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IT這行除了工作還有太多東西要學,每天累死累活還得擔心中年危機,怎麼破?

我吃火鍋666


我來回答一下你這個問題,因為我就是你所說的人。

第一,如果在年輕的時候,入行it,是因為眼界還不夠寬。

因為你在年輕的時候,剛開始踏入職場,通過技術進入一個行業,無可厚非。

最好能夠在技術領域達到一定高度,開闊自己的人脈和眼界,就夠了。

第二,你要清楚的知道哪種崗位是真正可以持久賺錢的。

我想這幾天甲骨文裁員的新聞應該已經刷屏了。

也就是如果你從事it行業,到達30歲以上,就算進入到像華為甲骨文這樣的世界一流企業,企業說把你幹掉也是分分鐘的事兒。

而且你很難輕易的再找到,錢多事少的同類型的公司,那是有難度的。

而真正能夠持久賺錢的,是這三種人。

1是某個行業內急富有經驗的專家。

比如你是一個擁有20年經驗的醫生,我想以被替代的可能性,不是那麼大。

這個it行業是無法相比的,那些被甲骨文裁員的,哪個不是擁有15年到20年的經驗,他真的就不可被替代嗎?新聞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

2就是你本身是某個行業的老闆。

我想我們已經聽多了,煎餅果子一個月賺2萬到4萬的故事了。很多看起來不那麼賺錢的行業,實際遠遠超過你打工的收入。

道理很簡單,因為那是老闆是給自己幹。

所以如果你能能夠掌握一個行業的資源創業,你的收入會非常穩定。

3就是,你擁有整合別人的能力。

比如你可以投資到某個行業,成為他們的合夥人。

那這樣的話,不管你是技術合作還是資金合作,你都是有被動收入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進行投資行為等。這樣你是在源源不斷的有收入的。

第三,每個人的中年危機的破解方法並不一樣。

嗯,我來說一下啊,你嘴中的中年危機。

我入行it行業是在02年。那一年獲得了微軟全球最有價值專家。是一年獲得了思科全球認證。入職世界500強摩托羅拉,後來又入職世界500強諾基亞。

看上去混得並不是太差吧。

當到達35歲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是沒有時間,在天天去學習技術的。尤其是那些做編程,不管是前端,還是後臺的人。最終他們的命運都是一樣的,就是被無情的裁員。

一定會有一些槓精跳出來反對我。這種人我就不回覆了。

我的解決方法是,我很早就創業了。

而我給你的建議是。

1 不斷的發掘哪些行業或者某個行業的細分領域是賺錢的。

因為找行業是最關鍵的。

2 如果你找到了朝陽行業,要去尋找營銷方法。

因為行業好,如果賺不到錢,那基本上就是營銷思路和銷售能力的不足。

可以看我寫的文章,我記錄了自己在其他不同行業是如何尋找賺錢機會的。有機會可以細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