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瀕臨崩潰,張作霖沉迷此事不管不顧,日本用五千人把他叫醒

1928年是一代梟雄張作霖無比糟心的一年,雖然自封為海陸軍大元帥,成為了北洋政府最後的領導者,但這種風光的背後卻像一種歇斯底里的最後一搏。

這一年奉軍被各方勢力打的節節敗退,以前吃進去的地盤又原封不動的吐了出來,做為大本營的奉天也被榨乾了所剩無幾的經費,開始出現崩潰的預兆,此時的張作霖卻沉迷於戰事對奉天不管不顧,不願意回關內,最後被日本用五千人把他“叫醒”。

奉天瀕臨崩潰,張作霖沉迷此事不管不顧,日本用五千人把他叫醒

這個時候奉天省府的長官是劉尚清,是張作霖的得力助手王永江辭職以後的奉天第二任省府長官,劉尚清接任的時候整個奉天已經被壓榨的沒有一點生氣,絲毫沒有當時王永江治理下東北小巴黎的樣子。

張作霖把劉尚清調過來頗有幾分懷念故人的感覺,因為劉尚清是以前奉天官銀號的總辦,算是王永江的舊部,既然王永江走了不願意再回來,那就讓找個王永江的影子來代替,有幾分王永江的功底就行。

劉尚清接任以後召集了其他和王永江一起奮鬥的老戰友作為自己的幕僚,其中有奉天商會的領袖張志良,有奉天官銀號的總會計師彭賢。

奉天瀕臨崩潰,張作霖沉迷此事不管不顧,日本用五千人把他叫醒

在搭好了班子以後,劉尚清就開始跟隨王永江的腳步,做出各種努力想止住奉天經濟下行的勢頭,但他們此時的所作所為就像是給一間就要倒塌的屋子修修補補,再大的努力都是徒勞。

當時奉天由於給張作霖貢獻了大量的軍費,產生了貨幣貶值物價飛漲等一系列後果,最嚴重的時候有上千家商鋪關門抗議,人們正常的生活都無法維持。

這還不是最慘的,在王永江執政時候,出臺過奉天移民墾殖計劃,分批次從關外大量拉人來奉天開墾荒地,投身到奉天工業和經濟發展中去。

這樣做的前提是奉天的經濟沒有發生問題,來了就能賺到錢,就能吸引更多的人來奉天,形成多贏的良性循環。

奉天瀕臨崩潰,張作霖沉迷此事不管不顧,日本用五千人把他叫醒

但這個時候的奉天已經瀕臨崩潰,移民墾殖計劃卻一直在進行,蜂擁而至的關外移民到了奉天找不到工作,省府也沒有錢給他們補助,上萬的移民聚集在奉天火車站、城牆根下無家可歸。

如果不能妥善解決這些人的吃飯住宿問題,那麼就會像一顆雷一樣引爆整個奉天,劉尚清把奉天的這些情況報告給了在北洋政府的張作霖,希望他不要再沉迷於稱霸了,趕緊回來吧,讓奉天不用負擔大量的軍費,可以喘口氣。

然而此時的張作霖卻像一個喝醉的人一樣,哪怕站不住走不穩,但嘴裡卻還喊著“我還能喝”,雖然張作霖的部隊一直在敗退,甚至快要退回直隸等地,他卻任然堅信自己能贏。

奉天瀕臨崩潰,張作霖沉迷此事不管不顧,日本用五千人把他叫醒

張作霖沉迷於關外的戰事不肯回奉天,不只留守在奉天的文官們著急,日本人也同樣著急。

一方面由於擔心張作霖把戰火燒到京津直隸等地,影響到此地日本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擔心奉天如果崩潰了會影響到他們苦心經營的南滿地區,畢竟這個時候的日本還沒有做好全面出擊的準備。

日本人也勸說過張作霖,讓他早點回奉天,不要再做無畏的鬥爭,奈何征戰大半輩子的張作霖不會這麼輕言放棄,只要手下還有士兵,就要戰鬥到最後,誰勝誰負還尚未可知。

日本人覺得他完全不可理喻,像極了一個輸光了所有的籌碼,卻還嚷嚷著繼續賭的賭徒。為了讓張作霖清醒的看清楚形勢,日本人一邊給他下達最後通牒,一邊從各地抽調五千名精銳士兵。

奉天瀕臨崩潰,張作霖沉迷此事不管不顧,日本用五千人把他叫醒

這五千名士兵可不是為了幫助張作霖打仗的,而是準備隨時和他開戰的,如果張作霖不撤退,那日本就要用這五千名士兵讓張作霖明白日本的決心。

一直以來張作霖都把日本當做了粗壯的大腿,當看到日本的這番舉動的時候,張作霖才屈服於現實,做出了撤回奉天的決定。

奉天由於無休止的提供奉軍關外作戰的經費瀕臨崩潰,張作霖卻沉迷戰事不管不顧不願意撤回奉天,日本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出動五千人兵臨城下才讓張作霖清醒。

1928年6月3日張作霖踏上了回奉天的列車,坐的專列上有一節車廂是慈禧當時的皇家御用車廂,張作霖在這節車廂裡會想些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