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彈琴者,你瞭解古琴的性格嘛?

凡散聲虛明嘹亮,如天地之寬廣,風水之澹盪,此散彈也。泛音脆美輕清,如蜂蝶之採花,蜻蜓之點水也。按聲簡淨堅實,如鐘鼓之魏巍,山崖之磊磊也。

這段話是清朝程允基在《誠一堂琴譜》中對一張琴的散音、按音、泛音做的比較詳細形象的描述,散音因為不涉及到左手,是右手的空絃音,所以琴絃能夠充分振動,無所拘束,發出來的聲音寬廣松闊。而泛音是加了左手的,琴絃其實是半振動的,振動比較少,因此聲音清澈脆亮,晶瑩剔透。而按音是改變了有效弦長得到的聲音,琴絃長度的振動相比散音要短,因此聲音沉厚飽滿,最有力度和深度。

作為彈琴者,你瞭解古琴的性格嘛?

但是上面這些只是對三種音色比較籠統的一個分辨,其實,每張琴的個性都是不一樣的。以前流傳下來的傳世名琴,每張琴的音色音域都是不一樣的,有的琴聲音文雅清秀,恰如江南水鄉之地生長出來的深閨女子;有的則深沉含蓄,有如飽讀詩書,閱盡世事的儒雅書生;有的如同瀟灑隱逸的仙人,清越曠達;有的琴則胸間擴大,如同胸襟不凡的仁人志士。不同的琴,其不同的性格如同人與人不同的性格,山與山不同的稜角,水與水不同的流速一樣,各有其不同的魅力。因此彈琴的人,其手中的琴養出來的琴的性格是跟主人很像的。性情恬淡醇和的琴人,其手中的琴發出的聲音也必然優雅平靜。不同的琴,也會因其性格的不同,決定了其只能彈某一種類型的琴曲。

作為彈琴者,你瞭解古琴的性格嘛?

《流水》一曲,猛浪若奔,激情奔放,大開大闔,勢必要選擇聲音奔放的古琴來彈奏。《平沙落雁》這樣的琴曲,則需要演奏用的琴能夠符合這首琴曲,風靜沙平,秋高氣爽,寧靜而蒼茫的的意境的古琴。《長門怨》寫的是失寵之後的陳阿嬌獨居深宮,內心寂寞孤苦,悽惻哀婉的情境,自然也需要選擇相應的古琴來演奏。因此,以前的琴人,並不只有一張琴,大多會珍藏數張甚至是數十張古琴,以用來演奏不同的琴曲,不僅僅是其個人的收藏癖好。比較有名的就是宋代歐陽修在其自傳性文章《三琴記》中提到的三張琴,三張琴各有其特點,一次滿足自己彈奏不同的琴曲的需求。

作為彈琴者,你瞭解古琴的性格嘛?

古琴的性格的差別,一部分是先天的,先天因素是因為斫琴師的手藝的影響,不同的斫琴師,其審美愛好的不同,會讓其在斫琴的時候,帶入很明顯的個人特點。古琴斫琴師技藝的好壞,就在其做出來的琴的音色的差別,音色的差別則反應出了這張琴的性格,當代的幾位斫琴師的琴都各有其特點,再次不做詳細介紹,又想了解的讀者可以洛水琴客往期的文章中找到。另一部分是後天的,後天性格的養成就是彈琴者的性格決定的,才製作出來的古琴,就如同孩童一般,自帶的先天性格很容易在後期受到彈琴者性格的影響發生改變。因此不同人,彈一張琴的時間久了,這張琴就帶上了這個人的性格印記。有的彈琴者在演奏的時候,往往都會自己帶上自己的琴,這是因為這張琴已經跟彈琴者的性格融合到一起了,如果選擇別人的琴,則可能會影響到琴曲已經的表達。

作為彈琴者,你瞭解古琴的性格嘛?

一張好琴的價值,不僅僅在其器物之美,更在於其聲音之美,在於由其聲音表達出來的琴曲以及 彈琴者的精神世界。

我是洛水琴客,一個專業的古琴文化傳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