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焦點訪談揭祕“2·15”電影盜版專案說起……

從4月26日,2019中國網絡版權保護與發展大會開始,直到5月6日,焦點訪談揭秘“2·15”電影盜版專案告破,一系列動作接連不斷、仍在持續。

權威媒體率先報道,主流媒體紛紛跟進,在《復聯4》上映熱潮的大背景下,版權保護這個議題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從焦點訪談揭秘“2·15”電影盜版專案說起……



從膠片電影到數字電影,不光是電影產業的流程再造,更是反盜版措施的升級。理論上,DCI的數字電影反盜版機制足以保護電影的版權。但是百密仍有一疏,總有一些不法之徒千方百計進行盜版。就我國來說,中宣部電影技術質量檢測通過添加水印的技術手段進行盜版源的追溯,又加了一層保護網。

自2017年以來,電影質檢所與國家電影局、國家版權局形成聯動工作機制,將數字水印檢測技術納入國家“劍網行動”,影院盜版盜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國家電影局副局長李國奇則表示將加強技術研發,採取技術升級或強制淘汰方式將存在盜版風險的放映設備清除出市場,儘快實現放映機、放映服務器與密鑰“雙綁定”的加密方式,阻斷高清盜錄渠道。

可以說,目前我國院線電影的版權保護,是從片源、密鑰到放映服務器的水印編號,層層設防,嚴防死守,單純從技術上破解難度非常大,幾乎不可能實現。

從焦點訪談揭秘“2·15”電影盜版專案說起……

然而,為什麼這次春節檔電影依然被盜版了呢?細究原因,我們發現出現問題的兩個關鍵環節都是人的問題。

一個是片源的洩露。某影城的放映主管因為1萬元的報酬向盜版團伙洩露了片源。

另一個就是“幽靈機”。密鑰由於加密技術的存在,盜版團伙無法破解,只能選擇繞開。其中的關鍵就是專業影院置換的二手放映服務器,通過刷機克隆獲得了正規放映服務器的身份權限。

所以,版權之戰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核心的是人的問題。因此發動一場輿論戰、法制宣傳戰,增強版權保護意識就顯得很有必要。


2、輿論先行,政府需要出重拳


4月26日,2019中國網絡版權保護與發展大會上,“劍網2019”正式啟動。劍網行動這一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行動已有十年曆史,政府層面對版權保護和盜版打擊的執法力度確實已經足夠重視,但是在宣傳上卻效果不佳。

對於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切實打擊盜版行為,加強版權保護是一方面。通過劍網行動,殺雞儆猴,震懾心存僥倖的違法犯罪分子讓他們終止犯罪行為。同時宣傳版權保護的意義,宣傳盜版這一違法犯罪行為的嚴重後果也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4月29日公安部在揚州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公安部部署開展打擊春節檔電影侵權盜版違法犯罪活動、成功偵辦“2·15”系列專案工作情況。邀請了《流浪地球》《飛馳人生》《瘋狂的外星人》等影片的主創,演員吳京、演員黃渤、導演韓寒和演員沈騰出席。

從焦點訪談揭秘“2·15”電影盜版專案說起……

這一方面是為了對受害者有所交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藉助這些明星的影響力,讓這個案件被更多人所瞭解。發佈會在召開後迅速登上多個網絡平臺熱搜前列,讓很多民眾認識到侵權行為的嚴重性,豐富了案件偵破的社會意義。

另一方面,也必須認識到,版權保護、打擊盜版固然是政府的職責,但是也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政府不可能也不應該將這個責任一力擔之。

國家版權局推動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成立了院線電影版權保護聯盟,引導製片方、發行方和商業網站開展版權合作,充分發揮集體維權作用。

下一步,國家版權局將開展院線電影版權保護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大打擊院線電影侵權盜版的工作力度,加強影視行業自律維權,推動相關網絡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同時,針對目前大量盜版小網站將服務器設在境外的情況,國家版權局將加強與相關國家和地區跨境執法協作,共同打擊網絡侵權盜版。

在政府強有力的領導下,團結大部分力量,形成上下合力,才能更好地打擊盜版,保護版權。

目前,無論是政府和媒體,都更關注於行業內部的宣傳和團結,對於公眾的宣傳不夠重視,沒有有效運用人民群眾的力量,是未來版權保護工作中必須引起重視的。


從焦點訪談揭秘“2·15”電影盜版專案說起……


3、法律意識淡薄,知法才能守法


國人對於版權理解不到位,主要原因就是不懂法、不學法,版權意識淡漠,輿論對於侵權造成的後果和行為的嚴重程度沒有足夠宣傳。把看盜版視頻、使用盜版軟件等看作習以為常,反倒是有能力、有路子的表現,“能省錢為啥不省錢”理直氣壯。

要知道這是法制國家所不允許的,也是對版權所有者權益的侵犯。

2015年9月29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就專門出臺過《關於嚴厲打擊在影院盜錄影片等侵權違法行為的通知》,其中就明確提出,盜錄影片及非法傳播盜版節目是觸犯《刑法》和《著作權法》的嚴重犯罪行為。

法律是社會的準繩,也是規則的底線,因此,版權相關的法律知識的宣傳工作是版權保護的基礎。這要從兩個方面來說:

第一就是行業內要組織從業人員的法律學習班,加強從業人員法律意識,學習瞭解侵權行為的嚴重後果。“2·15”系列專案中那個為了1萬元報酬葬送前途的放映主管,如果能知道自己要付出的代價,他還會這麼做嗎?

第二就是普法機構、媒體也要加強對公眾的普法教育。公眾對於侵害版權的犯罪行為的嚴重性並不瞭解,相關機構和媒體一定要把這件事講清楚講明白,讓公眾知法守法,不要不以為然甚至成為幫兇。


從焦點訪談揭秘“2·15”電影盜版專案說起……


不教而誅謂之虐,所有人都知道盜竊、搶劫他人財物是違法犯罪行為,這得益於我國長期以來一以貫之的普法教育。

春節檔電影被大規模盜版產生了7.87億元的經濟損失,無論是社會影響還是惡劣程度都是非常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這種侵權行為長期以來卻不被公眾瞭解和重視,無知者無畏,如果連後果都不知道,自然膽大包天。

另一方面,我們也呼籲,針對新情況新問題,例如互聯網技術發展帶來的舉證困難,以及侵權違法行為量刑過輕等問題,要與時俱進、順應需求,及時調整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貫徹“依法治國”的精神,讓版權保護能夠獲得強有力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4、立足時代發展,打響“人民戰爭”


近幾年,支持正版的付費用戶規模逐漸壯大,付費理念也逐漸被接受。版權意識日益覺醒,社會道德壓力也逐漸增大,盜版是違法行為這一共識正在形成。這既是加強版權保護的底氣,也是版權保護的成果。

正版付費意識並不是憑空而來的,這是長期教育、宣傳和輿論引導的結果。想要鞏固和發展版權保護的擁躉,未然的教育宣傳和輿論工作要更加重視以下個方面:



版權方總是對盜版行為更為敏感,《流浪地球》高清資源流出,相關信息第一時間就被影片粉絲獲知,大年初二片方就收到了槍版資源鏈接,片方隨即開始調查並於兩天後就向相關政府部門彙報了情況。

社交平臺鬧得沸沸揚揚的抄襲事件,有不少都是版權方主動放棄了維權行為,舉證難、拖延久、處罰不具有威懾力等等嚴重打擊了版權方維權的信心。

媒體輿論一方面要向版權方宣傳版權保護的相關規定,提出專業建議,為維權出謀劃策,營造輿論氛圍,減輕版權方的輿論壓力。

另一方面要發揮“無冕之王”的優勢,為版權方發聲,為版權方張目,讓有關部門能夠第一時間瞭解到相關情況,提高維權效率。


從焦點訪談揭秘“2·15”電影盜版專案說起……

2、要宣傳樹立“使用正版是正確的”意識


社交平臺關於當代年輕人的正版付費意識有吐槽:女生的口紅幾百塊,男生的運動鞋上千元,都不吝錢財,十幾二十塊的視頻網站會員卻借來借去。

這個吐槽凸顯的是當代青年在經濟實力允許的情況下,付費意識依然需要培養。但是換個角度思考,吐槽被大家所認可,本質上是大家認為這樣的抗拒付費的行為是不好的,所以才會會心一笑。這說明國內的正版付費領域無論群體規模還是消費潛力都有待挖掘。

媒體和社交網站要引導正確的價值觀,對於鼓吹盜版、傳播盜版的行為要堅決打擊。正版付費用戶的數量越龐大,盜版的活動空間就越小。


3、要辨明敵我,團結公眾力量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版權保護工作也要有所思考。

比如,在影院和視頻網站上的宣傳版權保護要注意方式方法。影院和視頻網站上觀影的觀眾,本身就是正版付費用戶,他們是版權保護天然的盟友。團結這部分力量,讓他們加入版權保護、打擊盜版的事業中來,會是一股強大的助力。

如果對待所有的公眾都不分敵我的警告,普通公眾就算不反感,也很少會主動為版權保護工作提供幫助,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所以在版權保護的宣傳工作上,要注意有所區分、有所側重,不能簡單粗暴的一刀切,才能團結公眾力量,發揮“人民戰爭”的天然偉力。

囿於人性,盜版很難有完全滅絕的一天,盜版與反盜版是一場艱難的長期的戰爭。那些期望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未免太天真,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並從我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