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攜號轉網推進,運營商為留住老用戶可謂是手段頻出,你最終會如選擇?

取一個好聽文藝的名字


我現在用的是中國移動手機卡,前段時間參加了移動“查網齡、送流量”活動後才發現,不知不覺已經用了5年4個月了。

雖然現在網上熱議攜號轉網,很多移動用戶都紛紛表示希望這一天早點兒到來,好轉網到其他運營商那裡。我也從網上看了好多文章,其實三大運營商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是讓用戶發自內心覺得好的,總之是移動用戶說移動“坑”,聯通用戶說聯通網絡“差”,電信用戶說電信“貴”。

所以,就算攜號轉網在全國開展了,我想我也不會輕易轉網。至於為什麼,請聽我慢慢說!

第一,如今國家要求各運營商開通攜號轉網業務,那麼在運營商之間的競爭就會加大,它們彼此都要爭奪用戶,所以不論是套餐費用,還是網絡質量,甚至說是服務質量怎麼著也會有所收斂,有所改變吧。就拿套餐來說吧,如今三家運營商因為競爭都不同程度的設置了不限量套餐,雖然說價格之間還是有出入,但相比於以前要低的多,這對用戶來說就是好事。再比如五月一日移動發起了“查網齡、送流量”活動,以此來回饋老用戶,緊接著聯通、電信就組團開展了類似活動來回饋用戶。因為攜號轉網對運營商的影響太大了,所以他們不得不變著法子來拉攏用戶,生怕那點兒做不好就會流失用戶。那麼作為用戶來說,何必要去折騰什麼攜號轉網,看著他們折騰,咱們就能獲得好的服務,實在不行了再轉也不遲嘛。

第二,攜號轉網現在仍處於試點狀態,計劃是2020年在全國展開。但通過試點的反饋來看,依然存在著很多的技術問題,目前已確認的問題如轉網後短信業務不能做正常使用,這個還沒能解決。還有就是由於轉網人數過多,系統偶爾會出現不穩定的現象,無法保證個別用戶辦理時候不出問題。前幾天還有一個網友反映,說自己轉網成功了,但是來電顯示的運營商名稱卻沒有變,類似於這樣的問題也很多。所以,在技術問題沒能完全解決之前,最好不要冒然轉網,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後果。

總的來說,其實攜號轉網對用戶來說的確是件好事,但用戶不一定就需要去攜號轉網,因為“攜號轉網”對於運營商也是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只要他們改善了服務,降低了價格,那麼用戶就沒必要做轉網的動作了。當然,如果它們的改善也也然不能讓人滿意的話,那麼當攜號轉網的技術成熟以後,我就會轉網到相對好一點的運營商那裡。


碼農聊科技


我移動以前是38元套餐,流量1G,150分鐘通話,贈100兆寬帶,後感覺不夠用增加到58元套餐,3個G流量,300通話。還是不夠用,一個月150多元,用了半年,

不得已又申請了聯通號,500分鐘通話,流量無限,可以開2個副卡,5元一個,流量不限,通話3卡共用500分鐘。

幾個月下來,移動卡消費每月58,絕對不超,大約3個月後,10086給我打電話,說給我升級了,費用不變,每月600分鐘通話,流量不限,又兩個月後10086又給我打電話,又升級了每月再贈500分鐘通話,加500分鐘網內通話,現在真是從不夠用,到用不完哪


威縣宏嶽水電改造服務


    攜號轉網即將到來,移動有些“著急”,聯通和電信相對要安靜很多。最近,移動在全國範圍內搞“查網齡,送流量”活動,移動用戶發送短信2019到10086,就可以獲取1GB~10GB的流量,如下圖所示。


    “攜號轉網”選擇誰?

    有網友在網上做過攜號轉網的調查,調查結果如下圖所示,選擇移動的用戶比較少,只有9%,其次是聯通,選擇電信的用戶最多,其中80%的對攜號轉網有強烈的需求。

    移動擁有9億多的用戶,比電信和聯通加起來還要多,為什麼選擇移動的用戶最少呢?我想大家都知道原因,這裡簡單列舉一下:

    1、移動的資費相對較高,通話費長期堅持0.19元/分鐘(電信和聯通0.1元/分鐘),流量費相對較高。

    2、移動的套路比較多,套餐只能升不能降,隱形收費問題,制定各種“合約”限制用戶攜號轉網等。


    試點地區轉網情況

    攜號轉網已經在5個省市進行了試點,從運行結果來看,三大運營商只有電信是淨入的,移動和聯通有一定程度的用戶流失,特別是移動流失客戶比較多。詳情如下圖所示,其中移動轉出25萬,轉入16.2萬,流失8.8萬。

    隨著“攜號轉網”的到來,因為擔心客戶流失問題,因此各大運營商均有牴觸的心理,人為設置了一些門檻,比如前段時間曝光的移動“權益類”協議,用戶要到2036年12月31日之後才能轉網,移動給出說法是“權益類”合約所有星級客戶都有,而大部分移動用戶都是星級用戶,只是幾星而已,看來很多用戶因為“權益類”合約不能轉網了。


    總之,從網上調查結果和試點地區運行結果來看,移動可能會流失部分客戶,而電信有可能是贏家。當然,這只是猜測,隨著“攜號轉網”的全國執行和普及,只有到了最後才能知道誰是真正的“贏家”。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攜號轉網就是三家運營商的號碼可以不換號隨意轉換,這就意味著如果對哪家運營商不滿意,想換運營商或套餐,可以不用改號碼。像之前如果想換運營商,那就必須要換號才可以,有的號碼使用一段時間後也都綁定了很多應用,所以有的人為了不換號放棄了轉網,現在有了攜號轉網的政策,對消費者來說是有很大的好處,但是真正實施起來是沒有那麼容易。



攜號轉網對運營商的服務質量是很大的考驗,運營商設“套路”成攔路虎,消費者傷不起。

攜號轉網在試行的過程中,暴露了很多的問題,用戶在操作轉網時遇到了各種消費套路, 有要求綁定使用寬帶,達到了年限才能轉網,有的要使用指定的消費套餐,達到最低消費才能轉網,還有的參加過贈送話費流量活動和捆綁辦理了其它業務的號碼也受到限制。攜號轉網的目的是給消費者更多的便利,主動權掌握在消費者的手裡,但是運營商設置了各種坑,讓用戶最終放棄。


運營商原本是擁有不同的號碼段,轉網後會出現各種技術上的問題。

三家運營商是不同的號碼段,攜號轉網就會把這種狀態打散,號碼無法區分,在線充值將會遇到新問題,假如是移動的號轉網變成聯通,但是充值的機器沒辦法確定現在是哪家運營商的,將會對在線充值產生較大的困難。還有就是當號碼使用的較長網齡時間後,就經常會有各種福利,像最近查網齡送流量的活動就是想留住這些老用戶吧,如果是轉網,之前累計的網齡就會被清掉重新計算,甚至還會出現綁定的應用涉及到驗證的問題無法正常運行。

目前攜號轉網還在試行的階段,相關規定還不是很完善,如果不是剛需,可以等一段時間看發展狀況,攜號轉網是工信部對電信改革的重要決定,相信不久將會走向規範化。



你對攜號轉網是什麼看法呢?歡迎下方評論留言討論。


星河方舟


  在工信部確認今年11月30日攜號轉網全國推廣後,很多用戶都在為攜號轉網做準備。同樣,運營商也在出臺一些營銷策略,阻止用戶離網。

  在三大運營商中,移動的資費最高,用戶攜號轉網的呼聲最高。顯然,移動也知道這一點,最近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措施,限制用戶逃離移動轉奔聯通和電信兩家運營商。


  為了保證攜號轉網的正常推進,工信部明確規定,攜號轉網必須遵守三條規定:第一,號碼必須實名制,必須是本人使用;第二,轉網之前如有參加運營商的活動,必須等活動結束;第三,號碼不能有任何欠費。

  由此不難看出,如果用戶攜號轉網前參加了運營商的一些優惠活動,比如存話費送話費,或者是免費送流量,以及合約機等活動,這種情況無法轉網的。現在,運營商的一些活動,也是基於這個規則進行的。


  從題主的圖片內容來看,這個活動的合約是15個月,提前退出要賠償。顯然,移動是通過這類活動限制用戶轉網的。同樣,聯通和電信這兩家運營商也有類似的活動。


  總之,用戶要想參加攜號轉網,一定不要參加運營商的各種促銷活動。在辦理一些資費套餐時,也要諮詢運營商,是否會影響攜號轉網。


賈敬華


感謝您的閱讀!

都說移動著急,甚至在移動推出了“查網齡送流量”的優惠政策時,網友們都覺得移動在“挖坑”給用戶跳(限制攜號轉網)。也怪不得消費者如此“如此小心翼翼”,確實移動的套路,讓一些消費者“防不勝防”!因此,移動推出這項優惠,也是無奈之舉。其實,何止移動,聯通、電信也各有手段,為了防止用戶被“搶”!

在江蘇省通信管理局局長接受採訪時提到,今年在11月30號之前,要提供攜號轉網服務;而全國的攜號轉網服務估計也在年底之前推行。如今,滿打滿算也就幾個月的時間,三大運營商確實備受壓力。


比如說移動在5月1日前,推出了發送2019年,到10086,獲贈1-10G的流量。像我使用了11年多的移動號,獲贈了10GB流量。


有人說移動有套路,移動確實冤枉,這次移動就是為了回饋老用戶,通過回饋老用戶來留住老用戶,讓老用戶不會隨意的攜號轉網。同樣它已經發表聲明,告知送流量,並不會影響攜號轉網。

其實,移動除了推出查網齡送流量的優惠政策,同樣在一些套餐上有了很大的變化,比如說它推出了類似於聯通的王卡業務;和支付寶進行合作,推出了移動花卡,就是為了能夠獲得支付寶的用戶,而且移動花卡本身合約性質,實際上也是對移動用戶進行了限制!

聯通其實更在之前就進行了優惠,與騰訊的王卡業務,與阿里的阿里寶卡;與小米的米粉卡等等,都是為了獲得用戶支持。

電信也同樣不俗,比如最新推出的電信9元新王卡,就是針對新用戶,進行的設置。

所以,各家都使使出了絕招,來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在攜號轉網到來之際,只有更貼近用戶,少一點套路,才能夠獲得消費者。


LeoGo科技


我最佩服電信,舉個例子,某某莊全是土路,準備天燃氣改造,改造要挖很多很長的坑,電信知道後立馬加入,整村地下埋上電信線,剛弄完,這個村開始修路,憑這一點,甩移動聯通好幾條街。

還有電信在前二年,移動聯通沒有危機意識時,人們沒聽過電信時,只是我看到,賣手機處天天電信怎麼怎麼便宜,門外也寫上電信,每走幾步,都有宣傳,每個人可看到,宣傳力度大,一打聽也真便宜。

當時我用的聯通,準備換電信,聯通準備大促銷,搞活動,主要是聯通負責人態度太好,沒好意思換,再用試試,還貴,決定換移動,過程忘了,就是打聽價格,打聽完又去聯通,聯通主負責人態度又太好,又優惠,又介紹,一聽還行,我又繼續用聯通,用到現在。

說實話,沒用過移動,不知到底貴還是便宜,電信呢,也不知怎樣,只是我們這片都認為電信便宜,但聯通移動也立馬降價,三家應差不多。我是外行,只能看表面,但我還要給聯通在我們這片的負責人點個贊,真負責


冰封魔界


攜號轉網已經全面推進,在最近也可以看到運營商,為了挽留用戶的使用,推出了看似非常優惠的活動,比如移動的,根據使用網絡的時間贈送免費流量,包括髮送短信來領取三個月的免費流量使用,這一切都看上去非常優惠,也非常有誠意

不過這一切,最多也就是表面現象,等你選擇留下來繼續使用卡片時,你就會發現,優惠活動不是之前的那個優惠,該怎樣扣費,在你看上去優惠的前提條件下,肯定會有一個附加條件,就是每月的最低消費,如果達不到最低消費標準,肯定是要比之前的資費更貴

最重要的一點,運營商所謂的最低消費,超出會另計費,達不到最低消費,又要浪費多餘使用不了的資費,無論如何你都站不了運營商的便宜,要不然運營商的策劃都應該下崗了

最重要的一旦你辦理的優惠的套餐,並不代表這個套餐是永久資費,因為最終的解釋權是屬於運營商的,試問幾個人在辦理資費或者卡片時候,運營商會和你簽署一個協議,比如說這個資費保證是永久資費,或者是在使用的過程中,不進行資費的升級,或者是疊加,所以只能相對比三家運營商,根據自己的資費使用情況合理選擇而並非盲目,看到運營商所謂的優惠活動就盲目跟風攜號轉網


俠客I挨踢T


攜號轉網今年四季度全國範圍內開放,大家議論較多,三家運營商也在不斷調整策略,其實大家在作決定之前需要想請楚三件事:一是初心,例如你現在用移動號,那你當時選擇移動號的理由是什麼?信號、服務還是隨大眾等。二是攜號轉網已經試點幾年了,從試點情況看,大的格局基本沒什麼變化,當然試點和全部放開也許不一樣,但作者本人認為,改變應該不大。三是決定最終選擇的還是資費、服務和辦理的方便性,人有二種特性:尊重和麻煩,當運營商不斷提供更優惠更體貼的服務時,你也不會去改變,所以最終大家的費用會更便宜了。等等吧,貨比三家,三思而後行!


虯灝


攜號轉網的呼聲是越來越強烈,在發佈的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是提出,在全國實行“攜號轉網”,規範套餐設置,使降費實實在在、消費者明明白白。但是你知道嗎,有關攜號轉網的建議早在2006是被提出了。

只不過是當時的態度並沒有那麼的強烈,只是根據運用商的實際情況來調整。而到了現在,已經是實實在在的有這個提案了,並且態度非常堅定,那麼你們對於攜號轉網是怎麼看待的呢?

在最近的十幾天中,我們是被移動的一個活動給吸引了。只要你是移動用戶,是在2018年12月31日前入網的,發送短信2019到10086即可獲贈3個月的免費流量,根據網齡不同可獲贈1/3/5/10G不等的流量。

但是也有人質疑,移動時不時的就會推出查網齡贈送流量活動,只要通過網齡測試以後,流量即可一次性到賬。這次分3個月進行到賬,非常有理由懷疑這是在為攜號轉網做打算。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去試呢?其實不管怎麼樣,對於攜號轉網個人是沒有什麼看法的,最多也就是喜歡這個號碼而已,拋開這個號碼的問題,具體怎麼來選擇套餐,難道你們自己心裡不知道嗎?

以現在的4G網絡為例,肯定是需要流量多的參套。這個在網上一搜是有一大把,我們可能是在選號碼的時候,會稍微的注意一下,看看是不是有自己喜歡或者特別的號碼,但是這個號碼有多少,你們知道嗎?

可能看了這個號碼以後,覺得非常好。突然又看到另外一個,也可以,那到底最後是需要怎麼選擇呢?即便是你無意獲得了一個位數8888的號碼,那又能怎麼樣呢,現在的手機號碼完全是和之前大不一樣了。

就像那什麼QQ號似的,有那麼一段很長的時間是非常羨慕有7位數的錢QQ號,甚至一些人不惜花錢買下來。而現在是什麼情況呢,QQ已經是沒有多少用戶使用了,還有聽說拿錢去QQ號的嗎?

電話號碼也是一樣的道理,到現在我們已然不關心什麼手機號碼了。而是它的運營商,它的套餐是什麼樣的。隨著我們用戶更加的理性,而資費套餐也變的更加的透明,競爭相比原先是公平許多了。

這個時候運營商再玩一些把戲,那你們還會往裡面跳嗎?更是有一個關鍵問題,是和簽約的套餐有關係的。比如運營商會搞什麼充花費送手機活動,但它的前提是這個卡必須用滿多久。

不然還是照樣扣費的,如果沒有超過規定的時間,那去攜號轉網,請自己思考一下會不會給你辦呢?另外還有一些是網絡上直接辦理的卡,它們是不是屬於攜號轉網裡面的,有誰能回答我們呢?

說不定我們滿懷高興的去辦理,一套的程序下來,我們都覺得非常的麻煩,花的時間可能需要幾天,甚至一個多月的時間。所有對於攜號轉網,我個人的態度很堅定,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套餐。

哪個不合適就直接不用了,電話號碼只是一個虛名而已,想想自己多久沒有打過電話了。在這裡也對運營商們說一句話,想要真正的留住客戶,得拿出誠意,要明白他們需要什麼,想明白了這個問題,自然辦法就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