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昆阳大地,惠风和畅。全县人民期盼已久的捷报传来——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5月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省级专项评估检查,叶县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在脱贫退出省级评估中漏评、错退率均为零,贫困发生率0.99%,群众认可度99.37%,在全省33个拟退出县中排名第二。

叶县光荣脱贫!叶县实现了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

89万昆阳儿女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滴水穿石、永不懈怠的韧劲,共赴这场时代大考,在砥砺奋进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脱贫答卷。

悲情奋起,转作风创机制绝地反击

把时空维度拉回到2017年,叶县还面临着全省脱贫攻坚核查评估排名严重靠后的被动局面。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叶县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绝地反击的气概,举全县之力,积全民之智,知不足而奋发,狠下非常决心、采取非常举措,悲情奋起、背水一战,坚决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

“金石不移,众志成城;号令既出,生杀分明;破釜沉舟,尽锐出征;昆阳儿女,战无不胜!”——2017年9月2日,在全县脱贫攻坚百日会战誓师大会上,昆阳人不服输的声音振聋发聩,响彻礼堂。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脱贫!这是叶县向省委、市委签下的军令状。军令如山,责任重大,决不能有半点懈怠和马虎。

脱贫!这是县委、县政府对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承诺必履,我们不甘心、不忍心、有信心。

我们的信心来自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

念兹在兹为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古松常常不打招呼,直接进村入户,开展精准调研,进行精细核实,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医保,与脱贫攻坚相关事宜逐一过问。

他访遍了全县所有贫困村,每到一处,都反复强调,要时刻把贫困户装在心中,带着感情真扶贫、扶真贫,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翻身仗。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县长徐延杰夙兴夜寐奔波在脱贫一线,现场指导、蹲点扶贫,访民情、听民愿、解民难、暖民心。无论工作再忙,他总是带头坚持县级领导干部每周驻村一天。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既“挂帅”又“出征”。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21个专项指挥部,专项工作由专业机构完成;县级领导包乡包村包户、县直单位结对帮扶、第一书记全身心投入的“三位一体”全覆盖帮扶机制作用发挥明显。

脱贫攻坚成为锤炼干部、转变作风的主战场,县财政拨付第一书记工作经费和专项资金1977万元,540名第一书记、843名驻村工作队员背上铺盖、带上真情,坚持驻村“五天四夜”。

我们的信心来自一套科学管用的机制——

在叶县,每周一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听取上周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已成为工作惯例。2018年,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脱贫攻坚问题31次。

脱贫攻坚战犹酣。叶县1387平方公里土地被划分为六大战区,分别由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县委组织部长、县纪委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担任战区司令,每周召开一次战区会议,研判解决问题。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指挥层面上,“三制四清五化”(专项工作推进责任制、指挥长值周制、重大问题及时会商制;每周列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验收清单、问责清单;工作推进过程中实行命令化通知、清单化交办、台账化管理、项目化落实、问责化求效)工作机制,让扶贫工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推进层面上,建立“8+3”工作机制,“8”即建立缺项短板排查、矛盾问题化解、数据精准比对、督查奖惩强化、政策长效完善和扶贫成果普惠等八项工作机制,补齐工作中的薄弱环节;“3”即开展压实帮扶责任人帮扶责任、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转集中供养、进一步规范补充档案建设三大专项行动,推动工作有效有序开展。

与此同时,6个督查巡查组握紧考核“指挥棒”,严格兑现奖惩,及时破解难题。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我们的信心来自持续有力的党建引领——

脱贫攻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基层。群众们说,“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

为此,叶县先后投入3780万元新建、提档升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35个;在基层党组织开展分类定级、晋位升级活动,推行党员“一编三定”和积分管理,确定每月20日为全县的支部连支部“固定党日”,充分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在全县所有行政村招聘专科以上学历村级事务专干,建立由72名专家组成的科技特派员党支部。另外,叶县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为切入点,探索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为主要内容的党群共建模式。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短时间内,全县554个村全部建立党群志愿服务队,“红马甲”志愿者犹如一股红旋风,所到之处乡村生变——帮助贫困户、五保户、孤寡老人提升户容户貌、拆洗被褥,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日常保洁,投身村内公益事业和乡村有效治理,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精准施策,补短板强产业久久为功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但究竟何为精准?

县扶贫办主任贾俊杰说,精准识别才能胸中有丘壑,精准施策才能精妙夺天工。下足“绣花”功夫,要有一整套完备的识别、考核、帮扶、激励、退出机制作保障。

在叶县,每一位贫困群众的家里墙上明显位置,都贴着一张“精准帮扶明白卡”,上面有驻村干部姓名和联系方式,还清清楚楚地列出每一项扶贫政策。而在村室的贫困户档案,则被贴上绿、蓝、红、橙四种颜色,进行“四色管理”。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精准识别”为该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贫穷的原因各不相同,脱贫之道自然也各不相同。田庄乡孙娄庄村46岁的贫困户武爱军就是叶县“精准施策”的众多受益人之一。

武爱军一家4口人,丈夫孙伟锋因病丧失劳动能力,12岁的儿子患先天性眼部疾病,女儿在读初中,家中全靠她一人维持生计。“外出打工赚钱照顾不了家,在家又没有收入。”前些年,武爱军天天发愁。

去年3月,2公里外的东李村村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建成并引入望三江公司,扶贫干部便把她介绍到了公司务工。“这个厂不仅离家近,关键是还可以把活儿带回家做,对我来说真是太方便了。”如今武爱军每个月能拿两三千元工资,现已光荣脱贫。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避免“被脱贫”,拒绝“养懒汉”。叶县以产业为基,变“输血”为“造血”,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全力以赴稳增收。光伏发电、特色种植、畜牧养殖、加工业、电商流通和乡村旅游成为该县六大支柱产业,贫困户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发展产业,一组组跳动的数字让人振奋。

——去年,120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为6179户贫困户发放收益2348.85万元,为119个贫困村每村发放不低于5万元的村集体收益资金;586个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让贫困户连续20年每年收益3026元。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全县林果栽植面积13万亩,建成以核桃、黑李等为主的经济林园区44个,贫困户通过参与林业生产及种植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畜牧养殖发挥国润牧业龙头带动作用,累计带动贫困户3700余户;177条生猪养殖“千头线”带贫1770户,每户年收益2000元;万头生猪代养产业扶贫项目覆盖贫困户14400户,每户每年收益1000元。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148个村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138个扶贫基地站点安置贫困户就业1296人,1451名贫困人口得到直接救助,辐射带动贫困人口8007人。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叶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吸引30家电商企业落户。全县123个贫困村全部建立电商综合服务网店,贫困户自主创业开办网店23个;通过“电商+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吸纳贫困户171人务工,临时用工贫困户104人。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投资7.8亿元的南部山区旅游扶贫线路加紧建设,通过“银线串珠”形式将沿线燕山、孤石滩多个景点串成一体,助推沿线50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在全县大产业格局逐渐形成的同时,叶县大手笔投入资金12亿元,对饮水安全、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村卫生室、道路等进行重点提升,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难题。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目前,全县所有行政村通村公路硬化和班车通达率均达100%,贫困村通动力电率100%,户通电率100%,网络信号、广播电视信号行政村全覆盖,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贫困村全覆盖,村标准化卫生室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全部都有合格村医。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路通了、电亮了、水流了,基础设施的完善让产业更加兴旺。水寨乡的葡萄种植、邓李乡服装加工、辛店镇的林果产业、龙泉乡的木门生产……越来越多的叶县产品走出去,换来了“真金白银”。

人民至上,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户口簿意味着什么?是个人信息登记?是社会关系证明?也许还是一个贫困家庭政策落地的“关键之钥”。

辛店镇新杨庄村的龙得意是一个长期没有“户口”的人。她本是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羊街乡坝木村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2004年,经人介绍嫁给了新杨庄村的李来钦,并生育两个孩子,属建档立卡贫困户。但由于龙得意没有身份证和户口,国家有关扶贫政策一直享受不到。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去年9月,县委宣传部驻该村工作队、公安户籍警察、村干部带着李来钦、龙得意一行远赴云南为她办理了户政迁移手续。“如今,残疾人补贴也用上了,低保也能办理了,日子越过越有劲儿了。”龙得意满是感激。

“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把脱贫攻坚当自己家的活儿一样干,把贫困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古松表示。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叶县始终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来检验扶贫工作成效。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您好?请问您对扶贫工作是否满意?有何意见?”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开展电话调查,县乡两级累计打出电话30000多个,对贫困户电话调查反馈不满意的住房安全、低保五保等11类问题,全部由县级干部到分包乡镇逐户回访,发现问题逐一分析解决解决。

住房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小康的必要条件。在常村镇柳树王村,86岁高龄的老党员孟庆书经过一系列扶贫政策,不仅住上了30㎡崭新的安居房,门口还挂上了鲜红的“党员家庭户”荣誉牌,院子里经过“六改一增”,厨房、厕所、院墙应有尽有。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三年来,叶县利用各类资金资金8000多万元,对9017户群众实施危房改造或安居工程。为改善居住环境,对11460户实施“六改一增”提升工程(改厨、改厕、改水、改电、改院、改圈,适当增添必要生活设施);每年投入8000余万元,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保洁。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衣食住行,每个方面都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看病花了近2000元,自己只用掏53元。”龙泉乡娄樊村村民任宝红怎么也没想到,去年因阻塞性肺气肿住院可以花这么少的钱。

任宝红的“感慨”得益于叶县实施的“10261”健康扶贫工程,“5+1”医疗保障体系让贫困群众住院合规费用全报销。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不仅是健康扶贫,叶县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3年累计投入20亿元以上。

教育扶贫“五个一”活动,不让一名学生因贫而失学辍学;贫困残疾人辅助器械适配需求全覆盖,让助残兜底的“民生底色”更亮;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25105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就业率达99.9%,真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率先在全市构建的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累计投放小额扶贫贷款7.12亿元,带动贫困户19784户,互助资金项目被国务院扶贫办誉为“叶县模式”在全国推广;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也广泛参与到济贫救孤、帮教助学、帮残助医中来……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叶县“志智双扶”,率先实施“小广播户户有、大喇叭村村响”工程,作为基层扶贫典型案例100计中的第4计向全国推介。新时代农民夜校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槐花湾》入选全省脱贫攻坚巡演剧目。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三百一千”系列创评活动、燕山湖桃花节、采摘节、集体婚礼等活动成功举办……党的扶贫政策和优秀文艺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四个不摘”,标准不降助推乡村振兴

4月30日,河南日报刊发长篇通讯《青山不老赤子情》,追记常村镇西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随伸。2月17日上午,刘随伸在村里安排“送果树进农家”工作时,突发心梗,不幸离世,年仅57岁。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刘随伸(右)资料图

为了脱贫事业,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常村镇柴巴村“老”第一书记雷超和“新”第一书记李锋招,两人在大雪天里抬着生活用品步行几十里山路去驻村,让人动容;叶邑镇杜庄村第一书记李超身患甲状腺癌仍坚守一线,让人敬佩;辛店镇南王庄村驻村工作队长李钦锋带上86岁的老母亲驻村,让人落泪……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为了致富奔小康,我们的广大群众铆足劲、比着干,一勤天下无难事:保安镇官庄村赵朝阳种植50多亩黄金梨,不仅从贫困户变成了农业科技特派员,还荣获“河南省脱贫攻坚奋进奖”;常村镇尹湾村徐安进种上了“价值不菲”的羊肚菌,靠着科学和勤奋在脱贫路上演绎“变道超车”的励志大片;田庄乡武楼村郭红阳费尽周折、自主创业,开起了红红火火的“红阳面馆”……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叶县贫困户由21412户、77815人下降到目前的3566户、7774人,贫困发生率降到0.99%;123个贫困村中119个退出贫困序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部贫困村实现“六通四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全部达标。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凝视叶县的脱贫攻坚画卷,这既是一幅“大写意”又是一幅“工笔画”:叶县被推荐创建全国健康扶贫示范县;生猪养殖“千头线”模式、农村饮水安全、教育扶贫“五个一”、扶贫爱心小药箱等做法,被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全省文化扶贫现场会、扶贫广播现场会,全市就业创业扶贫现场会、交通运输扶贫现场会先后在叶县召开。叶县代表平顶山市接受全省产业扶贫现场观摩。副省长武国定对叶县“小广播户户有、大喇叭村村响”、补充档案等自主创新举措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叶县实施党群共建模式进行批示,要求全省推广。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实现脱贫摘帽的昆阳儿女自豪而喜悦,但也深深懂得,脱贫只是第一步,决胜全面小康依然任重道远。

4月22日至4月28日,古松带领叶县党政考察团赴皖苏浙豫部分县市近20个考察点,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考察学习。他强调,必须以率先脱贫为新起点,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有序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作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省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叶县共投入资金2890万元建设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20个,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率先在全省整县谋划村级集体经济,县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作为引导扶持基金,助力各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已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公司546个;探索实践“十权同确”,所有行政村完成了清产核资。《叶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措施实效果好》在省委政研室《调查研究》刊发,省委书记王国生在省委全会报告中点明表扬叶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做法和成效。

如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已经成为叶县人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共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正呈蓬勃之势。

——龙泉乡、水寨乡、辛店镇84个非贫困村与叶县绿筑菌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食用菌扶贫生产示范基地,每村年稳定收益在7万元以上;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常村镇西刘庄村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公司,探索“金融支持村集体经济+农业产业组合扶贫”模式,实现生猪养殖与有机肥制售双重增收,项目全部达产后年收入可达140万元;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田庄乡东李四季丰农业合作社流转村内1500余亩土地,与新疆伊源乳业签订饲草玉米订单,村集体年收入40余万元

……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大考”催人奋进,“赶考”永无止境。脱贫攻坚不仅点燃了全县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更形成了一批科学管用的体制机制,这是盐都崛起的宝贵财富和不竭动力。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继续闯关夺隘、奋勇争先,奋力谱写叶县跨越发展新篇章!(乔培珠)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相关链接:

本次退出贫困县的19个国定贫困县为:栾川县、宜阳县、洛宁县、封丘县、镇平县、内乡县、民权县、柘城县、睢县、宁陵县、虞城县、潢川县、固始县、光山县、商城县、淮阳县、商水县、太康县、郸城县;

14个省定贫困县为:伊川县、叶县、内黄县、原阳县、濮阳县、方城县、夏邑县、罗山县、息县、西华县、扶沟县、正阳县、泌阳县、汝南县。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看大戏、得礼品!“社会保障卡走进千万家”文艺汇演在叶县举行

福利!叶县新开通5个“警邮合作”网点,可就近办理25项交管业务

网络直播沙河上鸬鹚捕鱼,叶县姑娘成功吸粉200多万!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叶县今朝 权威发布

长按二维码

获取更多信息

走过路过【在看】不要错过

风卷红旗过大关 ——叶县高质量有尊严脱贫摘帽纪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