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的“潛績”與“顯績”

黨員幹部的“潛績”與“顯績”

什麼是顯績?大工程、大項目,大廣場、大馬路,看得見摸得著,近在眼前、短時間能實現的政績,可謂“顯績”;何為潛績?“菜籃子”、“米袋子”、就業保障、醫療保險等,不顯山不露水,不急功近利,求長遠發展,可謂“潛績”。二者是何關係?二者對立統一,“潛”是“顯”的基礎,“顯”是“潛”的成果。

“潛”是“顯”的基礎。古語有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後人的工作總是建立在前人基礎上,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質變。從古至今,無一例外。主政杭州的蘇東坡,花費數年功夫,親自帶頭,因地制宜,整治好了西湖環境,造建蘇堤,守護百姓安全;蜀郡太守李冰,攻堅克難,科學設計,修建都江堰,千年發揮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三代塞罕壩人,艱苦奮鬥,紮實苦幹,創造了一個變荒原為林海、讓沙漠成綠洲的“綠色奇蹟”,鑄就寶貴的“塞罕壩精神”;寶山地委書記楊善洲,退休幾十年,不為名,不為利,無私付出才有了那鬱鬱蔥蔥的森林。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作為主政一方的黨員幹部,我們就是要夯實基礎,潛心積累,時刻把發展掛在心間,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提高履職盡責、服務群眾的能力,無懼困難,戮力堅守,心繫百姓,切實為民,切實以人民所需、人民疾苦為中心,方可取得真正的顯績。

“顯”是“潛”的成果。我們既要注重“潤物細無聲”,也要注重“春雷震九霄”。我們做工作,既要腳踏實地地苦幹,也要追求實實在在的結果。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黨戮力前行,披荊斬棘,成就舉世震驚: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顯著,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這些都是潛心苦幹的結果。現階段,我們國家正處於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機會稍縱即逝,因此,我們要繼續腳踏實地,抓好各方面建設,以正確的“政績觀”不斷提高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面對新徵程,黨員幹部應該時刻保持“一萬年太長,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時刻保持“馬上就辦、馬上就做”的責任感,把時代賦予的機遇期用好,銘記我們都是奮進者、開拓者,不畏前行的困難,在披荊斬棘中開闢新天地,在攻堅克難中創造新佳績。

“潛績”和“顯績”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關係。把握當下,刨除我們黨員幹部自身的急功近利、焦慮浮躁之心,正確對待名利、政績,正確對待權位,正確對待群眾,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