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不能学学日本人,做好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这事儿,中国不是不想做好。

早在18年前,国内就试行过垃圾分类回收,但是居民参与度并不高;

我们能不能学学日本人,做好垃圾分类?

▲ 很多人应该都看过周迅和陈坤的这个垃圾分类公益广告

图源:youku.com

垃圾分类做的最好的国家莫过于日本了,他们的垃圾分类相当繁琐。

居民们都会有垃圾分类指南和垃圾回收时间表,如何分类、投放时间以及注意事项都有会详细说明。

就拿横滨来说,他们的垃圾分类手册就多达27页,有518项条款。

每天来的垃圾车,拉走的都是不同的垃圾。

如果垃圾分类没有做好,那么垃圾就要在家里放一周,等下次相应的垃圾车到来了。

我们能不能学学日本人,做好垃圾分类?

▲ 图源:Pinterest

建设一个完整的垃圾分类体系,难度不亚于建造一个帝国。

日本垃圾分类做的这么好,在于上世界70年代就开始践行。

这么多年下来,从老到小,已然形成了“如果不能把垃圾分好类,简直是血耻大辱”这种观念。

而且,“不给别人添麻烦”也是深植日本人血液的精神。

我们能不能学学日本人,做好垃圾分类?

▲ 图源:Pinterest

相较于日本,我们似乎并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其实可以发现,我们居住的小区,早已经有针对不同垃圾所需的垃圾桶了。

可最让人心寒的是,哪怕有心人辛辛苦苦在家里做好了垃圾分类,结果发现环卫工人还是把所有的垃圾桶混在了一起拉走。

大的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不如来说说,如何在现有的国情下,尽可能地做到垃圾分类。

家庭垃圾的分类和处理

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类。

可回收的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包括报纸、杂志、图书、各种包装纸等,用过的纸巾、厨房纸可不算;

塑料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虽然是一次性用品,但它们也是可以回收的。

除了扔到不同分类的垃圾桶里之外,也可以选择叫回收废品的人上门来称重。

支付宝上已经有这项服务了,多花几分钟整理,你还能获得一些额外的“收入”。

我们能不能学学日本人,做好垃圾分类?

▲ 图源:支付宝

单纯不喜欢、不想要的东西,除了送给朋友,还能拿到闲鱼上出售,说不定就能卖个零花钱。

而旧的衣服、家纺,除了支付宝之外,还能拿到优衣库、H&M回收,换取相应的打折券。

不可回收的垃圾,最主要的就是厨余垃圾了。

我们能不能学学日本人,做好垃圾分类?

▲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有2/3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1/4的城市已经没有了合适的场所堆放垃圾。这其中,厨余垃圾占了很大的比例。

图源:xuite

按照国人的饮食习惯,我们的厨余垃圾水分很高,尤其是夏天,经常会闻到刺鼻的异味。

厨余垃圾不能与其他垃圾直接混合填埋,否则会在高压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渗滤液。

渗滤液不易降解,含有剧毒,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同时不适合焚烧处理,高含水量也导致焚烧时候耗费更高的燃料成本,同时会产生有害气体。

我们能不能学学日本人,做好垃圾分类?

▲ 非常好用的垃圾处理器,住范儿办公室茶水间里也装有

图源:amazon.cn

首先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实现垃圾的干湿分离。

厨余的垃圾,最好与平时的生活垃圾分开。

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是普遍在厨房水槽安装垃圾处理器。

所有的厨余垃圾,直接打碎后冲入下水道,由污水处理厂统一进行处理。

即使在国内,这样也会比混合生活垃圾直接拉到垃圾处理厂填埋要环保。

我们能不能学学日本人,做好垃圾分类?

▲ 图源:getit01.com

在国外,厨余堆肥系统已经非常成熟,厨余垃圾经过分解,可以变成养分。

经过短短几个月,厨余垃圾就会变成上好的肥料,供给社区花园种菜用。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在试行厨余垃圾做肥,厨余堆肥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波卡西堆肥法,最为方便实用,在家找个角落就可以进行。

此法源自古老的传统农耕技术,后经日本现代生物学者提炼简化而成,“波卡西”(bokashi)在日语中的意思是“发酵过的有机物”。

波卡西堆肥法的要点是八个字:干湿分离,厌氧发酵。

我们能不能学学日本人,做好垃圾分类?

▲ 图源:Pinterest

波卡西堆肥法好就好在发酵过程中不会产生像像食物变质一样的臭味,只需要一个专门的发酵桶和一包EM发酵糠就可以着手处理厨余垃圾,制作周期大约为4-6周。

夏天堆肥达到腐熟的时间要比冬天快三分之一。

可以随时随地摆放和使用,密封性强,不会招来蚊虫、苍蝇、蟑螂等。

我们能不能学学日本人,做好垃圾分类?

▲ 长出白色菌丝,说明发酵顺利

图源:taobao.com

准备工具:一只堆肥桶、一袋250g的EM菌糠、一本使用手册,材料在淘宝都可以买到。

操作起来并不麻烦,成本低廉,是解决厨余垃圾的最好方法。

除了尽可能的解决生活垃圾,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

入门零垃圾生活

除了尽可能的解决生活垃圾,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

在外卖,网购盛行的今天,看似收到各种惊喜,但实则是让垃圾的储存量不断增加。

我们就是这样不经意间,使地球的负担越来越重的。

我们能不能学学日本人,做好垃圾分类?

▲ 《我家没垃圾》作者、零废弃生活教母:贝亚‧强森

其实早有一群人开始实践“A Zero Waste Lifestyle 零垃圾生活”了。

什么叫零垃圾生活?简单来说就是:不送任何东西到垃圾填埋厂。

我们不妨再来明确一下“零垃圾”的五个原则:Refuse拒绝(不需要的)、Reduce减少(需要的)、Reuse再利用(已有的)、Recycle回收(可回收利用的)和Rot腐烂(剩下的)。

我们能不能学学日本人,做好垃圾分类?

▲ Lauren Singer,另一位零垃圾生活方式实践者,两年只产生了350ML垃圾

不是每个人可以将零垃圾生活进行到底,一下从工业社会戒断也陷入不可能,但是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做起。

首先,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布袋,无疑是零垃圾生活转变中最简单的一步。

无论是日常去超市、菜市,还是上班带饭,一个布袋就能省下好多个塑料袋。

即使弄脏了,洗洗还能接着用。

我们能不能学学日本人,做好垃圾分类?

▲ 图源:Pinterest

点饮料的时候告诉服务员你不需要吸管,点外卖的时候告诉服务员你不需要一次性餐具。

随身携带水杯也可以减少塑料瓶、一次性纸杯的耗费,这些习惯需要慢慢养成,相信大家都会慢慢做到。

在家的时候,我们不妨把塑料材质、一次性的工具全都换成金属、竹、天然毛发或者再造的环保物料的制品。

炊具,用木质或者不锈钢的替代,塑胶的刀叉用不锈钢的替代;塑料餐盒用玻璃的替代。

我们能不能学学日本人,做好垃圾分类?

▲ 图源:Pinterest

漂白的厨房纸、卫生纸,用可重复利用的毛巾和环保卫生纸替代。

洗洁精、清洁剂,用常见的白醋、小苏打和柠檬这种安全的清洁剂替代。

把塑料牙刷换成可降解的竹子牙刷,洗澡卸妆可用天然海绵。

不用铝箔纸和保鲜膜。

铝虽然可以回收,但是铝箔纸经常被食物垃圾污染,最后被埋在垃圾填埋场里。

保鲜膜更不用说,塑料制品。选用天然的蜂蜡保鲜布,可反复使用一年左右。

我们能不能学学日本人,做好垃圾分类?

▲ 图源:Pinterest

自己制作零食。

与其买包装好并经过过多加工的薯片和糖果,不妨自己烤蛋糕,饼干和小松饼,也可以自己用空气炸锅制作蔬菜干和薯片。

以上,这些东西并不难做到,只需要你在买买买之前,多一些思考。

零垃圾生活不是苦行僧,我很认同一个零垃圾实践者的一句话。

她说,“我只是一个很小的个人,但是我可以去影响身边的人,他们再发散影响身边的人,那就会呈几何基数般增长。”

在我们处理垃圾的时候,尽量分好类,如果以上你做到了,也不妨尝试一下零垃圾生活。

改变生活中的小细节,改变我们对待地球的方式,而我们得到的,最终是让家变的轻盈、舒适,于我们自己而言,更是给生活减轻重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