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秘诀,是从习惯中培养最初的兴趣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羡慕那些愿意坚持,并将兴趣持之以恒的人。也会有人说,我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在哪里,没发现什么喜欢做的事。

世间之事,很少有一步到位的说法,都是在不断完善中,实现最初欢喜的念头。

那么,如何把一个微少的兴趣点,培养成最终的兴趣爱好,并坚持下去呢?

成功的秘诀,是从习惯中培养最初的兴趣


第一步:万事起源于一颗想改变的心

罗曼.罗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依旧热爱生活。

养狗之前,我对狗的恐惧值达到120%,可机缘之下,开始了养狗的人生,从严阵以待,不准狗子跨越雷池一步,直至发现养狗就跟带孩子一样。

最初,是带着害怕又不得不面对的心情,我对自己说,不能被它牵着思维跑,不能让生活变成一地狗毛,不能让它成为我的压力。那时,因为一份责任感,产生了想要改变的意愿。

直到现在把它们捧在手心里,怎么看怎么喜欢,甚至因为成功训练它握手、坐、埋头、趴下、求求等指令,而让养狗的日子变得更加有趣。

很多人都说,养狗很麻烦,每天要遛它、喂吃、洗澡、铲屎,甚至不少狗主自己也说,有时候跟朋友约个饭局,还得先回家伺候完它再出门,想要去一趟旅行,还得先把它的寄养安排妥当才能放心远游。

可是,生活的本质,就是折腾,在折腾中把枯燥乏味的日子变得生动,收获趣味的同时,会产生一种想要改变某种习惯的意愿。

成功的秘诀,是从习惯中培养最初的兴趣


第二步:坚持21天法则,从0到100天形成良好习惯

村上春树说:“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怎么也坚持不了。”

没错,喜欢才是坚持的前提,同时,也是养成习惯的原动力。那么如何坚持呢?

有的人会在做事前,制定一份详尽而长期的计划,无可厚非,计划必须有,但如果是三年、五年、十年的计划,有时会因为周期太长,而消耗了热情,中途夭折。

王健林曾说: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虽然成为了段子,可把大目标拆分小目标,然后实现它,既能坚持,又有所成,何乐不为?

有人说,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而人的行为,经21天的重复,会形成习惯。没错,这就是传闻中的21天法则。

这个过程,会遇到很多个敌人,比如,惰性、舒适区、混乱,以及迷茫,你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及时纠正、自我要求,像打怪一样,一个一个地攻破它,当正能量成功抑制了坏习惯时,大脑就会对这种行为观念根深蒂固。

甚至当有一天,因为突发状况,而在固定的时间无法执行这种习惯时,心里会产生很强烈的意识反应。

正如,村上春树在固定的时间,去跑步和写作一样,当跑步的时候,他可以理清写作的思路,当写作的时候,他可以通过跑步时的所见所闻作为写作的素材,如果期间被打乱了,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成功的秘诀,是从习惯中培养最初的兴趣


第三步:让习惯形成生命中缺一不可的趣味养分

卢梭: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曾跟闺蜜聊起孩子的教育,她说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须培养一门乐器,作为小升初的加分项目,她的孩子选择了古筝,而就这么一个乐器,就几千大洋。

我当时很不能理解,觉得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况且指不定是三分钟热度,何必再把她周末的时光占用在勉强的技能提升,还不如陪在她游山玩水中学习大自然的规律。

每次看到她在为孩子因惰性不练琴而恼火时,每每看到她难得周末休息,还要大早带着孩子去上课那么劳碌时,我都只能叹惜当妈不易。

然而,这些年过去了,孩子也屡屡通过古筝考级,并在跨年晚会上演精彩表演,看着她因台下的掌声而露出自信的笑容时,我有所顿悟了。

成功的秘诀,是从习惯中培养最初的兴趣


最初可能真的只是纯粹的喜欢,但长期坚持训练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大人的毅力都未必能坚守,更何况是孩子,天性单纯,也容易受到其他的干扰。往往这个时候,需要有人指导方向,需要一个学习交流的环境,才能令她心无旁贷地把习惯坚持下去,最终转化成有趣的技能。

有时,真的不是因为看见希望而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见希望,坚持习惯与兴趣爱好,同样符合这个逻辑。

因为坚持而形成习惯,才能让爱好变得更加有趣味,因为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而从中获得成就感。

成功的秘诀,是从习惯中培养最初的兴趣


*作者简介:张语恩,喜欢用文字与图片,记录人生每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