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上坡下坎,串街走巷,尋找著記憶中的老重慶味兒,一直是我秉承的理念。很多人都知道,1988年在鷂子丘這個地方,開了一個名叫

鳳鳴園的餐館,歲月如梭,三十載的過往年華,不禁叫人感慨萬千。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鳳鳴園位於建北六支路,光是聽名字都覺得難找。我們一行3人在觀音橋兜兜轉轉,終於拐進了建北社區這條小巷,這裡與觀音橋商圈就隔了兩條馬路,觀音橋商圈熱鬧非凡,而鳳鳴園所在的建北大社區,正好似鬧中取靜。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老房子、黃桷樹、青石板、大長梯,這裡保留著山城的記憶,走在其中,步子都要比外面慢一些。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大名鼎鼎的鳳鳴園外表看上去很一般,店門口最上層脫落的招牌,暗淡、陳舊。斑駁的門頭、店裡的裝修都給你一種“相約98”的錯覺。

很多人知道這家店是因為陳奕迅。2009年,他來到重慶取景拍《秘岸》,導演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張一白,對小巷巷裡好吃的小館子都如數家珍,所以當時便帶上

陳奕迅、蔣雯麗以及劇組十來號人,來鳳鳴園下館子。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果然一進店就被對面白牆上的照片吸引,兩張老到泛黃的老照片,訴說著歲月的痕跡,10年前的EASON簡直帥到沒邊好嗎!!!

雖說我們來的時間還算比較早,但店裡早已經人聲鼎沸,可以從小廚房外聽到灶火發出的鏗鏗鏘鏘的炒菜聲音。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點菜的時候和老闆閒聊了一下,順便讓老闆推薦幾個招牌菜。老闆卻說:“沒得撒子招牌菜,也沒想過靠哪一道菜打出名氣,就想用心的做好每一道菜。這樣的態度,或許就是鳳鳴園經久不衰的秘訣。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之所以取名為鳳鳴園,只因最開始是以烹飪雞發家。所以這道霸王雞應該可以說是店裡的“元老級”選手,本來是客家風味的蔥油雞由老闆娘改良成了霸道的重慶風味。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滿盤的辣椒簇擁著切塊均勻的雞肉,浸泡在紅油裡,讓人誤以為這是一道辣味為主的熱菜。其實並不是,它的口感更偏向於白斬雞。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將整雞煮熟後,直接加入辣子佐料和糖、醋、醬油調味。雖然雞肉都裹在熱油裡面,但是吃起來其實並不油膩

。雞肉很嫩口感鮮美,可對於嗜辣的人來說,味道會淡了點,喜歡吃原味的朋友可以來試試。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份量超級足的一盤迴鍋肉,看得出來老闆超實誠。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重點是這真的是正宗土豬肉!吃起來軟!糯!香!好難在主城吃到這麼正宗的土豬肉。豬肉肥瘦均勻,偶爾也會有一兩塊偏肥的肉,但都被爆得很乾,入口特別的香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豬肉爆香後,出的油浸入到大截大截的蒜苗、青椒中,

讓配菜吃起來都特別有味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確認過眼神,我遇見對的魚香肉絲!這份家常魚香肉絲的口感,就像是家裡媽媽做菜的味道。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肉絲大小長短很勻稱,而且肉絲超級多。口味就是正宗的酸甜味,蔥薑蒜味比較濃;而且能嚐出裡面放了泡姜,酸甜的口感拿起來下飯吃再好不過。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這裡的湯每天都只有特定的一道,一切都看老闆今天的心情。雖說菜單上有四種湯可以選擇,但是好像老闆娘都會告訴你今天是白蘿蔔湯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中規中矩的味道,用來解膩也是不錯的選擇。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聽說在餐飲業有個說法,能在這座城市存活五年以上的川菜館子,才算是成功的。然而這家普通到不行的店在這個地方存活了近30年,經歷了兩代人,想其味道還是有它獨到之處。

鳳鳴園雖然沒什麼了不得的大菜,但就是這些普通的家常菜

引得了一大波回頭客,所以還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試。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現在這條街上的小攤小戶基本都已經歇業關閉,這條街也即將被拆遷。不知道鳳鳴園將會拆遷到何處,但我覺得,不管它去到哪裡,都會有它的各路追隨者。

30年的用心經營,已經和這家餐館融和一體,食物若能吃出感情,代入記憶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三十年老家常菜館,真的不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