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些農村出現天價彩禮的現象?

彭時堅


控制天價彩禮,政府文件是沒有用的,恰恰需要你說的社會調節手段,但很可惜,這個手段已經被xxx消滅了。

這裡需要指出一個違反直覺的事實,那就是,彩禮高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重男輕女,恰恰相反,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不夠重男輕女【當然,這兩種重男輕女不是一回事】

宗族文化徹底瓦解,才使得約束彩禮的外部社會組織消失,給了天價彩禮土壤,宗族文化發達的地方彩禮反而都不高,如果你覺得打擊傳統父系社會,鼓勵男到女家等措施能遏制天價彩禮的話,那麼最後的結果絕對會是彩禮更迅猛的增長

廣東海南是全中國最重男輕女,宗族文化最發達的地方,彩禮反而不高,宗族文化瓦解的最徹底的東北陝西山西,彩禮反而是最高的,諷刺的是,若論男女出生性別比,廣東海南遠遠高於東北陝西山西。

中國父系宗族講的就是男娶女嫁,這種情況下當然會出現男方家向女方家支付一定錢財作為補償,不過印度也是父系宗族社會,但印度就只有嫁妝沒有彩禮,差別在於古代中國婦女參與社會化勞動程度高於印度,所以在中國,女性有一定價值,所以男方要把女方取走要給予補償,而在印度,女性是負擔,所以女方家反而要給男方家補償。另外, 在古代歐洲,存在一個世襲的貴族階層,在父系社會,子女的階層由父親決定,這就會導致一部分富裕的平民通過給予金錢的方式讓貴族娶自己的女兒,從而讓自己的外孫上升為貴族,這就是嫁妝。歐洲社會上也形成重嫁妝的風氣,因此歐洲也沒有彩禮只有嫁妝。因此,準確的說是父系宗族社會,女性一定程度上參與社會勞動,社會沒有貴族階層會導致彩禮的產生,父系宗族文化是彩禮出現的根源之一,但也是遏制天價彩禮的良藥。

【以上都是結論,至於論據我現在不想寫,等我把手上一些文章完成再來完成這個問題,另外,多給我一些贊,我真的不想辛辛苦苦寫了幾千幾萬字就幾個贊,被一群抖機靈的答案壓在後面沒人看,這樣會打擊我貢獻智慧的積極性的】

--------------------------------------------------

下面是論據:

彩禮在中國內部的差別,毫無疑問是非常大的,有的地方重陪嫁,比如溫州福建的一些地方,有的地方則是天價彩禮,像漢中,即便是做上門女婿,男方依然要給女方至少十萬的彩禮,如果是正常的男娶女嫁,彩禮金額更是當地平均年收入的十幾倍,幾十倍!就像我在前面裡說的一樣,彩禮高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重男輕女,恰恰相反,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不夠重男輕女【當然,這兩種重男輕女不完全是一回事】。

這裡需要注意,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和流產女嬰造成的男女比例失調關係不大,就像我在前面提到的,流產女嬰很厲害的廣東海南,那裡長期男女出生性別比在120以上,可是那裡的彩禮是很低的,而我上面提到的漢中,男女出生性別比其實一直是比較均衡的,最高峰時期也不過112,而且2008年以後就回落至正常區間,也就是107以下,現在的水平是102,可以說女性供應應該是比較充裕的,可是反而彩禮奇高。

造成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其實原因很多,首先,你要明白女人和男人不一樣,相對於男人,女人更容易通過婚姻提升自己的階層,女人總是能找到條件比自己好一些的男人,而男人想娶比自己強的女人就比較困難,那麼在地域婚姻市場上,就是更多的女性由經濟落後的地區嫁入經濟更富裕的地區。我們國家過去走了一條崎路,過去的極左年代對傳統的宗族社會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像北方地區本來宗族勢力就不強,被M進一步打壓後更是徹底瓦解,而一些南方地區由於遠離北京,天高皇帝遠,受極左政策影響小,包括宗族在內的原有社會結構保留的比較好,那麼在毛時代過去以後,一些南方地區原有的社會結構就更能適應改革開放的需求,其實很顯然,至少在經濟方面,改革開放很大程度上就是向晚清民國迴歸,在這種背景下,當然是受極左時代改造痕跡較小的廣東等地更有優勢了,而在北方大部分地區,則是社會結構徹底的原子化,原有的宗族體系被毀滅,社會自我組織能力差,在商品經濟條件下自然比不過很多南方地區

宗族社會徹底瓦解了,確實有利於在思想上剋制重男輕女思想,但不要忘了,中國自古就是中央集權國家,不像歐洲長期多國並存,封建盛行,有高度發達的民間組織體系,放在中國來說,民間的社會組織很大程度上就等於宗族,因為宗族是通過親情血緣凝固的社會組織,也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社會組織,古代皇權受限於技術水平,再獨裁專制對此也是容忍的,在中國,判斷一個地方社會自我組織能力的指標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其宗族勢力強弱,一個地方宗族勢力強恰恰說明在極左年代,這個地方保留了更多的元氣,受到共產化改造的程度較輕,在斯大林主義退潮後,相對於那些被完全共產格式化的地方比如東北,確實在經濟發展上會有優勢,一個地方經濟發展有前途,自然會吸引更多女性嫁過來,哪怕女嬰流產的多,婚嫁市場上女性供應都不會太少,自然不容易出現天價彩禮,而那些過去共產化嚴重的地區,其實往往並不怎麼流產女嬰【其實在漢族聚集地,東北陝西等省份是男女出生性別比最均衡的地方】,但不好意思,這些地方的社會活力很大程度上已經被斯大林主義徹底毀滅,一個沒有活力的社會留不住女人,結果反而光棍多,天價彩禮頻出。

上面我主要從宗族文化如何影響一個地方婚姻市場男女比例的角度論述了其對天價彩禮的約束作用,很顯然,在中國,往往一個地方宗族文化越發達,經濟發展就越有前途,就能夠吸引更多的女性嫁過來,結果反而是很多宗族文化不發達的地方女性資源被掠奪,光棍更多,彩禮也越高。不過這還不是宗族文化能夠約束天價彩禮原因的全部。

前面提到,父系宗族社會導致了彩禮的產生,這裡應該承認,由於父系宗族文化的影響,人們可能會產生重男輕女的思想,會出現流產遺棄的女嬰的現象,這會導致男女比例失調,從而可能誘發天價彩禮,但這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實際上中國自古以來除了個別時候長期以來就有流產女嬰的情況,換言之,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男多女少,但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有天價彩禮,所以說,父系宗族文化可能會誘發天價彩禮,但這種概率其實並不大。

男多女少必然會帶來光棍問題,但我們要明白,即便女多男少,女性往往依然不會嫁給比自己層次低的男人,現在新聞報道中頻頻出現的光棍村,可以負責任的說,即便當初沒有流產一個女嬰,那些極端偏遠的地方依然會淪為光棍村,即便他們願意付出更加高額的彩禮,他們也依然競爭不過那些居住生活環境更好但彩禮少得多的男人,所以說,光棍多並不必然會出現天價彩禮 。

我們現在來看看彩禮是如何被推高的,往往是王家看到劉家的女兒要了10萬彩禮,覺得自家女兒不比劉家女兒差,不能要的少了,就要12萬,然後張家也覺得不能落下風,於是就要了16萬,於是乎,彩禮就這麼被推高了,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這是不是有些像在搞拍賣會?

那麼我想問一下,在正常情況下,是10個人競拍容易拍出高價呢?還是1000個人競拍容易拍出高價?毫無疑問是後者對不對,那麼這就能體現宗族存在的可貴,在宗族文化下,一個家庭他往往從屬於某個宗族,必須服從族規才能更好的生活下去,一個地方有1000戶家庭,他們都有婚嫁需求,如果沒有宗族的存在和族規的約束,那麼就相當於有1000個競拍者參與到了彩禮競拍活動,這個時候人們往往傾向於嫁女兒時多要彩禮,娶媳婦時少出彩禮,但由於畢竟往往是男方向女方求親,在議婚階段往往女方會更有主動權一些,因此彩禮的金額往往會更多的偏向女方的意志,於是乎彩禮總是在上漲,付出了彩禮娶媳婦的家庭在嫁自家女兒時會有一種尋求補償,不落下風的心理,也會傾向於向親家要不少於自家娶媳婦時付出的彩禮,這就進一步拉高了彩禮。一旦這種拜金的觀念形成,就會滋生出天價彩禮。

而如果宗族社會存在呢,一方面由於宗族組織的存在,一個家庭在進行婚嫁活動時就不是完全自由獨立的存在,這個時候彩禮競拍市場的參加者就是會以一個個大家族為單位,1000戶家庭可能分屬於10個不同的宗族,這就大幅減少了競拍者,自然不容易推高彩禮。另一個方面,如果你去了解我國過去的宗族族規的話,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宗族族規都嚴禁或者不鼓勵在婚姻上過分鋪張浪費,族規裡往往都會有這麼或者類似的一句話: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族規的存在也能約束女方家索要過分高額的彩禮。至於為什麼族規往往會有這樣的規定,這也是我們祖先智慧的反應

這裡我們要明白,過去的宗族社會講的就是哪家人口多,勢力就強,那麼任何一個大家族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後代繁衍的越昌盛越好對不對?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本宗族所有的男丁都能娶上媳婦生孩子這樣對本宗族是最有利的,但我們要明白,一個大家族肯定有混的好的混得不好的,混的好的自然不愁娶媳婦,那混的差的呢?打一輩子光棍嗎?站在家族的立場肯定希望他也能娶媳婦對不對,只有彩禮水平低,自己較差的男丁才更容易娶媳婦,而且從概率學上說一個家族規模越大,家族內部混的差的男丁就越多,在這種博弈背景下,如果貪圖高額彩禮,可能幾個大家族都會有大批光棍從而人丁不旺淪為小家族,反而在彩禮問題上你不為難我我無不為難你,大家卻能實現某種程度上的共贏,因此對於大家族來說,毫無疑問畢竟都心照不宣的主張在嫁女兒時不要更過高的彩禮才最符合自身利益,大家族自然願意營造毋索重聘的社會環境,因此往往會在族規裡規定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過去交通不方便,人們婚嫁對象往往只能在周邊地區進行挑選,幾個大家族聯合起來就能在在一個地方佔據婚嫁話語權上的壓倒性優勢,自然而然長期下來這個地方就不會有追求天價彩禮的傳統,這裡我們要明白,文化傳統如果經過長時間的積澱就會形成習慣法,從而在無形之中約束人們的行為,哪怕今天技術飛躍,交通已經大為便利,異地婚嫁越來越多,但通過長期形成的習慣法,依然會約束宗族文化發達的地區的人們的婚嫁觀念。

在溺女嬰、纏足和納妾等封建舊俗盛行的30年代,所適婚男女都是清末民初出生的,情況只會比今天更糟,但宗族文化強盛的大環境下,結婚禮金也不過只要1年的收入。

六七十年代以結婚不要錢和禁止溺女嬰著稱。但那個時代的適婚人口,也是三五十年代出生的,那段時間溺女嬰極其嚴重。(很多人都把毛時代的出生比和性別比弄混了

明明60後出生比很正常,但等他們結婚時,也就是八十年代中後期,禮金漲到了5~10年的收入!遠高於蔣介石時代。

而到了90年代,文革年間出生的一代(性別比很正常)成為主要的適婚人口,而96年時,禮金居然要二十年以上收入!!!這甚至比明清時還要高得多!已經屬於坐地起價了!

傳統宗族社會被毀滅【在北方尤甚】,長期積澱累計積的習慣法被極左政策洗去,無法再約束人們,自然為天價彩禮埋下了伏筆, 習慣法一旦被毀滅,想要恢復是很困難的,人民的德性一旦失去,想要重拾單靠政府的宣傳教育或者文件是沒用的。其實如果你去知網下載相關文章,就會發現早在八九十年代,北方就已經出現了彩禮過高的問題,只不過那時沒有互聯網,所以不像現在這麼受關注,再加上隨著經濟改革的推進,被斯大林主義完全格式化的地區,缺乏民間自我組織能力,人民失德,社會沒有活力,經濟差又導致大量女性外流,進一步推高了彩禮價格,這就是天價彩禮的真相。


YLQQ1892771


只不過不是太清楚農村的彩禮,偶爾聽老公說起他同事的婚事,拿出來說說吧!

男方年齡35左右,一直在非洲某企業做技術員,家在湖南(據說是全國彩禮要的比較高的省之一)。

要說也年齡不小了,自己也存了點錢,先在縣城裡買了房子。像他這樣的條件呢在農村是比較好娶媳婦的,後來就娶了一個比他小12歲的媳婦。女方當然也知道他有點錢吧!彩禮要了20萬,當時鬧了有點不愉快,可能當時那邊按市場價,彩禮都是9萬9或者是11萬吧,男方肯定不願意啊!這錢送出去也都是打水漂了,新娘子還有個弟弟。後來中間人來回遊說,降了2萬,18萬成交,整的像個買賣似的。

後來男方還得出去工作啊,但是他又不太放心家裡的年輕媳婦,就多在家休假一年,為了早點能懷上吧!這期間女方時常會孃家,家裡的錢花的也快,男方本來也就存了70萬左右,買房結婚彩禮都給折騰光了,沒辦法還得走,這一走就是一年,剛走2個月她媳婦說懷孕了要錢,弟弟結婚要錢……總之沒完沒了,用他的原話就是娶了女方一家子.

每每和我老公聊到動情時潸然淚下的,想想也確實不容易,異國他鄉工作,家裡再有一個類似像2哈的拆家媳婦也夠他受的,後來聽我老公說,他每月只給他媳婦打5千生活費,。她孃家的事他不會在出一分錢。

其實想想婚姻沒一點感情和信任的基礎,那何嘗不是累呢……


Aa小模頭


我也想不明白有些地區農村哪來的底氣要那麼多彩禮!記得前幾年有個女同事小姑娘,一起聊天的時候說,她媽給她們姐妹規定結婚必須要20萬的彩禮,她找了一個男朋友是退伍軍人,沒有多少錢,怎麼和她男朋友提這事,她男朋友家庭不是那麼有錢,估計是拿不出的,要是拿不出,她是不是要和男朋友分手了,說著說著眼淚都要出來了。

當時我吃驚的嘴巴都要合不攏了,直接問她:你媽幹什麼要那麼多錢,城裡姑娘結婚才幾萬塊錢,而且一般都是象徵下,孃家一般還要添幾萬給陪嫁回來,或者給買一輛好車給做陪嫁,有的家庭孃家還負責給婆家買的房子裝修買傢俱家電啥的(裝修這種一般都是女孩戶口也加到新房子房本上的),或者孃家有錢就這一個孩子的連裝修錢都不計較,只要自己姑娘喜歡,女婿也不錯的,再陪嫁一套房子的也有很多。

同事小妹妹回答我說:她們那就這風俗,鄉里鄉親的喜歡比較,你家孩子要彩禮假如是10萬,她家就要11萬,絕對不能9萬,少了就會被人笑話,認為是你家女孩不好,婆家看不起所以不給那麼多,以後女孩要是回孃家就會被看不起。還有彩禮給的少,婆家也會看不起對媳婦不好,給的多就不敢隨意欺負媳婦,否則怕媳婦離婚,沒有再娶一個媳婦的錢。好像說的也有那麼一點點歪理。

同事小妹妹有一個有點殘疾的哥哥,她媽媽農村婦女也沒工作,出去打工也掙不了什麼錢,想這個機會給哥哥要點錢,將來好找媳婦。如果她現在的男朋友能拿出彩禮錢,可以讓他們立即結婚,如果拿不出,就讓她必須分手,回家給她在老家找個男的結婚。我這個人心直口快直接說她:那你媽不和賣女兒一樣嗎,為了彩禮隨便找一個不喜歡的女兒以後日子怎麼過。同事小妹妹苦澀的回答:那怎麼辦,她們那都是這樣!

好吧,我也沒有什麼好的勸解,前幾年的二十多萬對於普通家庭都是不小的一筆數字,我也沒錢借給她男朋友做彩禮,只能安慰下女孩,還能說啥。後來如何,隨著那個同事小妹妹的離職,也就沒有再聯繫過。好像最後還是和這個男朋友結婚了,但是看到偶爾朋友圈的分享,好像過得也不是特別開心,不知道和當初禮金是不是有關係。

我在想農村家庭都從哪裡存出那麼多的彩禮娶媳婦啊,還要買房買車,一個家庭掙一輩子的錢估計都不一定夠娶一個媳婦的。你說現在稍微聰明點的男孩都出來到大城市打工掙錢了,藉著出來的機會只要自己不是特別傻特別難看,一般都能在外面自談一個花錢不多的媳婦,我想在老家花那麼多錢說媳婦的,是不是都是腦子有問題,或者有殘疾,或者長太醜的,要麼還需要花那麼多錢娶媳婦嗎?

那些花大錢娶媳婦的千萬別噴我,你能說說你為啥花那麼多錢娶媳婦嗎?


公祖幻楓


現在農村的彩禮真能用天價來形容,父母辛苦一輩子掙的錢都不夠兒子的彩禮錢,有的家庭甚至為此揹負鉅額債務,幾十年都翻不了身,可以說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出現天價彩禮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男女性別比例失衡

國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導致男女性別比例失衡,據最新統計,我國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000多萬,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這和競拍差不多,大家都想要,自然是價高者得,所以這就導致彩禮越來越高。



農村女孩不願嫁農村

這幾年城市和農村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農村女孩都不願意嫁到農村,這使得農村男青年的機會就更少了,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彩禮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


我認為現在政府有關部門應該適當的出一些政策,以此來遏制這種愈演愈烈的不良現象。


核桃樹下話三農


我們必須承認,古往今來,人類的一切關係,本質上都是交易關係。上帝目光所及,均可交易。

當然,這也不全是貶義,你看中了我長得還行、性格還行、比較開朗;我看中你有錢、或者有顏、對我好,這本身就是一筆交易。

近些年農村(大部分偏僻農村)彩禮錢節節攀升,與男女比例失調有關,與經濟不景氣有關,歸根到底,就是一個窮字!

在國際上很多發達國家根本沒有彩禮這一概念,中國很多的大城市,年輕人結婚也很少有要彩禮的,為什麼?男女雙方都有其各自的事業和收入,結合到一起更多的是看中對方的人品,性格,宗教信仰和興趣愛好,為的是今後共同生活,好好過日子,考慮最多的是兩個年輕人自己的事,雙方家長也是如此考慮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都老大不小了,結了婚總算是踏實了,老人都有退休金,住房和醫保,榮華富貴遠遠談不上,衣食住行病一點問題沒有,孩子們結婚走了,我總算是能清閒幾天,好好玩玩了,這部分人通常過的是吃飯(說明一定還活著)就能掙錢(退休金)的生活。農村,大部分農村,目前還遠未達到,依然過著想(能)吃飯就要幹活工作的生活。你(通常指女孩)走了,將來誰來養活我,將來我的生老病死誰來管。

位置決定高度,很正常,你讓我一屆平頭百姓想問題像馬(雲)大帥那樣,不可能,裝也裝不像。

包括我自己在內,每個人都想給自己賣個好價錢,這一觀點很多人不理解,不贊同,很正常。或許不出十年你或者多數人會理解的。

上帝目光所及,一切皆可交易。

我是雨婷爸爸,您的讚許,關注和轉發是我最大的幸福和快樂(照片取自於2019年春節)。



雨婷爸爸


筆者認為,一些農村出現天價彩理現象的負面意義要遠遠大於其存在的積極意義。但這種現象又無法有效地杜絕。該怎麼辦?真令人糾結與無奈。筆者家中未有這種經歷,很難正確的界定索要彩禮是否合理,是否違背民意。但心中有一基本事實是,彩禮不僅屬於婚姻文化傳統,又在民間一直在延用。理由是聘女兒索要彩禮是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一種形式。老鄉們對此是這樣理解的,到鎮上捉一隻小豬崽都要用錢,何況娶回一房媳婦啦。言外之意女家索要彩理天經地義,合情合理。但是為此有誰又能準確地作出令人滿意的標準呢?這樣以來,等同於索要財禮可認人隨意而為之。哪對於當事人家長而言,矛盾就自然顯現了。一方要恣意加大彩禮數值,一方則拒絕支付!這樣拉鋸式的鬥爭真的好辛苦!原本十分美好的婚姻都被這彩禮攪得痛苦不堪,令人辛酸!索要彩禮不僅影響到孩子的婚期,也斷送了親情!對此,筆者建議鄉親們首先要以孩子的婚事為重,先替孩子們考慮好婚後的生活,在這一基礎上再考慮彩禮數值。女方家長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日後孩子的生活過好了,也會主動盡孝道的,千萬不可做沙鍋子搗蒜一錘子的買賣!那樣會失去很多很多……謝謝!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祥溫玉祥666


最近幾年農村天價彩禮現象越來越嚴重,甚至出現了取個媳婦窮三代的情況,至於出現天價彩禮原因,個人認為大致有以下幾個:

一:農村適婚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多數地區出去適婚女青年人數少,而男青年人數太多,為了娶個媳婦不得不靠物質條件。

二:部分偏遠地區,重男輕女現象依然存在,這些地方的人認為女兒養大了早晚是別人家的人,就出現了嫁要錢的情況。

三:還有的地方有要彩禮的風俗,而且認為彩禮越多家裡越有面子,所以少了不嫁的情況依然存在。

總的來說,農村天價婚禮給很多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不可提倡,婚姻自由,以感情為基礎,才是婚姻的本質。


帥帥的胖子1689


浮躁和功利的社會造成這種扭曲的現象。好像就我們那邊村裡沒有天價彩禮呢。三四年前一兩萬,現在一般三五萬就能搞定。多的六萬八萬都有。彩禮雖少,但是仍能感受到我們那裡的浮躁。

因為我們那邊平均收入比較高,尤其這些年開廠子,辦公司,做出口,全國各地開門市的越來越多,最最窮的,也是兩口子打工,每人每月至少四五千工資,重活沒人一月過萬。

村裡女孩兒少,挑的特別高。彩禮沒什麼要求,就是要求對方有車有房有廠子,或者辦公司開門市的。如果對方父母是打工的,根本連見都不見。有的父母為了自己兒子能娶上媳婦,借錢貸款買機器,等結了婚再賣。有的為了娶媳婦,貸款買車,娶了媳婦還不起貸款車都被銀行收走了。不明白都怎麼想的,到時候兩口子打架離婚損失不更大嗎?

每家都會攀比自己家買什麼車了。在哪個哪個城市買房了,誰家閨女找的對象家裡幹什麼買賣的,多行多行。我們這種上學出去的,說我們掙得太少,找的對象家裡又窮。說還不如不上學的,跟老公結婚兩年了,在石家莊生活,有個小寶寶,真的過的很幸福。但就不想回村裡,太壓抑了。


半生伏特加327


農村的重年輕女觀念根深蒂固,造成了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調,從而物以稀為貴,推動了農村的天價彩禮。

由於天價彩禮造成了農村大量的光棍,而一二線城市則存在大量的高齡女性不願意結婚,而且這種兩極分化的情況日益嚴重!長期下去必定會引起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另一方面天價彩禮又促使農村貧困人家不得不積極尋找出路,農村的剩餘勞動力來到大城市發展,這種被動的外出務工也會對貧困地區的經濟和思想覺悟有所提高。

天價彩禮這個問題建議政府部門要適當的介入治理,畢竟這不利於良性社會秩序的發展。同時,加強農村教育和提高農村經濟的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天價彩禮這個問題。


我想養只喵取名為狗


我們那裡結婚一套房子70萬吧,然後還要裝修,還要再買一輛十幾萬的車,彩禮的話怎麼也得20萬,你低於這個標準你就很難找到老婆,你就算有達到了這種標準,還是不太容易找,只是找的幾率比那些條件不好的要好找一點,男的達到這種條件肯定不會想找一個什麼都不會幹,就會吃喝玩樂的女的,而女的她從來不看自己什麼條件,都想找有錢的,又高又帥的,所以造成了現在很多人不願意結婚,因為彩禮太高了,結婚的話都不知道要借多少錢,要還多少年,能不能借來都是一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