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青白江如何築牢防汛“銅牆鐵壁”

5月1日,全市正式進入2019年汛期。防汛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近日,記者走訪了我區幾處在建的水利工程,瞭解工程進度。

馬棚堰閘房改建工程:進度提前13天

5月8日下午,天氣晴朗,位於彌牟鎮獅子村清白江河畔的馬棚堰閘房改建工程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挖掘機、商砼車來回穿梭,發出巨大的轟鳴聲;閘房頂部的腳架上、底部的作業面上,都有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在施工。

據介紹,馬棚堰閘房建於1959年,承擔著我區主城區生產、生活、生態用水的供給及汛期分水調洪任務,對保障主城區汛期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經過60年的運行磨損,加之去年7月11日的強降雨對馬棚堰進水閘造成了巨大損毀,已屬四類病害水利工程。

為確保馬棚堰閘房功能的發揮,我區於2018年12月啟動改建工程。建設內容為重建閘房並更換全部水閘,工期分為兩個階段,要求在2019年4月30前完成閘底建設及水閘安裝,汛期後完成附屬設施建設。

任務明確後,區水務局與業主方一起,精心安排施工,工人實行3班倒,輪流施工,最大限度節約時間。期間,區水務局派專人24小時值守現場,並錯峰調度用水,保證我區生活、工業、農業、生態正常用水。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4月17日完成了閘底建設及水閘安裝,比既定時間提前了13天,預計6月30日完成整個改建工程。

毗河祥福段防洪治理工程:完成總工程量的50%

在毗河祥福段防洪治理工程現場,記者看到,河道右岸河壩已用混凝土澆築一新,工人們使用機械正在有序地施工。

據悉,毗河為沱江支流,流經我區中部,全長17.5公里,是我區主要排洪河道之一,河道多以土質岸坡為主,損毀嚴重。

為進一步提高防洪能力,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我區積極向上級爭取,啟動實施了毗河祥福段防洪治理工程。該工程起於康家渡大橋,止於東泰路末端,主要建設內容為:整治右岸岸線3.55公里,新建穿提涵管4座,新建下河梯步7座、上堤道路5座。該工程於今年1月開工,目前已經完成總工程量的50%,計劃在今年底全面完工。

毗河祥福段防洪治理工程建成後,能使防洪標準達到50年一遇,防洪能力得到較大提升。同時,河道拓寬,增強了河道自淨能力,進一步改善水生態環境。

西江河水毀修復工程:計劃本月底完工

在去年的“7·11”特大洪水中,西江河兩岸受損嚴重,其中姚渡鎮西江河匯口處石龍堰被沖毀,兩岸岸坡被沖垮;龍王大橋下游堤防基礎垮塌……為保護河岸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區今年2月啟動實施西江河水毀修復工程。

該工程總投資1265萬元,工程建設內容為新建及修復堤防3處,總長791米,其中姚渡鎮(石龍堰)段左右岸總長688米,龍王社區段33米,梁灣村段70米。目前,該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5%,計劃本月底完工。

該項目建成後將有效緩解區域的排洪、排澇等問題,改善當地的水利基礎設施狀況,保護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及耕地安全。

同時,我區還加快毗河中小河道治理、清白江河道治理、羊叉河整治等工程建設,確保我區河道汛期正常運行;加快市政排水管網整治,實施雨汙分流改造、排水管網清掏等工程建設,解決城市易澇問題;進一步完善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提升我區預警預報能力,為防汛指揮決策和指揮搶險調度提供科學依據。

(記者:鄒世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