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家底大摸底③|從土地到國土再到山水林田湖草 一起來看三調的“三級跳”

国土家底大摸底③|从土地到国土再到山水林田湖草 一起来看三调的“三级跳”

三調外業人員通過“互聯網”+舉證平臺開展野外實地核查舉證。

編者按:每十年舉行一次的國土調查旨在查清最新全國土地利用狀況,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並完善土地管理。2018年以來,湖南省自然資源部門全面部署第三次國土調查工作,明確時間線、任務表和工作要求,截至目前,各項工作均穩步推進。從即日起,紅網時刻新聞推出“國土家底大摸底”系列報道,從三調一線人員的角度,講述湖南國土摸家底的故事。

紅網時刻記者 楊朝文 通訊員 王麗蓉 長沙報道

近日,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三調辦瞭解到,目前湖南省三調工作已全部進入全野外核查和數據建庫階段,截至5月5日,全省已有10個縣市區完成了數據庫建設,60個縣市區完成了全野外核查,外業調查完成面積為15.4萬平方公里、完成率72.8%。

作為自然資源部門成立後的第一次重要的基礎國情國力調查,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三調也迎來了大變化,在充分運用時下最新技術手段的同時,調查範圍也由之前的“土地”升級成為“國土”,同時,在全域範圍內開展的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調查,也標誌著國土調查逐步向全面開展自然資源調查過渡。

衛星、無人機、大數據輪番上陣 三調科技感十足

國土調查的目的是掌握真實準確的實際土地利用現狀,不同時期、不同基礎條件下,調查方法也不一樣。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處處長陳建軍,相比十年前開展的二調,三調充分利用現代高新技術手段,以高分衛星、無人機、大數據、“互聯網+”舉證和雲技術,全面提升調查的科技含量,努力打造高科技工程。

陳建軍介紹,此次湖南省三調工作中,農村土地調查全面採用優於1米分辨率的航天遙感數據,城鎮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採用現有優於0.2米的航空遙感數據,採用高精度數字高程模型或數字地表模型和高精度糾正控制點,製作正射影像圖。充分利用大範圍衛星多源聯合區域網技術、高性能並行計算等先進技術,大幅度減少外業工作量的同時,提高正射影像生產自動化程度和效率。

同時,為避免出現調查工作中地方舉證材料可信度問題和地方多次舉證、上級反覆核實等嚴重浪費社會資源的情況,三調採用以“互聯網”+舉證平臺為核心、輔助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判讀的內外業核查體系。外業工作人員利用移動調查設備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逐圖斑開展實地調查,細化調查圖斑地類、範圍、權屬等信息,並拍攝舉證圖片上傳至“互聯網+”舉證平臺,充分保證數據真實性的同時,也減少了大量重複性的野外核查工作。

陳建軍介紹,在三調成果應用方面,下一步還將建立土地調查成果多元服務和共享應用的平臺,面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科研院所和社會公眾等不同對象,運用國家電子政務網、國土雲平臺、互聯網、移動APP等多種手段,提升海量數據查詢、處理、分析與分發效率。最大程度地推進空間數據統籌,減少自然資源要素信息矛盾,增強國土資源數據在自然資源資產統一監管上的主動性,滿足國家對自然資源全要素的統一監管需要。

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調查 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依據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十九大報告也特別指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在去年的機構改革中,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融入了更多的管理職能,改組成為自然資源部門,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這也對土地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陳建軍介紹,長期以來,我國自然資源實行分頭管理,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工作分頭組織,導致調查監測在對象、範圍、內容等方面存在重複和交叉以及調查結果相互矛盾等問題,不利於將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進行系統治理。在此次三調工作中,除了進行土地利用分類、屬性和耕地現狀等內容調查外,還增加了溼地分類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調查,以全面查清耕地、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溼地等各類自然資源範圍內土地利用狀況。

陳建軍介紹,此次調查過程中採用了新的土地利用現狀分類體系,增加了紅樹林、森林沼澤、灌叢沼澤等溼地地類以,更好地滿足農、林、水、交通等相關管理要求和各部門對土地調查數據的應用。立足生態資源保護的角度,“三調”形成的土地、水、林地、草地、溼地等資源家底情況,也將為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等提供依據。

兩步走 構建“1+X”型自然資源調查體系

目前,自然資源部已明確構建“1+X”型自然資源調查體系。在調查體系上,“1”是“基礎調查”,“X”是多項“專業調查”。在調查週期上,自然資源基礎調查每10年開展一次,專業調查5年為一個週期,變更調查每年開展一次。

陳建軍表示,湖南省自然資源部門在自然資源調查體系建設過程中,將明確兩步走的路線,逐步推進。首先通過形成新的“三調”工作分類,調整工作內容,完善工作方案,加快推進與水、草原、森林、溼地等自然資源現有調查的實質融合,解決標準不一和空間重疊的問題,查清各類自然資源在國土空間上的水平分佈,支撐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在查清各類自然資源水平分佈的基礎上,通過開展專業調查,查清不同自然資源的質量和生態狀況,形成統一的自然資源調查,全面支撐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也就是將土地調查轉為國土調查,再逐步向全面開展自然資源調查過渡,最終建立完備的“1+X”型自然資源調查體系。最終實現自然資源調查統一組織開展、統一法規依據、統一調查體系、統一分類標準、統一技術規範、統一數據平臺。

針對此前因採用的分類體系、技術標準、調查方法、底圖精度、調查時點等各不相同,調查對象也僅限於本行業管理領域而缺乏國土空間上的整體控制,導致數出多門、粗細不均、重複交叉等相互矛盾的問題,自然資源部門將按照“先彙總、再集成”的思路,加快推進調查監測數據整合工作,建立自然資源數據服務體系,健全自然資源數據共享工作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