較了,不過在平安福面前,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不過道理是相同的,要的就是這種“包羅萬象、史上絕無僅有”的效果。

至於這份超級無敵巨無霸至尊套餐的保費,繼續延續“高大上”的路線。

竹子測算了一下,0歲男孩(有社保),主險保額51萬,年交保費高達11043元。如果寶爸寶媽給孩子買了這款產品,不是土豪應該也是富二代了吧。

3

接下來詳細分析一下這款產品在宣傳時主打的幾大亮點,看看是不是真的像它說的那般神奇。

1)20種輕症,賠付3次

今年5月升級的時候,平安福少兒版將輕症從8種上升為20種,一次性增加了一倍多,力度非常大。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輕症病種依然把極早期惡性腫瘤/惡性病變,一拆三。要知道,其他保險公司都是將其歸為一種疾病。

並且,和平安福2018一樣,常見的3種輕症:不典型的急性心肌埂塞;輕微腦中風和冠狀動脈介入手術(非開胸),也沒有包含在內。

2)附加惡性腫瘤保險,賠付3次

看起來非常具有誘惑力,但這是有條件的。

具體如下:

A .初次患重疾為惡性腫瘤,但凡第一次不是癌症,都沒有後面兩次的賠付了;

B .生存滿5年或5年以上的生存要求

(注:癌症五年不復發就基本定義為臨床治癒了,這裡讓人等5年再賠第二次……這就很尷尬了)

而且,根據以往的數據顯示,我國城市5年中診斷為癌症且仍存活的比例是0.666%。在鄉村,這個比例是0.44%,都不到1%的概率。

不知道是平安太樂觀還是我們覺得我們太傻。

3)4.6倍保額,最多7次賠付

意思是,如果是10萬的保額,最大化的情況下能拿46萬。

如圖所示:

先不說是不是真有孩子足夠倒黴卻又幸運的,拿到這4.6倍。

光這患病的順序,就夠你吃上一鯨了:

不同的輕症3次+特定重疾1次+重疾1次+癌症2次,而且後面三項,還不能調換生病順序。

也就是說,如果先患了重疾,那麼特定重疾和癌症還有輕症的保額就都沒了。

如果先患了癌症,特定重疾和輕症的保額也沒了。

所以,這4.6倍的保額,無疑就是個燙手山芋。也不是像你看到的那麼簡單,仔細一看漏洞百出。

4)特定重疾額外給付

這算是這款產品的一個亮點,但絕對不會像平安業務員說的那麼誇張。

竹子仔細看了一下,發現這10種特定重疾中,白血病算得上是少兒高發重疾,但其他幾種,發生的概率並不是很高。

(10種少兒特定重疾)

5)附加長期意外險和定期壽險

這兩個無疑是坑錢的手段而已。

意外險價格並不會像重疾險一樣受到年齡變化的影響,所以竹子再強調一下,真的沒必要買長期意外險。

一年期的意外險已經足夠了,不僅價格便宜,而且槓桿高。目前市面上熱銷的綜合意外險選擇非常多。(透露一下,近期會出一個綜合意外的評測)

再者就是定期壽險,這個小孩買,一點沒必要,因為不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

另外,保監會對未成年人的死亡保額有嚴格限制。

10週歲以下不能超過20萬,10歲以上18歲以下不能超過50萬。

4

綜合以上,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不是錢多燒得慌,真的不建議買少兒平安福。

竹子還是那句話,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如此多的保障並不代表你都能享受到,而且還是建立在比同類優秀的產品價格高好幾倍的前提下。

給孩子買保險竹子提倡的是,先把成年之前的保障做足就夠了,想通過一份保險保障終身,不現實也不合適。

等到18歲之後,再陸續配置齊全。

當然,如果你就看中的是平安這個品牌,那麼,也沒啥可說的。畢竟什麼東西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可以理解。

最後再補充一點,少兒平安福等待期內出險只返還現金價值,這又和其他保險公司返還保費不同。

舉個例子,如果小孩在等待期的90天內患病,繳費11043元,但最後只退還306元,保險合同終止。


竹子說保


無論是少兒平安福還是成人版平安福,“平安福系列”一直都處在不斷的升級模式中,單是成人版就已經是第8次升級了。是因為原始保障責任太差,還是說升級後保障力度已經遠超市場同類產品?

佳寶兒曾在文章“為什麼要退掉手中的平安福?”中有詳細介紹過平安福2018,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查閱,也可更好的理解接下來要說的這款少兒平安福2019。

少兒平安福2019與之前產品一樣,都採用了將各類險種先組合打包再銷售的模式。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更加全面的覆蓋風險,同時也可減少投保人對比其他產品或自行多家投保的麻煩。好比裝修,全包給裝修公司肯定要比自己操辦省事省心,但無論選擇哪種方式,實際的裝修質量都要檢查驗收。那麼,不妨和佳寶兒一起了解下這款最新的少兒平安福2019。

1身故責任

“重疾賠完,身故還能賠”,聽代理人這樣說,你覺的身故能賠多少?不要被圖中的51萬誤導,它要與50萬重疾保額共用,所以重疾賠付後,身故只賠1萬。

其實,這樣的設置在重疾險種很常見。只不過其他產品因為身故和重疾的保額設置相同,在賠過重疾後,身故責任也隨之終止了。所以為避免宣傳誤導,“重疾賠完,身故賠餘額”更準確。當然,主險的身故責任因留有剩餘保額,合同不終止,從而附加險(保至25週歲的定期壽險和保至70週歲的意外險)責任也就能繼續有效了。

從理賠數據來看,兒童由意外引發的身故多於由疾病導致的。所以,意外險的配置無可厚非。但對於幾乎沒有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的孩子,額外附加定期壽險的做法,效果十分有限。

《保險法》關於未成年人投保以身故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產品,其賠付保額有如下規定,“不滿10週歲的,不得超過人民幣20萬元;已滿10週歲但未滿18週歲的,不得超過人民幣50萬元”。而這三個險種在18歲前配置的身故總保額,大大高於按照規定可以實際獲賠的保險金額。

2 重疾、少兒特定重疾以及陪護金

少兒平安福2019重疾數量由18版的80種升至100種,但賠付次數卻沒有改變,還是隻賠付1次。單次賠付的產品,如果患了重疾合同就終止了,即便日後身體康復了也很難再投保其他健康類產品。而重疾多次賠付的產品可以很好的規避此類風險,因此已經成為市場發展的主流趨勢。而且,重疾多次賠付已經由最初的“疾病分組多次賠”發展出“疾病不分組多次賠”的方式,不難想到,少兒平安福2019在保障責任升級方面還是有所保留的。

平安福少兒版,相比於成人版增加了陪護金了和少兒特定重疾責任,意在加強25歲前的保障。

少兒平安福2019將少兒特定疾病擴展至15種,增加了高發的【重症手足口病】,但另一高發重疾【嚴重川崎病】仍然被拒之門外。而已有的少兒高發重疾,相比與市場上的其他產品,理賠門檻設置較高,如【I型糖尿病】。

少兒平安福2019包含3種陪護金,分別是輕症陪護金、少兒特定重疾陪護金、和重大疾病陪護金,如果患有相應疾病每份可獲的2000元/月的疾病補貼,累計給付的期限分別為3個月、6個月、 6個月。但如果先患的是重大疾病,將不再擁有前兩項陪護金責任。圖1顯示配置了5份,那麼每個月就可獲得1萬元的陪護金。

這樣的保障責任並不算新穎,通過配置定期消費型重疾即可實現。替換後不僅保障責任更全面,而且價格十分親民。

至於少兒平安福2019宣傳的保額增長功能,(即70歲前每患一次輕症,重疾、少兒特定重疾或身故責任的保額將增加20%,最高增至60% ),佳寶兒認為需要理性看待,因為接下來要介紹的輕症責任,會讓你看清要得到這項福利有多難。

3 輕症責任

內地各家保險公司重大疾病保險的前25種重疾及釋義,都是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統一制定的,這些病種已經佔據了理賠數據的95%以上。因此,重疾病種數量的增加並不會明顯提高獲賠概率。對被保險人更有利的做法是,增加前25種重疾所對應的輕症數量。注重產品是否包含高發輕症,這也是平安建議我們挑選重疾險的方法之一。

那麼不妨看看在高發輕症方面,這款最新的少兒平安福2019與市場上同類產品的表現。

缺失的輕症,輕微腦中風、不典型心肌梗塞和冠狀動脈介入手術(非開胸),對應的重疾分別是腦中風後遺症、急性心肌梗塞和冠狀動脈搭橋術。除了惡性腫瘤,這三種疾病在理賠數據中遙遙領先。

這三種高發輕症的缺失,是“平安福系列”多次升級但從未做改善的頑疾。對此平安給出的理由是,因為大部分客戶直接滿足了重疾的賠付標準,所以在輕症中沒有單獨列出。

雖說輕症和重疾本就有著不同的定義。但不能否認,的確會出現同時達到輕症和重疾賠付條件的情況,可是如果沒有呢?——拒賠!

很多朋友說,其他產品自帶的被保險人輕症豁免功能,平安卻要單獨額外附加。佳寶兒認為,如此輕症病種的設置已經大大降低了理賠概率,單獨的輕症豁免反而能讓人決定是否還要在已經不太可能的輕症理賠上,再有更多投入。

4 惡性腫瘤疾病多次賠付

癌症多次賠付已不是什麼創新功能,從最初規定的首次重疾為惡性腫瘤才能啟動多次賠付,間隔期5年,發展到現在的不限首次患病種類,間隔期3年。市場上的產品越來越注重在現實中的適用性,而少兒平安福2019仍然沿用最初的條款設定,確實讓人失望。

而且,如果所患重疾不是惡性腫瘤,該附加合同效力終止,保費不予退還。

與其附加這樣一個保障責任尚未啟動,合同卻有可能終止的產品,不如單獨配置一款保障責任獨立的,起碼保費可以退回,不至於白交。

5 意外及醫療

先不論附加的這款長期意外險價格如何,單就保障範圍侷限在社保目錄內,就已經將產品的適用性大打折扣了。常見自費藥,如發炎鎮痛用的布洛芬、貓爪狗咬後的狂犬疫苗、燒燙傷後阻止疤痕生成的藥品以及傷口受傷的抗感染藥,這款少兒平安福2019附加的意外險都無法報銷。

另外,意外險繳費20年的總保費達到14800元,保障期限最長70年,相當於年交保費211元。而市場150元/年的意外險,保障責任卻很優秀。

無論是兒童意外險還是醫療險,佳寶兒都建議儘量選擇突破社保、能報銷自費藥產品。一方面可以彌補社保報銷的侷限性。另一方面,也能擴大在用藥範圍和治療方案上的選擇空間,從而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療。

6 結 語

品牌大小、理賠時效、保險公司在當地是否有分支機構、投保是否便捷,的確是投保時應該考慮因素,但與患病後是否能夠得到理賠相比,這些就都只是錦上添花的部分。

少兒平安福2019在以下保障責任方面,相比於市場上其他產品仍存在較大差距。

  • 重疾只賠1次,無多次賠付責任
  • 缺少少兒高發重疾,如嚴重川崎病
  • 缺少高發輕症,輕微腦中風、不典型心肌梗塞、冠狀動脈介入手術
  • 惡性腫瘤多次賠付的間隔期較長
  • 意外、醫療,受社保目錄範圍限制

產品升級確實是彌補保障責任缺失的有效措施,但像“平安福系列”這樣毫無誠意的習慣性升級,只會讓人看作是新一輪保費拉動的手段。

以下產品組合方案,僅代表佳寶兒個人觀點,如何選擇,朋友們還要結合自身需求情況再做匹配。


保險經紀人佳寶兒


我自己買過平安福,就聊聊我的看法 1.買保險,買適當保險,量力而行 2.一年1萬,20是保費20萬 3. 1萬的保費,保單基本41萬,重疾40萬,意外40萬,最高60萬陪護金,3萬意外醫療,2.9萬住院醫療,住院每天100補助,最高270天(我外甥4歲寶寶10100保費保障可以參考) 4.重疾有90天等待期,買的時候75種重疾,五一說是升級到100種了,到時候可以升級。確診即賠付40萬 5.重疾住院有陪護金,一個月4萬,最高15個月 6.意外是保單生效後凌晨開始生效,最高40萬 7.意外住院3萬保額,社保內減掉100,3萬以內報 8.住院有2.9萬報,先報社保,剩下社保內2.9額度內的報 9.住院每天有100補貼,一年最多270天 10.這個保單有現金價值就是退保金,這是長期保障產品,你要退肯定有損失,越早退,損失越多。30年後差不多可以回7-8成 11.這個保單有豁免,投保人和被投保人出現重疾,投保人身故或者全殘,後面保費由保險公司代繳,合同繼續有效。 12.這個保險有20天猶豫期,猶豫期內退保保費一分不少退回銀行卡 保險的本質保障,以防萬一,真出意外,以小博大的,保險不是理財,不要想著去佔保險便宜。買保險也都是需要買適合自己的,能夠承受的。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發大財


穩牛先生


少兒平安福給孩子買是非常划算的!不用看別人交的少!畢竟一分價格一分貨是沒錯的!

1.保障最齊全,輕症及惡性腫瘤都有三重賠付,而且都有豁免!(豁免:無論輕症重疾發生了後期保費不用再交)

2.保單現金價值高,保單保障終身!等孩子年邁時還可充當養老儲備!

3.保險注重的就是理賠:發生了資料齊全倆個工作日到賬,大病面前時間就是金錢!如果理賠太慢,人都走了,理賠款才下來,還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買保險一看保障全面與否、二看理賠速度才是最重要的!


玩轉保險


經常有家長諮詢我做孩子的保險計劃,那我就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下給孩子買保險的思路吧。

希望對各位家長們有幫助。

不涉及產品推銷,因為每家保險公司都會有很不錯的產品,其實沒可能一家獨大、設計的產品適合所有客戶的,所以就不直推了,有需求可以問我。

先來個總綱

一、擔心什麼風險才打算(給孩子)買一份保險?

風險可分為三類(見下圖):特殊情況下需要在孩子小時候,就做財務風險的規劃(比如老來得子,家庭關係複雜,希望給孩子留筆錢)。

多數老百姓買保險考慮的還是兩點:

對抗惡性風險;做良性風險的提前應對。

是不是孩子還小,就不用考慮教育金的問題,做好保障就行了?

當然不是,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教育金是必然的支出,有條件的可以現在開始準備子女教育費用——以應對良性風險。前提是,已經做好、做足對抗惡性風險的準備了。

不同情況的惡性風險,對應選擇的保險險種也有所不同👇🏻

1、解決醫療費用問題——醫療險:

包括住院和門診兩個部分,孩子有些小病去掛門診、住院是很常見的。

希望從商業保險獲得的很全的報銷(包含住院、門診),小孩子的,成本在4000~10000元/年;覺得只要大病住院能基本涵蓋,可以用百萬醫療補充社保,成本在千元以下,需要自費5000~1萬/每個保障期;希望基本全額報銷,在1500~2000元/年(0~7歲)是正常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公司的醫療險報銷明細是有區別的,同時也會有諸如器官獲得、牙科、康復治療等不予報銷。醫療險細分的話,不同的醫療資源,價位也會不同。

醫療險是一種比較特殊的保險,對保險賠付的期望值越高,相對應的成本也會高;把所有的風險都轉移給保險公司的結果是——高成本。所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有取捨的選擇適合自己的醫療險&自費比例&其他細節。

2、意外傷害——意外險

給孩子買意外險一定一定要涵蓋意外醫療並且能報銷進口藥和自費藥。只包含住院醫療的醫療險,涵蓋不了小意外門診。(有專門寫一篇怎麼挑選意外險的,可以去看看)

3、擔心大病——重疾險&醫療險

“小病、小痛”大部分家庭可以自己承擔風險,大病還是需要重疾險和醫療險。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重大疾病保險給付的條件是根據合同載明的疾病和相對應的理賠條件才可以,會存在有些病影響大、但還算不上重大疾病的情況(得不到重疾險的理賠),所以涵蓋一般疾病的醫療險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必要的,特別是異地就醫。

(如果單位醫療福利非常好可以帶家屬買的可以另論,不過我沒看過幾個人的醫療險是報銷項目涵蓋的非常全且額度高的,依個人情況選擇醫療險)

4、身故

因政策限制,未成年人身故賠付有限制,一般保險公司只會賠償已交保費或者保費翻倍賠,差距不大。

綜上去看,少兒平安福——既涵蓋大病、大意外、小額醫療又有小額意外醫療,真的是很齊全了。那為什麼我不建議給孩子買少兒平安福呢?(寫了一篇文章,自己去看)

產品設計整體方向是對的,但並不是根據每個家長的需求去設計的,以及買保險永遠繞不開的話題——費率(價格對應的保障)。

二、給孩子買保險的考量

1、自身情況

買保險是投保人和保險公司雙方簽訂經濟契約,剃頭挑子一頭熱是做不成買賣的。保障型的產品以人身為保險標的物並以此給付保險金,那麼保險公司當然更希望是身體健康、職業風險等級不高的人來買保險了。

所以小孩子身體健康狀況是否達標,也會影響保險公司是否承保這張保單。新生兒常見:早產兒、新生兒黃疸、新生兒肺炎、卵圓孔未閉等問題,都需要如實告知保險公司情況,交由保險公司決定是否承保、延期等;同理,家族史、遺傳病。家族史也應是家長選擇重疾險產品的考量因素之一。

2、產品設計細節

給孩子買重疾險,需要把孩子高發的重大疾病考慮進去,嚴重手足口病、嚴重川崎病等;孩子也會長大成人高發的輕症重疾也一樣要有,特別有高發輕症真的非常非常重要。某些公司產品名氣大,卻缺了很多輕症,品牌大有用嗎?大的保險公司比比皆是,又何必糾結於一家產品?

賠了大病,還能繼續提供疾病保障的產品,是未來保險產品設計的主流,而不是重疾單次賠付的產品。這才是把孩子一輩子可能面臨的惡性風險都考慮進去。

說到加分項,少兒重疾險如果針對高發病(白血病)額外賠付、提供綠通服務等等,都是加分項,不列舉了。

3、預算

這是買保險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影響了保額、保障範圍和保險期三因素。

事分輕重緩急,買重大疾病保險預算有限的情況,如果非要把三因素排序,我會這樣排:

理由很簡單:保障期內,風險發生,最需要的是錢=我買的保額(如果發生重疾);因為高發大病大家都有,能摳的就是孩子比較高發的一些病,和賠付次數,所以次之;一般給孩子買保30年的產品,成本並不高。人一出生就買了保險,以後有條件了,還是可以再加保的,當然能買終身的更好,畢竟人生無處的風險說不準,未來身體差了些能不能買得到保險又另外一說了。基本上孩子的保險幾千塊錢就能買到50~100萬,並不貴。

三、答疑補充&掃雷專區

1、答疑

關於少兒平安福,我專門開了文章,可以點開我的文章裡去翻看。https://www.toutiao.com/i6606220727861379587/

至於題主一開始問到別人買了保險3K、4K,還帶分紅感覺很好,其實是錯覺罷了,保險公司一樣把成本算進去了,至於為什麼便宜,基於三點:

一則,你不知道人家買了多少保額,也許只有20萬呢;二來,分紅並不多,重疾險帶分紅的(小孩買,比不帶分紅的貴千把塊)的產品前30年的分紅優勢並不體現;三,業務員誇大了,並沒有你朋友說的那麼好,只是他自己以為好而已。

2、家庭配置保險常見雷區

(1)、常見的觀念類錯誤

以上四個中三條,基本買的保險都不那麼合適自己和孩子,或者風險發生時,達不到預期保障效果。我最不願意見到的但也很常見的是:孩子一堆保險(基本都是教育金),大人就一份車險、意外險,不管誰發生疾病,都得不到高保障,甚至(發生在經濟支柱身上,會讓)整個家庭失去收入來源。

(2)、常見的“隔行如隔山”導致的錯誤

做過、接觸過商業用地的房產銷售都會明白這個道理,耳聽不為實,眼見不一定是真,實際籤合同(雙合同)、住下來了(‘精裝’質量)、拿到投資回報(配套),才知道好不好。強制附加一堆附加險、病種各種拆分和缺失、分紅少、萬能險利率低(和承諾的4.5%相距甚遠),各種坑見太多了。保障型的保險是射幸合同,真心不希望發生不幸時,自己買的保險做了無用功。

四、給孩子配置保險的3點建議

(一)配置順序(先後次序)

1、先大人後小孩,先做保障。

2、兒童社保+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

3、有條件,再配置理財。

(二)配置細節

孩子除了醫療險(兒童掛門診還是很常見的)會貴一些,重疾險並不貴,1萬可以配置得很全面了。

1、50萬重疾險是最起碼的,選擇終身型 能多次賠付重疾的(賠了癌症,合同還能繼續保障的)。同時加上一份定期

壓力大就先買定期重疾80萬,畢竟一年不到一千塊,3頓飯就夠了。

2、意外險務必涵蓋意外醫療,且是社保外用藥的。

3、醫療險:小額醫療+百萬醫療

從實用角度看,還是小額(1~2萬)醫療更推薦,但涵蓋社保外用藥會貴些。百萬醫療就是防個萬一來兜底的,日常小問題用不到。

當然,如果條件,儘量配置中高端醫療險,醫療資源會好很多。

(三)第一,落實保額;第二,慎選保障細節。

買保險,絕對不要抱著“差不多就得了,買個安心、平安,有就可以了”的心態。

本意給孩子買了份教育金或低保額的重疾險,發生了萬一,後悔得只會是我們自己。

買保險不應該將就,過度看重品牌、人情關係。保費交的不明不白,什麼保、什麼不保、保額夠不夠都不知道,理賠能沒糾紛?長久下去能不後悔?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打算給孩子買保險的家長們有幫助!

祝好!

有問題或定製方案,歡迎頭條私信:險來冇事。

不直接推產品,我認為不錯的產品,不一定適合各位,按需選擇!


險來冇事


買保險時也瞭解了很多,同學,陌生人都給我推薦理財險,就是那種一年交七八千,其中重疾賠付也就20-30萬吧,其他雜七雜八的。也不是很划算,交20年,返還保額那種,估計大多數賣保險的都會推薦買這種保險,提成很好的,聽我朋友說能提一半。最後我買了三個險,1.百年人壽的大黃蜂2號,交20年,保30年,一年1082吧,重疾險,大病最低保額80萬,交夠12年後,最高保額120萬,也是確診後就賠付得吧,2.少兒門診暖寶保,華泰保險的,門診意外險,520一年。疾病門診一年最多報銷5000,疾病住院一年限額10000。3.平安e生保醫療險,1096一年。三個險加起來不到三千,我想要的都覆蓋了。我一直最關注的就是重疾,怕小孩生病了沒有現錢。三個保險不是同一家,理賠時可能會麻煩點,我當時也諮詢保險顧問了,他說現在都是網上理賠的,而且生病幾率也不大,還有就是同一家保險公司的各類保險產品不是性價比都很高的,比如平安e生保不錯,但是她的少兒重疾險平安福吧肯定不如大黃蜂2號的。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