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哪些父母驚豔到你的教育方式?

追夢菌


一生都感激母親!

如果沒有母親,自己的唯一的希望,就只剩下嫁得好這條路了!

老家在農村,母親不認識多少字。我那時的節假日都是回家幹農活,給豬割草。

平日放學,母親就把任務給我們兄妹三個安排妥當。我掃地,地上有一片葉子都不成!發現掃不乾淨,必須重新打掃三遍!一點都不含糊。如果不聽話,父親的大棒子會毫不留情地落在屁股上。妹妹是刷碗。如果刷不乾淨,連刷三遍。母親檢查的非常仔細,從來都沒有半點鬆懈。哥哥打掃又髒又臭的豬窩,結果和我們一樣。但只有一種情況。如果我們自願看書,就可以免除上面的勞動。剛開始我們都選擇幹活,到後來全部選擇看書。母親不識字,也不驗收,只要我們坐在看書就可以。姨夫是一所鄉村小學的校長,母親從給他那裡給我們弄來很多書,我們三個愣是一摞一摞讀完。剛開始是為了躲避勞動,被動看書。到後來,真的迷戀上讀書。我的哥哥後來能成為省報的一個大編輯,和這個有莫大的關係。

在我上初二的時候,一起上學的小夥伴們都陸續輟學。

每天揹著沉重的書包回家時,都會看到輟學的小夥伴在門口聊天,輕鬆自得。想想讀書的辛苦,我就向母親提出輟學。我以為母親會臭罵我一頓,畢竟,她經常苦口婆心地勸誡我們,好好讀書,將來不用在黃土地上刨食。

萬萬沒有想到,母親沉思了一下說:“你想好了?”我點點頭。

“我們家沒有別的門路,不想讀書,就只能踏踏實實當個農民。明天早上,你就跟我去地裡幹活。”

第二天一大早,才四點多,母親把我從床上叫起來,去給玉米施肥。天氣很熱,我穿著短袖。才幹了一會兒,玉米葉子就把我的胳膊劃拉出一道道的紅印,汗水流下來,渾身都是熱辣辣的難受。為了節省時間,早飯在地頭解決。沒有飯菜,只有饅頭大蔥和涼白開。因為是自己提出退學,我只能咬牙堅持。快中午的時候,只感覺眼前灰白,兩耳嗡嗡作響。我喘著氣說:“媽,咱們回家吧。”

我以為母親趁機會數落我,沒想到,母親用平靜又溫和的口吻對我說:“孩子,過幾天要下雨,如果不趁機施肥,底墒跟不上啊。農民過的都是這種日子。我們今天得加把勁幹完。”

母親說完,沒有再理我,蹲下來繼續幹活。我站了一會兒,也只好蹲下來。

地裡的活兒幹完,已經是下午兩點。回到家,我連都沒有吃,直接倒在床上,母親也沒有叫我。醒來,已經是半夜。

原以為幹了一天,會休息一天。誰知道,一到早上,母親就叫我去翻紅薯瓤,下午給菜園澆地。我不想動,母親每次都用很平靜的語氣說:“咱家沒有門路,只能靠天吃飯。要是再不勤快,連自己都養活不了。”

這,絕對不是我要的生活!

晚上,我抱著書包,哭著對母親說:“媽,我要讀書。”

母親沒有說話,一直盯著我,許久才說:“你想清楚了?”

我用力地點頭。

第二天一大早,我揹著書包屁顛屁顛地跑回學校,一口氣唸到大學。

母親的堅持,成就了我一生的幸福!



桃園上仙


這個問題,開始看到的時候我也被驚豔了,不過我還真聽我同學說過一個切身感受過的驚豔教育方式。

一個二年級小學生上課的時候偷玩手機被老師抓到,叫了家長並進行了批評教育,父親在學校也沒說什麼,回到家父親直接說了一句話:“養不教父之過”於是從屋裡拿出一根木棍,遞到孩子手裡說:“你用這根棍子打我,我沒有教育好你,不能怪你,應該是我沒有正確的教育引導你,所以我應該懲罰我自己。”孩子看到父親這般有些不知所措,更是不敢接棍子了,於是父親就拿起棍子自己打自己,孩子看了,淚流滿面,意識到自己錯了,也認識到父親對自己的愛了,哭的更是厲害,並且跟父親說以後再也不會在學校玩手機了,而且要好好學習,讓爸爸媽媽不用為自己擔心。

我覺得驚豔一定是與眾不同的,而這個父親沒有先去從孩子身上找原因而且通過自我反省,讓孩子明白一個人犯錯就會受到懲罰,你因為小還沒有太大的認知觀所以犯錯,而作為你的爸爸,一個成年人沒有跟你起到以身作則的模範作用,那我就應該先受到懲戒,這樣你才能在以後的道路中明白人要先自立才能去引導別人。

我覺得父親做的很好,而且很“驚豔”!



小木新鮮事


之前的一個學生A,跟自己的好朋友B起了衝突,都是平時比較乖巧的小學生。

A性格比較溫和,B性格稍有些暴躁,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兩個兩個孩子起了爭執,事情的最後是B抽了A一個耳光,很響很疼。

兩家關係比較好,雙方父母得知後,都不知道要如何下手去解決孩子們的問題。

A媽媽跟A的一段對話,讓我覺得很驚豔。

媽“你現在是什麼感覺?”

A“我很生氣,很生氣!”

媽“那你現在想要我怎麼做?”

A“發班級微信群,讓其他老師,家長和同學都知道。”

媽“那這樣,你覺得有什麼用?”

孩子想了一會兒,不知道怎麼回答。

媽“比如,我發了班級群,你的東西還能完好無缺嗎?”A“不能。”

媽“他動手打你的時候,你是什麼感覺?”

“很憤怒!”

“那你還回去了沒?”

“嗯。”孩子肯定地點點頭,情緒有所好轉。

接著,A的媽媽又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尋求更好的解決問題,釋放情緒。

真的覺得這樣的教育很驚豔,沒有否定孩子的情緒,只是從客觀出發,引導孩子,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


非術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關係到孩子習慣的養成。同時,每一位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我們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子,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先行一步,引導孩子往好的方向去發展。

現在的孩子,每天在學校學習,本身就很辛苦,一放學就要參加各種課外輔導班,興趣班。作為家長,更是勞心勞力,每天還要面對不菲的輔導費用。這樣長時間下來,孩子父母都會感到苦不堪言,可是沒辦法,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自家的孩子不學的話,會被淘汰的。

我有一朋友,他就不一樣,他家孩子每天放學之後,做完家庭作業,他就陪著孩子到處玩,各種玩,有一次離譜到父子兩玩得像兩個泥人一樣的,回家後被老婆拒之門外。

我問他,現在孩子大家都在補課,你這樣整天帶著孩子玩,不怕孩子跟不上其他同學,耽誤孩子的未來嗎?

他說,我們為什麼要跟其他人去比呢?我們每個人都有過童年,我們小的時候也希望自己的童年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自由的。所以將心比心,我們的孩子也是這樣想的,我覺得他們也需要一個有意思、有趣的童年,而不是一個整天面對書本,各種花裡胡哨的補習的童年。孩子將來是要面對社會的,而不是一個只會整天抱著書本照本宣科的書呆子。

是啊,我們之所以不放心孩子,是因為我們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們,事實上他們需要獨自去面對和我們不一樣的社會。適當的引導+孩子的自由=更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