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未上門的親戚,有一天忽然因一位長輩的過世而相見,請問還有相認的必要嗎?

黑土39046


這個問題您沒有表述清楚,二十多年為什麼不上門?什麼原因,是雙方的原因還是對方的原因?

在以前,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我記著我們家一個沒出五福的五爺爺家,他的大哥早年闖關東,在東北一呆近三十年,還是後來五爺爺的父親去世時,他才回的家,是家裡人給去的電報。他之所以那麼多年不回家,不是因為不想家不想家人,而是太窮,真的是窮的買不起火車票,三十多年也沒盡到兒子的養育之恩,因為他有六個孩子,吃飯都成問題,所以也顧不得關裡的親人啦。而我五爺爺家裡的人,也理解他的處境,並沒有因此而惱火,兄弟相見還是非常親切的。

像這種情況,我認為是可以釋懷的,沒必要計較,親戚還是親戚。

但也有一種情況,那就是親戚有宿怨,因為長輩去世不得已走到一起相見,我認為這個就要看自己怎麼想的了,你感覺有必要處就處,沒必要處點點頭就過去了,二十多年不上門,也沒有什麼親情在裡邊了,既然大家都不在乎了,那麼你也沒必要熱臉貼人家冷屁股。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親戚也許是想通過長輩去世的機會和你們和解,可能人家早就想和解,但礙於抹不開面子沒有勇氣,今天有了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雙方都下一個臺階,重新和好是最好的選擇。


元芳有看法



彩虹總在風雨34951386


長輩過世,還前來弔孝,說明長輩之間還是有來往。(這種來往包括過年時走走,紅白喜事做壽等,大家都很忙,不會沒事就來串門。)一般農村有人過世,通知的基本都是有來往的親戚和周圍的鄰居,沒有來往的親戚一般不通知,就算有些人知道了消息,平時沒有來往,也不會前來弔孝。(有些地方對有事做酒席進行嚴格控制,這樣親戚之間的聯繫就更少了)

至於說晚輩不認識,這很正常。因為來往只在長輩之間,不會波及下面的晚輩。農村老人有些有好幾個兒女,老人在某個兒女家生活,現在的小孩平時都在學校,放假了就呆在家裡做作業或者玩手機,工作後就過年幾天在家裡,見不著也是正常(說實話,現在回家,同村同組的後輩很多都不認識了,獨戶獨棟,大家的來往很少了。不像原來農村大集體時代,也沒有什麼共同話題,除了打麻將這種全民話題。)。特別是現在交通工具發達,有些走親戚不過是傳統習俗慣性影響,說幾句話聊聊天,沒有麻將等的招待,飯都不吃就消失了。

我有一個叔公公,小時候就出去了,幾十年沒回來,早些年回來了,親戚朋友走了一圈,留下一句話,死之前回家看看,死後不會通知了。回來時我也沒見著。

至於相認不相認,沒有必要,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這是現在這個社會現實情況。


鄧煒定


就你說的情況,目前可以說比比皆是。由於打工熱潮的興起,很多地方的人,為了求財,舉家外遷的很多,特別是流動人口量大的省份最突出。別說親戚,就是同爺爺的親堂兄弟姐妹們,一行十多年,甚至更長時間沒有見面走動的都有,而且常見,更別說稍遠的親戚了。

像這種情況的交情,可以說只存在於血緣親的事實關係了,沒有任何情感可以言談。既使見面,也不過是出於客套寒暄兩句,早已沒有親情感了。像這種人的下一代人,可以說基本上互相都不認識了,更多的可能就像你說的,出於老人去世等一些特殊原因相聚,那也可能下一代人是第一次見面。像這樣的親戚還有來往的必要嗎?我相信事後會互加聯繫方式,偶有通信網聊之類的活動,但始終免不了的就是生疏,陌生,最後因距離產生隔閡,幾乎無來往。這就是目前大多地方一個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事實,我們得被迫接受這種關係。

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無論有沒有血緣親關係,只要能以心待心,以誠待誠好好相處,彼此之間就會有真情在,無論是親情,友情都會得到。人心換人心,你真我就真。這樣培育出來的真感情,勝過不來往的親情,所以要懂得珍惜,感恩,回報。

我們不能磨滅大義,也不能無情,無義。兄弟姐妹叔伯親,孃親舅爺姨表親,這些都是親不過的血緣關係親,只有今生,那有再來。所以理應處好關係,也叫禮尚往來。因社會發展過快的原因,失散的親,明明可以維持的,卻因生活疏遠的,再親都不親了,我個人認為,沒必要再來往了,一個人怎麼也熱不起來,捂不熱一顆人心。只能說時間可以證明一切!也可以淡忘一切!


飛尚文娛


20多年未見過面的親戚,如果說在家族中有事情的時候再一次相見這位親戚。我覺得如果對方跟你的態度很冷淡,如果對方根本就沒有認出來呢?我覺得這就沒有相認的那種必要了。因為多年已經不聯繫的親戚,多半都是掛帶一點點血緣關係,但卻是很不親的那種。或是通過家裡人其他的聯繫形成的親屬關係。這種關係也沒有必要念念不忘。所以說雖然是20多年未見過面,但是不支聲,不打招呼就乾脆別再互相打擾了。因為人家從心理上也沒有把你看成親戚,你也沒有必要去上前跟人家主動打招呼,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你這個人有一些太愛聯繫人了,反倒給人的印象不好。


伊春美食美客


舅爺爺(奶奶的弟弟),是老么,比老爸大不了幾歲,表叔好幾個。奶奶在時,舅爺爺還在,過年啊,辦大事,舅爺爺都會來。老爸和叔叔拜年,或辦大事從未少禮。奶奶爺爺去世後,舅爺爺過年不再過來,應該的,長輩也不應給晚輩拜年。父叔每年去,六七十歲的外甥給舅拜年。但表叔從未來回過禮。老父說了,舅爺爺在,他走得動,他去,走不到了,我們去,不可失禮,但一旦舅爺爺舅奶奶過世,這門親就斷,不再來往。後來父親去世,有表姐等親戚在舅爺爺家附近都專人去通知了,表叔們,都免請了,以後也成了路人。他們家生老病死啥的我們一概不知了。


蒸水文哥


我爺爺6個兒子丶3個女兒還有一個侄女丶我大爺命短很早不在了他的女兒是我爺爺養大的丶後來來往慢慢少了丶去年家族發起老表聚會丶我這邊是孃家丶爺爺3個女兒+侄女的後代都來了丶有好多不認識丶今年又到爺爺的侄女家族來主辦聚會丶輪流辦由大到小丶5個大家族丶每個家族成員差不多一百多人丶


梁Kq


怎麼說呢?我爸幾十年沒回老家了,突然想回去,就和幾十年不見面的老鄉有了聯繫。他覺得很激動,我們沒感覺。後來他去世了,我的那些親戚來找我借錢。我沒借,因為我知道是有借無還的那種。後來他們也沒和我聯繫了。幾十年都沒往來的人還是沒必要往來了,一點意義都沒有。


悠悠綠萍


本家出了五服的一個老閨女逝去了,孃家那一支沒男人,就來我門上報事,對這個姑姑基本沒印像,可人家來說了怎辦?還得去看看,當孃家人哩。老早前這事也不稀奇。


風鈴179768576


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人家認親並不是說要沾你的光,要求你辦什麼事,都是看親情上才認你,人家以前不認識你還不是一樣生活嗎?人家根本不知道你是幹什麼的,認你是看得起你,如果是我有錢有權的人我還不認他,人都是平等的,不一定你有錢有權別人就會求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