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候選人事蹟簡介——光山縣杜冬梅

我叫杜冬梅,女,34歲,中學一級教師。2009年6月畢業於南陽師範學院,同年參加“特崗教師”考試,進入鄉村教師隊伍。現任教於河南省光山縣潑陂河第一初級中學,擔任九年級化學學科教師。

近十年來,我始終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地開展工作,在政治理論學習、教育教學、遵紀守法等各方面,始終以一名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特別是在教育學生方面,注重言傳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學生,贏得師生的好評,也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認可。

一、從“學”上著眼,提升素質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時刻牢記一名教師應當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把為教育事業奮鬥終身作為自己的職業理想,才符合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認真學習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提升個人理論水平。

我積極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事業,著力將教師道德要求轉化為個人的內在品質,遵守社會公德,注重家庭美德,強化個人修養,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時時處處對自己嚴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時更正,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二、從“愛”上入手,誨人不倦

師德之魂是師愛,關愛學生是教師道德的一個標誌,也是對老師最基本的要求。作為一名鄉村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關愛學生,努力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把自己的真實情感注入到教學內容中,通過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

我們學校的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班上有百分之七十是留守學生,家長對孩子疏於關心和教育,有的孩子過早的產生了叛逆和頹廢的心理問題。在擔任班主任工作期間,為了給留守生一個健康的學習環境,我對班裡學生作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登記留守生的家庭地址、家庭背景、家長電話,製作聯繫卡,定期同他們的家長電話聯繫,並不定期的家訪慰問。發現問題,我總是及時與家長交流,弄清楚產生問題的原因,用包容和愛心去感化他們,把他們引向成功的道路。2018年我主動參與研究課題《農村中學留守生學習習慣調查及對策研究》,並開展的“留守生幫扶活動”,資助2名留守生。孩子們說:“我們都很幸運,也很幸福,因為遇到了愛我們的好老師”。感動的話語時常縈繞在耳邊,我愈發為自己是一名教師而感到自豪。每年教師節,她都能收到孩子們的鮮花、賀卡;春節期間,她都能收到無數條來自學生的祝福信息,很大一部分是正在讀大學的學生們。

我所帶班級有一位女生,患有殘疾,學習成績差,常受到學生的歧視,朋友極少,對生活失去信心,我知道後主動靠近這位女學生,多次進行教育談話,不斷地給予鼓勵,多次將自己衣物捐贈與她,讓其對生活充滿信心。在課堂上多給她一些自我表現的機會,慢慢地這位學生對自己有了信心,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都大有改觀,身邊也有了好朋友,學習成績慢慢上升,歡樂也多了。

有人對她說:“一個本科生去哪裡工作不好,非要呆在農村教書,能有什麼作為?”縣城私立學校校長聘請她,縣城學校選調教師讓她參加考試,她都拒絕了。她願意堅守在家鄉,為鄉村的孩子們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三、從“教”上聚焦,潤物無聲

在從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不斷向教學經驗豐富、品質優秀的教師請教,走進他們的課堂,去體會和學習他們的教育理念從中汲取長處,常和同事探討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新形勢下的教育對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充分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製作課件,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教學質量,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堅持抓好新課程理念學習和應用的同時,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充分運用學校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發揮教師為主導的作用。農村學校條件有限,資源相對缺乏。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學習,我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們共同製作教具。為了豐富學生們的課外生活,我成立書法社團,並取得縣級評比“一等獎”的好成績,同時被評為“學生社團優秀指導教師”。在教學中我大膽進行教改實驗,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善於把握教學重點、難點,注意調動學生興趣、積極性,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結合,注重教學實效,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從“績”上發力,戒驕戒躁

在這10年裡,我的教學業績突出,我的學生在中考中綜合成績名列前茅。我也多次參加市、縣級優質課比賽,協作區教研,全縣示範課,曾多次獲得教育行政部門表彰教學業績突出。所獲榮譽如下:

1、 2010年8月獲市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

2、 2013年9月獲市實驗教學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3、 2016年10月獲市實驗教學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4、 2013年9月獲省優質課“三等獎”

5、 2016年9月獲市優質課評比“二等獎”

6、 2017年8月獲市優質課評比“二等獎”

7、 2013年9月獲市優秀自制教具、學具評比“一等獎”

8、 2010年9月被評為“市級優秀特崗教師”

9、2012年7月被評為“市級優秀特崗教師”

10、2017年9月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

11、2012年6月在縣研討會作示範課

12、2013年4月在縣研討會作示範課

13、2013年9月獲縣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14、2016年12月獲縣優質課競賽“一等獎”

15、2012年12月獲縣優質課競賽“二等獎”

16、2015年12月獲縣優質課競賽“二等獎”

17、2015年8月獲縣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優質課評比“二等獎”18、2014年9月被評為“縣級優秀教師”

19、2010年10月在教育教學質量評估中被評為“先進個人”

20、2012年10月在教育教學質量評估中被評為“先進個人” 21、2011年11月在縣教研工作評估中被評為“先進個人”

22、2017年10月在縣教研工作評估中被評為“先進個人”

23、2018年9月被評為“學生社團優秀指導教師”

24、2012年11月獲市論文比賽“二等獎”

25、2013年8月在CN期刊發表論文獲“一等獎”

26、2014年9月獲市教學科研論文“二等獎”

2018年4月經推薦、培養並考核合格,命名為“縣級骨幹教師”,目前正處在“市級骨幹教師”培育期。

成績不能滿足,名譽催人奮進,所取得的點滴成績,源自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

陶行知曾說過這樣的話:“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作為一名戰鬥在鄉村教育一線的人民教師,我決心用自己的知識和愛心去點燃紅燭事業,勇立潮頭,一路放歌,勤修師德,再創輝煌,用愛揚起學生未來理想的風帆。

10年的教學生涯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更加懂得了教師的榮譽和責任,更加堅定了自己服務農村基層教育的決心。唯有孜孜不倦的追求,才能獲得桃李芬芳的快樂!

(本文轉載於【師訓文衛】,經【凱升融媒】編輯,轉載此文請標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