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状告校园霸凌:多少人童年的悲剧,源于父母的听话教育

有很多家长向我抱怨说:孩子太不听话,动不动就挑战大人的权威,完全不把父母放在眼里。

我和他们说:这是好事啊!你们应该为拥有不听话的孩子,而感到骄傲!

王晶晶状告校园霸凌:多少人童年的悲剧,源于父母的听话教育

看着他们一脸错愕,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位读高一的女生,十分普通也特别听话。

她和同桌在一次玩闹中打碎了一个杯子,当时两人开玩笑说:这个杯子可值三百万那!

一句玩笑话,却成为女孩八年噩梦的导火索。在学校的贴吧里,开始有人嘲笑她的杯子,甚至嘲笑她的长相。她没有作声。

嘲笑慢慢变成了:从小整容,阅男无数,家里收入几个亿的各种版本的故事,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

女孩被称为神女,当然这两字后面是恶意满满的侮辱,比如说她五行缺日等,之后她被同学孤立,侮辱,霸凌。

王晶晶状告校园霸凌:多少人童年的悲剧,源于父母的听话教育

他们还诽谤说她卖淫,500一次;说她天生下贱,爱勾引男人。她试图解释,却被他们当作软弱,欺凌进一步升级。

大姐大堵住她,当着众人面怒扇她十几个耳光,不怀好意的男生接近她,轻薄她。

她被这种校园霸凌折磨了整整八年,成绩一落千丈,抑郁,自残,尝试自杀。这一切的起源,仅仅是一个关于杯子的玩笑话。

这八年,她也曾试图抗争,她把一切告诉爸爸。但是爸爸说:他们都是有权有势家里的孩子,我一农民,没办法。

而校方,也没有惩罚过任何一个霸凌她的学生。

王晶晶状告校园霸凌:多少人童年的悲剧,源于父母的听话教育

在经历自杀后,她终于决定要报仇,把当年霸凌她的恶人们告上了法庭,终于法庭给了她公正,以诽谤罪判处蒋某三个月的有期徒刑。

这不是故事,而是真事,她的名字叫王晶晶,不,王胜男。她改名字是为了摆脱过去地狱般的影子。

相比学生时代温顺的长相,现在的她脸上挂着不好惹。她说喜欢现在的自己,因为没人拿她当软柿子了。

假如,假如在第一次被嘲笑,她就有勇气把作恶的那个孩子暴揍一顿,也许,根本不会有以后的事情。

可惜,她从小被教育:要听话!

王晶晶状告校园霸凌:多少人童年的悲剧,源于父母的听话教育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有什么童年阴影?

里面匿名用户们的回答,可谓触目惊心:被殴打,被霸凌,被虐待,甚至被性侵。之后一生自卑,抑郁,无爱,到自残。

他们中大部分从出生就被监护人教育:要乖巧,要听话。在他们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想的不是:我要反抗!

而是:我一定哪里做错了,要不然他/她不会那么打我的,我得改好了,我得听话。

而这样的想法,又进一步把他们推入了地狱的深渊:没有光,没有声音,没有一个可以求助的人。

所以,我从来不建议父母注重自己的权威,给孩子灌输什么爸爸妈妈教育什么你都要听话之类的。

王晶晶状告校园霸凌:多少人童年的悲剧,源于父母的听话教育

父母和孩子,应该是平等的,父母不对的时候要接受孩子的指责,孩子不对的时候也要接受父母的指责。

做父母的,要给孩子灌输平等意识,一旦处于被欺压,就要鼓励孩子去反抗,去找援助。

比如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父母不能告诉孩子说:算了算了。而要鼓励孩子去讨回公道,必要时帮助孩子。

当孩子欺负别人的时候,要把被欺负者的心情告诉孩子,让孩子理解霸凌给他人造成的痛苦,从而敦促孩子改掉坏毛病。

父母只要就事论事的教育孩子,就完全可以建立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完全没必要建立什么父母的权威,逼着孩子听话乖巧。

王晶晶状告校园霸凌:多少人童年的悲剧,源于父母的听话教育

我在教孩子中文的时候,翻到了《弟子规》,里面有这样几句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当我给儿子解释第一句的时候,儿子说,应该是:父母呼,等一等。我问为啥?他说:那我正吃饭,或者喝奶,或者画画写作业啥的,那你就得等一等啊!

教到最后一句他说:凭啥?你打我,我还给你送屁股过去,没这道理吧!打骂人是不对的,有本事你讲道理啊!

我实在说不过他,心想着,这样的《弟子规》,不教也罢!我觉得目前如此贫嘴的儿子,才是我想要培养的人才的雏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